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昔辉

作品数:154 被引量:39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专利
  • 5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7篇甘蔗
  • 14篇土壤
  • 11篇抗旱
  • 9篇亲本
  • 9篇种质
  • 8篇杂交
  • 8篇作物
  • 8篇基因
  • 7篇蔗叶
  • 7篇蔗种
  • 7篇后代
  • 6篇杂交后代
  • 6篇割手密
  • 5篇多糖
  • 5篇性状
  • 5篇选育
  • 5篇水稻
  • 5篇农艺
  • 5篇农作
  • 5篇农作物

机构

  • 122篇广西农业科学...
  • 32篇广西大学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贵州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福建农业职业...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2篇贵州省生物技...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广西作物遗传...
  • 2篇云南省甘蔗遗...
  • 2篇四川省植物工...
  • 1篇肇庆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百色市农业科...

作者

  • 154篇刘昔辉
  • 98篇张荣华
  • 92篇周会
  • 90篇桂意云
  • 88篇韦金菊
  • 60篇李杨瑞
  • 30篇区惠平
  • 16篇张革民
  • 15篇段维兴
  • 14篇宋修鹏
  • 13篇黄东亮
  • 11篇周柳强
  • 11篇谭宏伟
  • 11篇杨丽涛
  • 10篇宋焕忠
  • 10篇罗霆
  • 10篇杨荣仲
  • 10篇吴广丽
  • 9篇黄金生
  • 9篇覃振强

传媒

  • 13篇南方农业学报
  • 7篇中国糖料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生物技术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2篇园艺与种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4篇2023
  • 16篇2022
  • 10篇2021
  • 41篇2020
  • 17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种衣剂及保存天数对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甘蔗"健康种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温室沙培试验,测定不同甘蔗品种、种衣剂及保存天数处理下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及假茎粗。【结果】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及假茎粗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4个品种中,GT28的发芽率、株高和假茎粗均最高,分别为69.5%、13.7 cm和4.92 mm。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可显著提高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但对株高和假茎粗的影响不明显,其中扑力猛包衣处理的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最高,株高较高,假茎较粗;高巧包衣处理的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最低,株高较矮,假茎较细。甘蔗"健康种子"发芽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保存2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3.6%;保存10 d时,发芽率降至50.0%以下。【结论】不同甘蔗品种单芽的发芽率具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适当的种衣剂包衣处理可提高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并促进其生长,且甘蔗"健康种子"的发芽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杨柳廖芬梁永检汪淼刘昔辉黄东亮李松杨丽涛李杨瑞
关键词:基因型种衣剂发芽率
一种小型模拟自然降雨的种植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模拟自然降雨的种植盘,属于环境模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种植盘本体内设有用于种植植株的营养土,沿种植盘本体底部圆周设有集水环槽;种植盘本体侧壁下部设有渗水口,渗水口位于集水环槽上方,集水环槽上相对渗水...
桂意云刘昔辉韦金菊周会张小秋张荣华李海碧毛莲英吴广丽李冬梅杨荣仲
文献传递
一种全新盘阵扫描预警软件V1.0
区惠平彭嘉宇周柳强刘昔辉韦金菊桂意云李海碧张小秋张荣华
一、项目来源:该项目是甘蔗优良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部分内容,编号为桂科AA17202042-6。 二、技术背景:基因组测序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分子手段,随着基因组测序深度的扩展,产生的测序数据呈数量级递增,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品种选育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间作猫豆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究甘蔗间作猫豆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改善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促进甘蔗生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析单作甘蔗(CK)和甘蔗间作猫豆(T处理)2种种植方式对甘蔗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并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门和属水平上分析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种水平进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T处理的根际土壤中全氮、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大于CK。T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高于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T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细菌丰富度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其多样性显著高于CK(P<0.05,下同);T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CK。CK和T处理土壤样品的主要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均大于10.00%,优势细菌属分别为水恒杆菌属(Mizugakiibacter)、游动四孢属(Luedemannella)、乳杆菌属(Acidothermus)和布氏杆菌属(Bryobacte),但T处理根际土壤样品中水恒杆菌属、游动四孢属和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分别较CK下降2.47%、1.78%和0.68%,其他细菌属分别增加0.10%~0.86%。CK和T处理根际土壤中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分别为80.00%和92.00%,其次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分别为8.00%和6.00%,排名前3的优势真菌属均为戴氏霉属(Taifanglania)、毛壳属(Chaetomium)和镰刀菌属(Fusarium)。CK和T处理的6份根际土壤样品在种水平上的主成分(PCA)分析结果显示,细菌群落PC1的变异为29.37%,PC2的变异为20.26%,二者的总贡献率为49.63%;真菌群落PC1的变异为33.44%,PC2的变异为27.73%,二者的总贡献率为56.17%。CK与T处理的细菌群落分别属于不同象限,CK位于第1和第3象限,而T处理位于第2和第4象限。【�
毛莲英李海碧桂意云张荣华杨荣仲周会韦金菊刘昔辉
关键词:甘蔗猫豆间作根际土壤微生物
2010/2011榨季广西甘蔗生产冻害调查及防御对策被引量:41
2011年
【目的】了解2010年12月16日至2011年元月上中旬严重霜冻和长期低温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情况。【方法】采用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处广西桂中的来宾、柳州和桂西北的河池3个市的蔗区甘蔗受冻害、寒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1个县甘蔗总受灾面积为203.25kha,占总植蔗面积(289.65kha)的70.2%,其中重灾区面积达97.43kha,占总种植面积的33.6%,主要集中在柳城、融安、融水、罗城、兴宾区、武宣和象州等地。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及台优受害最为严重,蔗叶明显干枯、卷曲、生长点及蔗芽坏死、蔗茎水煮状并带有酸酒味、蔗糖分下降;而在同一蔗区,桂糖21号、桂糖28号、桂糖29号、桂糖30号、桂辐98-296、桂糖97-69、桂糖02-208、桂糖02-901、桂糖02-467等甘蔗品种受害程度远低于新台糖22号,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结论】应因地制宜加快耐寒高产高糖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尽快在桂中和桂西北蔗区种植耐寒甘蔗品种,取代抗寒性最差的新台糖22号;采用地膜、蔗叶覆盖、增施暖性有机肥和糖蜜酒精发酵液等措施防寒保温;及时集中抢收压榨受冻害甘蔗,尽量减少损失。
李杨瑞方锋学吴建明李翔张荣华刘昔辉何红杨荣仲杨丽涛陈赶林苏树权谢金兰刘晓燕黄伟华段维兴何为中汪淼
关键词:甘蔗霜冻冷害
一种甘蔗种苗种植设备及其种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种苗种植设备及其种植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和间歇式入料装置,机架包括基板和基座,基板安装在基座上,间歇式入料装置安装在安装在基板上,间歇式入料装置包括集料仓、第一传送机构、第...
桂意云韦金菊刘昔辉祝开张荣华李海碧周会杨荣仲郭雨婷
甘蔗新品种集成技术应用示范
李杨瑞王维赞陈赶林张革民王伦旺刘昔辉邓展云谭宏伟宋焕忠谭芳杨荣仲韦金菊周会徐林李翔
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科技厅于2011年3月下达的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甘蔗新品种集成技术应用示范”(桂财教〔2011〕23号文),任务书编号:桂科产1123008-1A,实施单位为广西农业科学院和广西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良种繁育
甘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李杨瑞陆宇明于平福陈赶林李小红梁毅劼杨景峰徐有海陆光顺刘昔辉
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成立以来,为中国甘蔗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品种的升级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构建完善、健全和高效的甘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和运行机制,对...
关键词:
关键词:甘蔗
一种基于土壤磷农学阈值的甘蔗施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壤磷农学阈值的甘蔗施磷方法,以土壤Olsen‑P农学阈值12.1mg·kg<Sup>‑1</Sup>做为临界值,当土壤Olsen‑P含量&lt;12.1mg·kg<Sup>‑1</Sup>,甘蔗可年...
区惠平黄金生彭嘉宇朱晓晖曾艳周柳强谢如林谭宏伟李忠宁沈小微刘昔辉
文献传递
一种甘蔗根系观察装置及其预测抗旱性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甘蔗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甘蔗根系观察装置,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根系位置探测组件,多个根系位置探测组件分布在不同的高度,所述根系位置探测组件包括探测丝、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支撑柱,所述第...
李海碧桂意云祝开韦金菊罗晟昇唐利球刘昔辉周会张荣华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