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景宏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灌云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胰腺炎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2篇胰腺
  • 2篇异甘草酸镁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切除
  • 2篇肿瘤
  • 2篇肿瘤转化
  • 2篇转化基因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纤维细胞生长...
  • 2篇腺癌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碱性成纤维
  • 2篇碱性成纤维细...

机构

  • 11篇灌云县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1篇刘景宏
  • 10篇杨全德
  • 6篇卜迟文
  • 5篇王绪山
  • 3篇王彪
  • 3篇陈胜全
  • 2篇陈茜
  • 2篇谭扬
  • 2篇张冬
  • 1篇郭凌川
  • 1篇谭杨
  • 1篇袁伟
  • 1篇陈福金

传媒

  • 2篇交通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大陆桥视野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对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该院70例AP患者分为异甘草酸镁治疗组(研究组)35例和基础治疗组(对照组)35例。分别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淀粉酶、白细胞、胰腺CT或B超形态恢复正常时间以评价其疗效,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1、6的变化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淀粉酶、白细胞、胰腺CT或B超形态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第3、7天的血清TNF、IL-1、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AP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改善胰腺的微循环,抑制胰酶分泌,诱导白细胞凋亡,减轻或阻断细胞因子对胰腺本身及其他脏器损害,有助于AP的治疗。
陈胜全杨全德王绪山刘景宏王彪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多种细胞因子检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其在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发病时间小于24小时的AP患者58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9例两组,于入院第1天、3天、7天检测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结果 :SAP组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同期M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第3天比第1天IL-1、IL-6、TNF-α水平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IL-1、IL-6、TNF-α水平与同组前两次检测相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明显高于同期MAP组和对照组。MAP组入院第1天、3天、7天IL-1、IL-6、TNF-α水平逐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AP患者血清中IL-1、IL-6、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观测预后。
王绪山陈胜全杨全德刘景宏王彪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7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20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TG和bFGF的表达,随访观察发生转移情况及5年生存率。结果 PTTG及bFGF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高表达者其发生远处转移的几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且PTTG及bFGF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PTTG及bFGF参与乳腺癌的形成及发展,其表达高低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在标本中对其行半定量分析可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
卜迟文杨全德刘景宏陈茜
关键词:垂体肿瘤转化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乳腺癌
异甘草酸镁治疗腹腔感染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严重腹腔感染发展可导致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而肝脏是这一病理过程中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出现肝功能异常预示病情加重。如何保护和减轻肝损伤就成为临床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观察了异甘草酸镁在腹腔感染患者对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陈胜全杨全德王绪山刘景宏王彪
关键词:腹腔感染肝损伤异甘草酸镁
以人为本 规范建设 努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2009年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关系,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一种人际关系。医患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构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医患关系的和谐,社会和谐是不完善的。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整体和谐中的局部不和谐,和谐是主流的,不和谐是支流,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各级医疗单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职责。
刘景宏
关键词:医患关系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医务人员人际关系
人工肛门扩张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人工肛门扩张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人工对患者的肛门进行扩张。;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卜迟文刘景宏杨全德陈福金张冬
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收集有关TLR4 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应用Meta分析软件对各项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的评估。结果: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共计有1297例胃癌患者和2702例对照人群。TLR4Thr399Ile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研究结果为:T versus C:OR=1.307,95%CI=1.047-1.631;TT versus CC:OR=1.527,95%CI=0.398-5.860;TC versus CC:OR=1.324,95%CI=1.049-1.670;TT/TC versus CC:OR=1.326,95%CI=1.053-1.671;TT versus TC/CC:OR=1.481,95%CI=0.386-5.685。根据种族来源进行分层分析,在高加索人群中的研究结果为:T versus C:OR=1.298,95%CI=1.027-1.640;TC versus CC:OR=1.313,95%CI=1.027-1.679;TT/TC versus CC:OR=1.316,95%CI=1.031-1.679。结论:TLR4Thr399Ile TC、TT/TC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能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
卜迟文王绪山杨全德刘景宏谭扬张冬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胃癌META分析
简易次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简易次全半肝血流阻断切肝术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10月行肝切除32例患者分为简易次全半肝血流阻断组(研究组)和第一肝门阻断组(对照组),回顾分析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切肝中、切肝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但2组肝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简易次全半肝血流阻断切肝术较第一肝门阻断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肝脏手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庄志兵杨全德刘景宏袁伟谭杨
关键词:肝切除术半肝血流阻断第一肝门阻断血管夹
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比较分析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1例急性胰腺炎,包括176例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和15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分析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改变。结果:血淀粉酶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升高幅度低于非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而脂肪酶在两组中均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脂肪酶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高于血清淀粉酶。
卜迟文王绪山杨全德刘景宏谭扬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脂肪酶淀粉酶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及括约肌切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前后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手术前后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LC术前、术后合并或可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RCP。结果 LC术前发现胆总管结石42例,EST清除39例,清除率92.9%(39/42);LC术后发现胆总管结石7例,EST清除7例,清除率100%(7/7)。结论 ERCP、EST对于LC术前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并对于后期的结石再发具有可重复操作性。
卜迟文杨全德刘景宏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内镜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