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旺旺
- 作品数:42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社会主义文化边界变迁的动力分析
- 2024年
- 从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文化边界变迁具有内在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而来,其经历了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再生形态和新生形态四个阶段。社会主义文化在历史演进与时空之维中呈现内涵与外延的边界变迁。变迁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时代主题的转换、科技革命的进步、政治关系的调整、社会环境的改变。它们共同组成文化生态综合体,提供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基础,影响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变迁,决定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走向。
- 刘旺旺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边界
- 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文化思想变迁论析——基于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思想。基于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文本,宏观分析可得:文化价值观层面经历了一种抽象到具象的变化;文化发展目标层面经历了一种被动到主动的变化;文化心态层面经历了一种由自觉到自信的变化。微观分析可得: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上始终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核心宗旨上始终强调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方针方略上始终强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思想道德建设上始终强调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等。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变迁,提炼其内在规律,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刘旺旺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治报告
- 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确立的概念史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社会主义文化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登场而确立,在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西方到东方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边界。社会主义文化边界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形态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文化的界限,也指社会主义整体结构中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边界,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的适用边界,在实践中发挥着防御功能、规约功能、凝聚功能、引领功能。提出这一命题并揭示其基本功能,旨在能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 刘旺旺田旭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边界概念史
- 马克思早期文化批判理论的逻辑进路分析
- 2020年
- 马克思早期主要围绕着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展开了文化批判。对宗教的文化批判,他提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反宗教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反宗教的意义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对政治的文化批判,他提出要对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进行批判,要向德国制度开火,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必不可少的中介。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他提出要对"虚假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其错误根源在于强调"意识决定生活";其扬弃之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这三方面内容既互相联系、又层次递进,对宗教的批判是前提,对政治的批判是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总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早期的文化批判理论。
- 刘旺旺俞良早
- 关键词:文化批判宗教意识形态
- 异语同质:文化边界的多维叙事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文化边界在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网络信息所营造的时空压缩和信息爆炸时代愈益凸显。不同人们都在对此进行着各自的叙说,大体可分为哲学、文艺学、马克思主义三个维度,但本质上均体现为对文化边界的呵护。哲学维度:伦理维度的道德失范说、美学维度的审美泛化说、主体维度的本质异化说。文艺学维度:生产的机械化、传播的炒作化、消费的娱乐化。马克思主义维度:超越单一经济决定论、克服现代性的单向度、守住意识形态的阵地。梳理文化边界的多维叙事有助于厘清不同文化的边界,有助于提升主流文化的品质,有助于助推文化强国的建设。
- 刘旺旺
- 关键词:文化伦理文艺秩序文化边界
- 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的意蕴、挑战及对策——学习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被引量:27
- 2018年
-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加以阐释。在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内含着民族复兴的历史诉求、现实要求、未来指向三重意蕴,同时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多种挑战。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提升文化自信需要通过"强体"来奠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通过"铸魂"来构建中华文化的精神命脉;通过"守界"来守住中华文化的民族边界;通过"发声"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话语力量。
- 刘旺旺
- 关键词:文化文化交融文化自信文化安全
- 社会主义文化边界的研究对象论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社会主义文化边界是一个新的话语,不仅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成立,而且是一个极具现实性的课题。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主义形态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文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整体结构中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界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政策方针的适用边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阵地意识”与“界限意识”。它的研究价值在于:文化认知上,力求实现“心中有边界”;文化实践上,力求践行“时时敬边界”。
- 刘旺旺俞良早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边界阵地意识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鲜明观点——兼论学界关于列宁十月革命思想的分歧
- 2023年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秉持的是“同时革命”的观点。他们强调,共产主义革命“不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发生”,俄国革命可能在西方革命的积极支持下缩短革命的过程,但是从实践上看不能实现跨越。列宁在十月革命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同时胜利”的观点,并将俄国革命看作是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和“阶梯”。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同时革命”的思想观点,对于正确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重要价值。
- 刘旺旺代依晴
- 关键词:恩格斯列宁
- 边界的文化转向:基于不同学科的话语阐释
- 2024年
- 边界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并未消弭,而是欲彰其文化意义。它在地理学中的叙事为:生存空间中的文化边界区隔、身份符号中的文化边界认同、地缘交往中的文化边界互动。它在政治学中的叙事为:民主发展中的文化边界诉求、权利行使中的文化边界规定、边疆安全中的文化戍边要求。它在经济学中的叙事为: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边界效应、区域合作中的文化边界划定、跨域协同中的文化边界形态。分析不同学科关于文化边界的叙事,彰显边界的文化转向,对于深化边界认知、丰富边界内涵、增强边界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 刘旺旺
- 关键词:文化文化边界文化认同
- 文化发展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及其启示——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视阈被引量:1
- 2017年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无明确但早有预见地提出了文化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文艺创作应当反映历史前进的方向,用生动、积极、自然的艺术形式表达作品的倾向。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和强调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总的事业的一部分。这些思想启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应坚持党的领导,以"五位一体"为根本战略和以"以人为本"为根本原则。
- 刘旺旺俞良早
- 关键词:文化发展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