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419 被引量:2,851H指数:2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2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74篇成像
  • 47篇肿瘤
  • 46篇动脉
  • 46篇血管
  • 39篇体层摄影
  • 39篇X线
  • 36篇影像
  • 36篇X线计算
  • 36篇X线计算机
  • 34篇体层摄影术
  • 34篇CT
  • 31篇磁共振
  • 27篇细胞
  • 27篇冠状
  • 25篇影像学
  • 25篇磁共振成像
  • 24篇64层螺旋
  • 23篇冠状动脉
  • 22篇造影
  • 18篇血管造影

机构

  • 305篇安徽医科大学...
  • 78篇安徽医科大学
  • 21篇安徽省立医院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苏州市立医院
  • 3篇中山医科大学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亳州市人民医...
  • 3篇阜阳市第二人...
  • 3篇铜陵市人民医...
  • 3篇GE医疗集团
  • 3篇芜湖市第二人...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合肥市第一人...
  • 2篇六安市人民医...
  • 2篇通用电气公司
  • 2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369篇刘斌
  • 102篇余永强
  • 75篇李小虎
  • 58篇吴兴旺
  • 51篇王万勤
  • 36篇钱银锋
  • 27篇余长亮
  • 23篇张家文
  • 22篇周勇
  • 18篇刘文冬
  • 18篇赵红
  • 18篇汪洁
  • 16篇朱化刚
  • 14篇王乐
  • 13篇赵韧
  • 12篇叶雨生
  • 12篇奚美芳
  • 11篇王孟鼎
  • 11篇王海宝
  • 10篇赵小英

传媒

  • 62篇安徽医科大学...
  • 40篇安徽医学
  • 30篇中国医学影像...
  • 20篇中华放射学杂...
  • 19篇临床放射学杂...
  • 13篇放射学实践
  • 13篇安徽医药
  • 9篇中国CT和M...
  • 8篇肝胆外科杂志
  • 8篇中国介入影像...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临床肺科杂志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国外医学(临...
  • 4篇国际医学放射...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安徽预防医学...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13篇2021
  • 26篇2020
  • 10篇2019
  • 18篇2018
  • 19篇2017
  • 16篇2016
  • 19篇2015
  • 23篇2014
  • 13篇2013
  • 22篇2012
  • 25篇2011
  • 21篇2010
  • 11篇2009
  • 15篇2008
  • 23篇2007
  • 17篇2006
  • 13篇2005
  • 12篇2004
4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是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而形成的异常改变。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MRI、心血管造影...
赵红刘斌吴兴旺张家文杜临安余永强
文献传递
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与神经鞘瘤的CT表现,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9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12例神经鞘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9例多形性腺瘤均与腮腺深叶关系密切,8例有分叶,均对同侧颈动脉鞘无明显压迫;CT增强扫描呈结节状、破网状中等程度强化,部分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或不强化;7例病灶内见迂曲走行血管。12例神经鞘瘤中9例与腮腺深叶分界清晰,9例无分叶改变,9例压迫同侧颈动脉鞘向外侧移位,血管间距增宽;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呈斑点、斑片状、结节状显著强化;8例病灶内见断续显示的不成熟肿瘤血管,4例不同程度囊变,3例病灶沿神经走行方向延伸至颅内或椎管内。结论CT可正确判断咽旁间隙肿瘤与腮腺深叶有无关系、病灶有无分叶、增强扫描有无明显强化区、病灶内血管是否完整、病灶有无颅内或椎管侵犯以及相邻颈动脉鞘位置有无改变这些特征,有助于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和神经鞘瘤的诊断。
杜丹丹吴兴旺赵小英刘斌
关键词: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神经鞘瘤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2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利用容积重组(VR)、多平面重组(MPR)等方法进行评估。结果容积重组图像可以直观显示骨折表面状况,平台关节面的塌陷范围,碎骨片的空间位置;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内部细节,胫骨平台的塌陷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清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部位及细节,平台塌陷范围、程度,以及隐匿骨折,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周勇刘斌潘志立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心率变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刘斌赵红吴兴旺张家文余永强沈云廖静敏
HPLC法测定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两组分的含量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中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两组分的含量。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 2.3)(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检测异丙托溴铵)和276 nm(检测沙丁胺醇),柱温40℃。结果:异丙托溴铵和沙丁胺醇进样量分别在0.01-0.2 mg·mL^-1和0.05-1.0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0.9999,n=5),回收率(n=9)分别为100.2%和100.3%。结论:本测定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高,可同时测定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中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两组分的含量。
刘斌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异丙托溴铵硫酸沙丁胺醇
肝纤维化及影像学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肝纤维化的影像学评价在诊断肝纤维化时具有重要的作用。综述了肝纤维化在超声、CT。
胡晓峰刘斌
关键词:肝纤维化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
老年人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被引量:24
200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贲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2年70岁以上老年贲门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72.6岁,男女比例6.2∶1。术前合并心肺功能异常57例(79.2%)。病理类型以高、中分化腺癌为主(40例,55.5%);Borrmann分型Ⅱ~Ⅲ型64例(88.9%);PTNM分期Ⅱ~Ⅳ期68例(94.4%)。经腹手术68例,其中根治性手术54例;胸腹联合切口4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15.5%),其中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裂开1例,吻合口瘘2例,心肺功能不全2例。死亡2例。结论高龄贲门癌患者病理类型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术前合并症多,手术应强调规范化与个体化兼顾的原则。
陈德利刘弋刘斌朱宝和曹斌
关键词:老年人贲门癌临床病理特点术前并发症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植入技巧及策略。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2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73例行植入滤器治疗。结果本组73例中男47例,女26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51±23)岁。70例成功植入滤器,3例未能完成滤器植入术。植入永久型滤器18例,可转换滤器52例。其中25例合并肺栓塞、15例有抗凝禁忌、18例系骨创伤合并血栓、10例合并髂静脉血栓(或蔓延至下腔静脉)。经颈静脉放置6例,经对侧股静脉放置64例。滤器植入期间无肺栓塞发生或加重。滤器植入期间无患者死亡。68例患者获得随访,后期取出滤器17例,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24±10)个月,无再发肺栓塞,其中有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性复发,经抗凝治疗后好转,未出现有严重并发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结论滤器植入术可有效预防肺栓塞,需把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选择滤器。
查斌山朱化刚谢文涛刘斌叶雨生陈智勇余康敏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肺栓塞
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方法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对经过CT平扫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4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12例腮腺原发恶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软件工具在这些CT平扫图像上对病灶进行感兴趣区(ROI)的勾画,获得18个纹理参数。使用非参数检验对腮腺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的纹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ROC曲线,以评估有统计学差异的纹理参数的诊断效果。结果:由CT平扫的图像生成的18个不同的纹理参数中,共有10种纹理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中中位数强度、平均值、体素值和、均方根误差、离均差诊断效能较高,AUC均大于0.8。结论:用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可以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腮腺恶性肿瘤。
任思桐李小虎刘斌李露露李志洁胡翀束晶苇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腮腺恶性肿瘤纹理分析
能谱CT单能量成像去除CT尿路成像排泄期对比剂硬化伪影——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85、90keV)成像技术去除CT尿路成像(CTU)排泄期对比剂硬化伪影(BHA)的价值。方法对15例成年患者于CTU排泄期应用能谱CT行尿路区能谱模式(GSI)扫描,在工作站以GSI viewer浏览器重建66、85和90keV三组单能量图像。用66keV图像代替传统120kVp混合能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固定窗宽(350HU)、窗位(40HU)下对重建的1.25mm薄层轴位图像及重组VR图像质量进行主观目测评分,并测量图像指定区域(肾盂、肾盏旁BHA最明显处肾实质)的噪声值(以SD值表示),以腹壁下脂肪的噪声值为图像背景噪声(Nb),BHA(BHA)值为No与Nb平方差的平方根。结果66、85和90keV三组单能量图像的BHA分别为(28.12±8.89)HU、(16.75±8.05)HU及(16.05±7.78)HU,Nb分别为(13.01±1.96)HU、(19.83±2.84)HU及(20.13±2.83)HU。与66keV组图像比较,85keV和90keV组图像的BHA分别降低了约40.43%和42.92%(P均<0.001),Nb分别增加了约52.42%及54.72%(P均<0.001),但85keV和90keV两组单能量图像间的BHA及N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2、0.516)。对图像的BHA面积、肾小盏边缘显示的锐利程度及重组VR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85和90keV组图像的评分分别较66keV组提高约100.75%、105.26%和94.49%(χ2=26.82、28.71、24.88,P均<0.001);而85和90keV两组图像间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结论与相当于传统120kVp混合能量模式的66keV组图像相比,能谱CT可在85和90keV单能量水平显著降低CTU排泄期肾盂肾盏内高浓度对比剂产生的BHA,提高图像质量。
朱婉秋余永强王万勤刘斌汪洁
关键词:能谱成像对比剂伪影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