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庆

作品数:60 被引量:20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中国航天医学工程预先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航天
  • 17篇虚拟现实
  • 17篇航天员
  • 14篇仿真
  • 8篇虚拟手
  • 6篇空间站
  • 6篇舱内
  • 5篇晕动病
  • 5篇可用性
  • 4篇虚拟训练系统
  • 4篇涌浪
  • 4篇运动控制
  • 4篇三维力
  • 4篇三维力传感器
  • 4篇图像
  • 4篇力传感器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虚拟实景

机构

  • 56篇中国航天员科...
  • 7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卫星海上...

作者

  • 60篇刘玉庆
  • 30篇安明
  • 24篇朱秀庆
  • 21篇周伯河
  • 20篇姜国华
  • 13篇胡福超
  • 12篇陈学文
  • 9篇王林杰
  • 9篇邹朋
  • 7篇晁建刚
  • 6篇何思扬
  • 6篇宋爱国
  • 6篇刘相
  • 5篇王金坤
  • 5篇刘鹏
  • 4篇陈善广
  • 4篇马超
  • 4篇王晶晶
  • 3篇刘书娟
  • 3篇徐玉彬

传媒

  • 12篇航天医学与医...
  • 11篇载人航天
  • 5篇计算机仿真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仪器仪表学报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计量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军事体育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CTR-QN的手控交会对接认知仿真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认知体系结构建模仿真方法模拟交会对接任务中人的认知过程及脑力负荷。方法采取ACTR-QN认知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实现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中的认知过程仿真。结果在离散事件仿真引擎MSS基础上建立了基于ACTR-QN体系结构的认知仿真系统,通过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实现了手控交会对接任务认知过程可视化仿真和定量脑力负荷评价。结论应用ACTR-QN认知建模仿真方法可以预先对航天任务进行仿真,进行工效评价,从而指导未来任务规划和针对认知瓶颈改进训练策略。
朱秀庆陈善广刘玉庆周伯河
关键词:交会对接排队网络ACT-R
航天员空间操作人因分析一体化仿真平台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为支持航天任务中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方面的研究,建立航天员空间操作人因分析一体化仿真平台。方法分析了该平台的系统结构,给出了控制流程及软件各部分的详细实现方法,包括认知和生物力学仿真,作业可视化,负荷预测与绩效分析等软件。结果通过手控交会对接任务作为用例,对平台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实了平台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结论平台的认知和生物力学模型可实现人在回路外的仿真,可对负荷与绩效进行预测及可视化显示,为进一步分析航天员在太空操作能力的变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周伯河陈善广刘玉庆朱秀庆王金坤陈学文康金兰胡福超安明
基于虚拟现实的太空操作仿真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为了降低现有地面设备在训练航天员操作效果方面与实际太空操作的较大差异性,提出一种新的训练手段-基于虚拟现实的太空操作仿真,分析其意义、研究内容,讨论实现方法,给出虚拟现实实现系统原理和仿真流程图并作简单分析,构建太空操作仿真的原型系统和试验基础平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及其仿真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陈学文刘玉庆朱秀庆安明周伯河王金坤胡福超
关键词:虚拟现实航天员仿真
两层式RTI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07年
原有的航天飞行训练模拟器采用组播方式实现分布式仿真中的信息通信,无法继续适应大规模复杂仿真训练任务的需求,该文目的在于将先进的分布式仿真技术引入航天训练仿真领域,具体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跨平台的两层结构RTI(ISMERTI: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Institute of Space Medico-Engineering)的缩写)。首先介绍了所设计的ISMERTI的两层式体系结构和基于自适配网络通信环境(Adaptiv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ACE)、libxml(开源的XML开发包)及STL包的跨平台实现技术,阐明了基于上述开发包的底层支持类的实现方法、ISMERTI接口调用方式以及ISMERTI服务的通信流程设计思路,接着将其应用到航天训练仿真中的交会对接视景仿真中。应用结果证明ISMERTI能够运行在Windows和Linux平台,能够较好实现基于HLA技术的航天训练仿真,对航天飞行训练的平台建设有重要意义。
周伯河刘玉庆王宝智
关键词:分布式交互仿真高层体系结构联邦运行支撑环境
头盔式和桌面式虚拟训练系统与地图在导航训练中的对比评估被引量:4
2017年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训练航天员是一种趋势.文中以一套航天员虚拟训练系统为平台,以导航训练为实验任务,从任务绩效、脑力负荷与仿真病、可用性主观感受等方面,对头盔式显示和桌面式显示2种虚拟训练系统配置与地图进行对比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虚拟训练系统相对地图训练效果更好,同时仿真病也比较明显;头盔式与桌面式在正常能见度下训练效果无显著差异,在低能见度下头盔式训练效果更好,但头盔式仿真病更强.
刘鹏姜国华刘玉庆安明
关键词:虚拟训练系统导航可用性
PhysX物理引擎在航天员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在航天员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中仿真太空失重状态下人体及物体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PhysX物理引擎的仿真方法,利用PhysX物理引擎结合数据手套和位置跟踪仪等人机交互设备建立了基于碰撞体的可驱动虚拟人模型,并通过PhysX物体引擎实现了太空操作中人体与飞船及被操作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完成了手部接触力计算及力反馈设备与PhysX接口。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及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可有效仿真人体及物体运动,增强了虚拟现实训练系统的沉浸感和真实感。
于佳民刘玉庆周伯河
关键词:物理引擎虚拟现实航天员训练
一种指尖三维力传感器设计被引量:13
2018年
设计了一种用于仿人灵巧手的指尖三维力传感器,采用十字梁与中心直梁相结合的结构实现对三维力的感知。首先利用ANSYS工具对设计的十字梁弹性体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分析对弹性体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并给出了最佳贴片方案;最后对设计的指尖三维力传感器进行静态标定试验,建立了维间耦合误差模型,利用静态解耦算法对传感器耦合误差进行解耦计算,有效提高了指尖三维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三维指尖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优于2.5%。
张强宋爱国刘玉庆姜国华周伯河
关键词:计量学ANSYS
一种前庭刺激影响人体上肢运动控制研究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庭刺激影响人体上肢运动控制研究的实验系统。包括:前庭刺激用转椅,在实验中向人体提供前庭刺激;上肢运动控制装置,支撑实验中的人体上肢,完成设定上肢运动控制实验任务以及触发同步记录触发装置开始记录信号;...
邹朋王林杰何思扬郭建平曹仲平刘书娟安明刘玉庆强静
文献传递
航天员虚拟训练手部操作力模型建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一种航天员虚拟训练仿真中手部操作力生成方法。方法假设影响航天员手部操作力的两个因素是合力、合力与扶栏之间夹角,通过设计模拟失重环境下力测量实验进行验证。结果数据分析检验了假设的正确性,并且建立了基于合力、合力与扶栏之间夹角的手部操作力计算模型。结论将本模型应用于航天员虚拟操作训练仿真系统,增强了系统的沉浸感和交互性。
徐玉彬刘玉庆朱秀庆
关键词:失重模拟
基于ACE的RTI设计与实现
为了适应载人航天飞行训练仿真的需要,进一步拓展飞行训练模拟器执行大规模复杂仿真训练任务的能力,本文将先进的分布式仿真技术引入航天训练仿真领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ACE的两层结构RTI(ISMERTI)。本文介绍了ISM...
周伯河刘玉庆王宝智
关键词:分布式交互仿真高层体系结构联邦运行支撑环境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