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昊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祖细胞
  • 10篇内皮
  • 9篇缺血
  • 9篇内皮祖细胞
  • 7篇预适应
  • 7篇缺血预适应
  • 7篇缺血再灌注损...
  • 7篇灌注
  • 7篇灌注损伤
  • 5篇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肾脏
  • 5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肾单位
  • 4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保留肾单位
  • 4篇保留肾单位手...
  • 3篇肾脏缺血
  • 3篇肾脏缺血再灌...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3篇刘昊
  • 9篇贾瑞鹏
  • 8篇吴然
  • 6篇葛余正
  • 5篇陈波
  • 5篇朱佳庚
  • 4篇薄成佳
  • 3篇吴剑平
  • 3篇李文成
  • 2篇于澎
  • 2篇段磊
  • 2篇赵炎
  • 1篇吴昊
  • 1篇仲冰

传媒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2012全国...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预适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皮祖细胞归巢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内源性内皮祖细胞(EPC)归巢动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切除右肾1周后被随机分为3组:(1)对照组:仅游离左肾动脉;(2)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夹闭左肾动脉40min后恢复灌注;(3)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夹闭肾蒂前给予15min缺血、10min再灌注预处理,余同IR组。术后3、12、24、72h留取大鼠静脉血、肾、脾、肺脏。血生化检测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各组大鼠术后肾损伤程度;流式细胞术观察IPC对EPC归巢动力学影响。结果IPC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管损伤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IR组。与对照组或IR组相比,1PC组大鼠外周血EPC数量在术后12、24h升高(P〈0.05);与同时间点IR组比较,IPC组肾组织EPC数量在12、24h增高[(11.36±0.66)%比(6.37±0.69)%,(6.31±0.70)%比(4.40±0.60)%,均P〈0.051;IPC组术后12h肺脏EPC数量高于IR组[(2.95±0.66)%比(1.78±0.59)%,P〈0.05]及对照组[(2.95±0.66)%比(1.66±0.61)%,P〈0.05]。IPC组术后72h脾脏EPC数量高于同时间点IR组和对照组[(0.55±0.06)%比(0.34±0.07)%、(0.31±0.06)%,均P〈0.05]。结论IPC可动员内源性EPC随血流归巢至损伤肾脏。EPC尚可在肺脏、脾脏中聚集。
刘昊吴然贾瑞鹏仲冰于澎赵炎
关键词:动力学微环境祖细胞缺血预适应
晚期缺血预适应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内皮祖细胞归巢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有研究结果证实,缺血预适应(IPC)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手段,在肾脏等脏器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包括早期IPC和晚期IPC,不同的IPC阶段发生的具体机制不同。Patschan等发现,内皮祖细胞(EPCs)可能参与了IPC的上述的脏器保护效应。我们通过构建大鼠肾脏IPC模型,探讨晚期IPC介导的EPCs对肾脏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薄成佳陈波贾瑞鹏刘昊吴然葛余正朱佳庚李文成吴剑平
关键词: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适应内皮祖细胞细胞归巢晚期IPC
温度/超声双重响应型相变液滴对水凝胶结构性能的调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制备温度/超声双重响应型脂质相变液滴(lipid phase-change droplet,LPCD),并将其与水凝胶进行复合,通过温度或低强度聚焦超声(low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调控LPCD的内核发生液-气相转变,继而调控水凝胶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方法:首先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出脂质膜壳的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相变液滴,对其在温度和LIFU调控下的形貌变化、相转变能力进行表征,同时评估液-气相变前后LPCD的超声造影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其与水凝胶进行复合,通过各项表征评估温度/超声引起的液滴相变对水凝胶内部结构、浮力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LPCD在温度或超声调控下有良好的相转变能力和超声造影能力。脂质液滴相变可使水凝胶内部生成直径在微米量级的诸多气孔,浮力得到显著提高,压缩应力和溶胀性能也有所变化。结论:脂质相变液滴-水凝胶复合材料(LPCD@Hy)是一种有潜力的智能响应型诊疗用微纳材料。
赵婵刘昊陈洁莹徐雪琴胡克段磊
关键词:水凝胶造影剂超声成像
miR-210通过VEGF信号通路增强内皮祖细胞的血管新生能力
目的观察miRNA-210对内皮祖细胞(EPCs)成血管能力的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 :(1)分离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10 d后行免疫萤光鉴定(CD34、VEGFR2)和流式细胞术鉴定。采用免疫萤光和Weste...
贾瑞鹏陈波葛余正吴然刘昊朱佳庚
关键词:MIR-210内皮祖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新生
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及其体外成像和光热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构建两种结构的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既能作为超声成像造影剂,又可以利用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效应进行光热转换。方法:一种是将金纳米颗粒包裹在微气泡气体内核中的包金微气泡(gold encapsulated microbubble,AuMB),另一种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方式将金纳米颗粒装载到微气泡表面的载金微气泡(polyethyleneimine-gold loaded microbubble,PEI-AuMB),对这两类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进行理化性质的表征,通过体外超声成像评估其超声造影能力,通过体外光热实验评估其光热转换能力。结果:两种复合结构的微气泡均显示出比空白微气泡(microbubble,MB)更好的超声造影能力,其中PEI-AuMB在超声造影增强的持续时间上有更好的表现;两种复合结构的微气泡也显示出比单纯金纳米颗粒更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AuMB有更好的光热治疗潜力。结论:金纳米颗粒-微气泡复合材料是具有潜力的诊疗一体化载体系统。
岳远斌赵婵刘昊纪晓然段磊
关键词:微气泡金纳米颗粒造影剂超声成像光热治疗
一种用于提高细胞光动力治疗效率的简易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细胞光动力治疗效率的简易装置,包括铝合金型材框架、y轴滑动丝杆组架、x轴滑动丝杆组架、遮光板组件、激光照射灯;所述y轴滑动丝杆组架和x轴滑动丝杆组架互相垂直安置在所述铝合金型材框架上,其中,所...
吴昊印佳袁星怡张明悦李嘉婕刘昊谷越
内皮祖细胞在早期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内皮祖细胞(EPC)移植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早期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肾脏保护机制。方法: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获取EPC并标记。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进行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操作后行EPC移植;IRI组缺血再灌注后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假手术后注入EPC。检测IRI后24、48 h 3组大鼠的肾功能,观察IRI后72 h 3组大鼠肾组织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EPC在肾组织中的归巢情况。结果:肾IRI后72 h,移植组肾脏皮髓交界处内可见少量CM-Dil阳性细胞。移植组大鼠较对照组肾功能明显改善(P<0.05),肾损伤明显减轻(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髓源性EPC移植对急性肾IRI有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来减轻IRI早期的肾损害。
陈波薄成佳贾瑞鹏朱佳庚李文成吴然刘昊葛余正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移植细胞凋亡
内皮祖细胞在急性肾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内皮祖细胞(EPCs)作为一种重要的成体干细胞,在病理条件下可定向归巢至损伤组织或器官,参与血管新生和内皮修复,有望成为一种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新方法。
刘昊贾瑞鹏
关键词:肾疾病
保留肾单位术后肾脏保护新策略:缺血预适应介导内皮祖细胞归巢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介导内皮祖细胞(EPCs)归巢对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保留肾单位组(NSS)、缺血预适应+保留肾单位组(IPC)。术后24 h分别留取大鼠外周血、肾脏组织。采用血生化、病理学观察肾功能改变;免疫荧光观察3组大鼠肾组织中EPCs归巢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脏微血管新生;QPCR检测血管生成因子mRNA表达。结果:IPC可显著降低大鼠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管损伤评分(P<0.05),促进EPCs归巢至损伤肾脏组织。与sham组和NSS组相比,IPC组大鼠肾脏组织微血管新生显著增强(P<0.05),且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IPC可介导EPCs归巢至损伤肾脏,后者可能通过释放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肾脏微血管新生,达保护肾功能之目的。
刘昊吴然贾瑞鹏朱佳庚于澎赵炎葛余正吴剑平李文成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内皮祖细胞保留肾单位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适应介导的内皮祖细胞对保留肾单位手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介导的内皮祖细胞(EPCs)对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保留肾单位组(NSS)、缺血预适应+保留肾单位组(IPC),术后1、3、6、12、24h及3d观察大鼠肾功能变化、肾脏EPCs归巢、血管内皮增殖特征和血管生成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NSS组比较,IPC组大鼠肾功能显著改善,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3.00_4-0.71)分比(1.80±0.45)分,P〈0.05]。恢复灌注12h后,IPC组肾脏EPCs含量高于同时期NSS组[(2.92±0.71)%比(5.75±0.71)%,P〈0.05]。与NSS组比较,IPC组大鼠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以及肾脏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一1a(SDF一1a)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NSS前给予IPC可对肾功能产生重要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IPC介导EPCs归巢至损伤肾组织,并释放VEGF,促进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相关。、
刘昊吴然贾瑞鹏朱佳庚吴剑平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内皮祖细胞保留肾单位手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