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方

作品数:15 被引量:155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重点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企业
  • 3篇所有制
  • 3篇混合所有制
  • 2篇经济发展
  • 1篇地产
  • 1篇地产税
  • 1篇研究文献综述
  • 1篇越位
  • 1篇债务
  • 1篇债务处置
  • 1篇政府
  • 1篇政府部门
  • 1篇政府市场
  • 1篇政府职能
  • 1篇政制
  • 1篇事权
  • 1篇事权划分
  • 1篇市场主体地位
  • 1篇税收
  • 1篇税收体系

机构

  • 13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4篇刘方
  • 3篇刘泉红
  • 3篇黄卫挺
  • 2篇曾铮
  • 2篇郭春丽
  • 2篇张铭慎
  • 2篇臧跃茹
  • 2篇杨娟
  • 1篇杨宜勇

传媒

  • 7篇当代经济管理
  • 3篇宏观经济管理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正>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界定及重大意义(一)内涵界定在现有经典理论中,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Mixed Ownership Economy)与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是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混合所...
臧跃茹杨娟刘方张铭慎刘泉红曾铮郭春丽黄卫挺
文献传递
“僵尸企业”债务处置方式研究文献综述被引量:7
2017年
多数文献认为,政府的过度保护、金融机构的无限支持、市场供需剧烈变化、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企业自身因素是"僵尸企业"产生的主要原因。"僵尸企业"长期存在将降低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导致经济增速下滑、产能过剩加剧、资金链安全出现隐患以及扰乱市场秩序。关于债务处置方式,从企业角度看主要有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和破产清算等方式;从银行角度看,主要有债转股、债务批量转让、减免核销不良贷款等方式。在债务处置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兼并主体的意愿不强、动力不足;破产重整程序运行不规范,未能充分引进社会投资人发掘和提升资产重组价值,名为重整,实际为清算;"僵尸企业"破产退出机制不健全;债务批量转让时资产的估值难以确定;相关不良贷款减免核销规定条件较为严格等。探讨和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债务处置的方法和经验,学者们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分类处理"僵尸企业"债务,继续优化单户转让、贷款减免等政策,适当放宽核销标准,加快企业破产重整和清算,严厉打击逃废债,积极发挥债委会的作用等。
刘方俞苇然
关键词:债务处置
“十三五”时期提升创新能力的思路被引量:6
2015年
目前,我国企业创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态势还未形成,总体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没得到根本转变。"十三五"时期,应通过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生态环境,加大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刘方
关键词: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共同富裕要发挥好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
2023年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税收制度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必须紧密围绕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及目标进行调整,以做大“蛋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为着力点,促进共同富裕,尤其重点发挥个人所得税制度关键性调节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个人所得税的财力积聚能力不足,影响了调节收入功能的发挥;个人所得税的综合计征范围较窄,不利于对个人所得收入进行全面统一调节;个人所得税对不同要素间、不同群体间的收入调节力度不均,不能有效起到横向调节作用;个人所得税对自然人尤其是高净值人群的所得征管不严,导致逃税漏税现象频发;个人所得税在鼓励个人慈善捐赠方面的激励作用较为有限,不利于发挥税收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下,还应通过扩大个人所得税综合计征范围、优化个人所得税税率、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健全适应大数据发展需要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完善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对不同收入阶层、不同要素的收入进行调节,起到“削高”“减中”“补低”的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
杨宜勇刘方
关键词:共同富裕个人所得税
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协调性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在阐述结构性减税与税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基础上,分析了结构性减税框架下的税制改革需进一步突破的瓶颈,并提出了构建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调节社会财富分配、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功能完善的税收制度的主要举措。
刘方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税制改革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塑造新型市场主体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政企关系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前提之一。长期以来,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手段以及金融市场来直接或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导致了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扭曲,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向未来,要本着"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协调、平等、有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刘泉红刘方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国有企业改革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新形势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被引量:90
2014年
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中极具活力,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成分。但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局部性困难突出,新老问题交织,尤其部分行业小微型企业面临严峻形势,强大的市场倒逼机制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目前,阻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依旧存在,转型升级下新生需求的多元化的金融业务、市场和机构发展滞后,中小企业成本全面上升导致转型升级动力不足,转型发展面临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瓶颈,中小企业的政府管理部门协调不力使得转型升级缺乏保障。未来必须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破除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缓解转型升级中融资难问题,同时通过加大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与升级。
刘方
当前政府事权划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4
2014年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并存.政府市场主体特征明显 近年.政府部门成为市场主体地位这一倾向更加凸显.政府与市场界线划分不清.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政府看得见的手变得愈加强大。
刘方黄卫挺
关键词:政府市场事权划分市场主体地位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越位
推进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的政策建议被引量:4
2021年
在推广创新券的实践中,相关政府已经逐步发现了创新券使用过程中的地域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积极探索了创新券的跨区域通兑通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当前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仍存在诸多梗阻,受到各地财力和区划所限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难度较大,不同区域在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标准、范围、流程等不一致,导致跨区域联动实施困难,政策协同效应未能有效发挥。未来各地区创新券实现通用通兑应分阶段推进,遵循先易后难、先行先试等原则。应构建创新券跨区域通用通兑政策协同机制,如建立统一的创新券服务平台,制定统一的服务机构登记标准,统一并最大程度丰富和扩大创新券服务种类,设定好通兑时间和流程,实现补贴标准互通,并制定创新券通用通兑管理办法,等等。
刘方
我国基本公共品区域供给差异性分析
2014年
采用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方法来客观评价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的供给情况。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品供给的差异程度较大,但差异程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公共品供给不均程度最大的是社会保障,其次为公共卫生和基础教育。其中,各地区公共卫生供给的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而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供给的差异程度在逐渐的扩大。目前要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重要在于增强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合意性。
刘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