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爱文

作品数:50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篇金融
  • 5篇货币
  • 4篇新经济
  • 4篇债务
  • 4篇农业
  • 4篇景观
  • 4篇汇率
  • 4篇汇率制
  • 4篇汇率制度
  • 4篇财政
  • 3篇新经济地理
  • 3篇新经济地理学
  • 3篇信用
  • 3篇休闲
  • 3篇休闲农业
  • 3篇债务危机
  • 3篇整体论
  • 3篇中国金融
  • 3篇中国金融体制
  • 3篇朴素

机构

  • 33篇江西财经大学
  • 18篇江西师范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 3篇吉林财经大学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桂林工学院
  • 2篇伦敦大学
  • 2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江西省社会科...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工商银行...

作者

  • 50篇刘爱文
  • 11篇艾亚玮
  • 3篇黎贵才
  • 3篇卢荻
  • 2篇刘方杰
  • 2篇朱兵
  • 2篇封福霖
  • 2篇刘振林
  • 1篇陈圣燕
  • 1篇洪银兴
  • 1篇夏建伟
  • 1篇王明
  • 1篇唐国华
  • 1篇王碧英
  • 1篇洪渊
  • 1篇刘爱华

传媒

  • 5篇当代经济研究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晋阳学刊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2篇天府新论
  • 2篇市场周刊
  • 1篇商业时代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经济研究参考
  • 1篇商业研究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经济纵横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的四大主题探析被引量:5
2011年
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采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打破了新经济地理学视空间为绝对容器的传统观念,赋予空间以主体的地位,从而有力地阐释了后现代社会中空间景观的变化与异化。本文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研究主题归结为空间生产、集体消费、弹性积累以及不平衡发展,深入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内在作用机理,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空间维度上的矛盾与冲突。
唐国华刘爱文卢锦萍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模式的演进与创新被引量:3
2015年
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建构在特定的技术基础之上,技术基础的变化则是划分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分期的依据。资本主义发展迄今共经历了手工业技术、现代化机器体系和信息技术等三个阶段,根据这些技术基础,可将资本主义划分为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成熟时期和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等三个时期。作为生产组织的载体,技术基础的改变,在主导产业革命的冲击下,最终都将引起生产组织模式及其内涵的改变。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发展的文明成果,加快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提高社会生产力。
刘爱文王碧英
2007-09国际金融危机信用风险转移路径剖析
2012年
2007-09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范围如此之大,肇因于金融机构之间盘根错节的关联交易。作为个体的金融机构总是想方设法把风险转嫁出去,但是系统性风险无法转移。本研究试图从纷繁复杂的金融风险传递链条中拎出几条主线,以厘清2007-09国际金融危机信用风险的传递路径,即两个市场传递:从信贷市场向资本市场转移;两条路径传递: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
刘爱文
关键词:信用风险
新经济地理学视野下的空间深化与空间广化机理剖析
2011年
作为事物刻画的两个维度,时间和空间在经济学领域却命运迥异。较之于时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随着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来临,时空压缩扑面而来,空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经济地理学在吸收德国区位论关于空间集聚以及运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由规模经济和运费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内在集聚力,以及由于某些生产要素的不可移动性等带来的与集聚力相反的作用力二者对空间经济活动的影响;按照新经济地理学家马丁(Martin.R)的研究,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主题:空间深化机制(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空间广化机制(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分析)。
刘爱文洪渊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红色叙事下江西休闲农业景观规划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考察江西具体的历史与现实认为:红色文化资源丰沛是江西值得重视和可资利用的比较优势。当前,发展江西休闲农业是提升江西农业产业升级、促进江西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借助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不失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行途径。而红色旅游既是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两者有机结合的现实选择,又是红色文化推动休闲农业的具体实现形式。红色文化与休闲农业这两个基本要素决定了红色旅游设计当中突出存在的景观问题的解决思路。
艾亚玮刘爱文
关键词:红色叙事休闲农业红色文化景观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民主依归被引量:1
2015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为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及理论依托,对技术创新历史进程进行正确的梳理对实施该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该文按照现象发生学方法,生产者、用户和相关利益者三个维度凸显了技术创新参与主体逐渐扩张的历史轨迹,确证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的民主化导向原则。因此,准确对技术创新参与主体进行溯源,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与方向的定位提供理论依据,明确创新驱动战略的旨要所在,这就是该战略的民主依归的实质内涵。
刘爱文
关键词:用户创新
技术哲学根基的历时之变
2012年
技术的哲学之基发生了由朴素整体论向构成系统论,再由构成系统论向生成总体论的转变,技术发展也完成了由自在阶段到自为阶段,再由自为阶段到自在自为阶段的升华。由于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技术不再被看做绝对的、僵化的形态,而是被看做实践的、生成的形态。
艾亚玮刘爱文
关键词:哲学根基
江西旅游发展之我见
2006年
改革开放20年来,江西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入新世纪后,江西省政府更是把旅游业列为全省优先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但江西旅游业发展与周边省份旅游业相比依然滞后,并存在一些问题,这无疑对江西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探索江西旅游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刘方杰刘爱文
关键词:旅游
国际汇率制度久期的比较研究
2007年
由于接二连三的金融危机,两极论在经济理论界和各国决策者中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条件的巨大差异,两极汇率制度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终极选择。为了荡涤两极论的影响,文章首先提出了汇率制度“并存继起”假说,然后阐述了当前经济界对汇率制度久期的研究情况,从而为各国特别是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一个理论支持。
刘爱文封福霖刘爱华
关键词:两极论汇率制度久期
技术的哲学根基及其历史演变被引量:1
2012年
技术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形态的嬗变,也显著地促使技术的作用发生转变。事实上,人们一直都在反思技术的哲学根基问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深入剖析了技术之基的演变历程,即技术的朴素整体论、构成系统论、新批判理论和生成总体论之间的演变,辨析了技术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内在关系,探讨了技术在自在状态、自为状态和自在自为状态的转变,最终揭示了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体系。
刘爱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