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民

作品数:201 被引量:695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2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6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4篇肝移植
  • 40篇术后
  • 37篇手术
  • 30篇切除
  • 26篇腹腔
  • 24篇移植术
  • 23篇腹腔镜
  • 23篇肝移植术
  • 21篇胰腺
  • 21篇外科
  • 21篇细胞
  • 20篇切除术
  • 20篇肝癌
  • 20篇并发
  • 19篇移植术后
  • 18篇胰腺炎
  • 18篇肿瘤
  • 18篇重症
  • 18篇腺炎
  • 14篇胆肠

机构

  • 17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6篇西安交通大学
  • 21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陕西省人民医...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 1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炬光科技...

作者

  • 201篇刘学民
  • 168篇吕毅
  • 89篇王博
  • 61篇刘昌
  • 57篇于良
  • 57篇张晓刚
  • 36篇张谞丰
  • 34篇马锋
  • 29篇李宇
  • 25篇田敏
  • 24篇向俊西
  • 22篇董鼎辉
  • 19篇严小鹏
  • 18篇潘承恩
  • 17篇吴荣谦
  • 15篇刘青光
  • 15篇师建华
  • 14篇徐军
  • 14篇李建辉
  • 13篇仵正

传媒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中华肝脏外科...
  • 9篇中华肝胆外科...
  • 9篇现代肿瘤医学
  • 9篇中华消化外科...
  • 9篇器官移植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中华器官移植...
  • 5篇肝胆外科杂志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5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腹部外科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中华移植杂志...
  • 3篇第四届全国肿...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15篇2020
  • 8篇2019
  • 12篇2018
  • 15篇2017
  • 24篇2016
  • 16篇2015
  • 13篇2014
  • 10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肝向分化方案的优化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优化一套简便、可靠、稳定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及肝向分化的方案。方法采用全骨髓差速贴壁法分离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优化的1.5 h差速贴壁结合12 h首次全量换液方法,及体外改良培养方案实现细胞高效纯化扩增。流式细胞术表面标志物检测结合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鉴定细胞群。采用添加b FGF、HGF、EGF等多种生长因子的三步诱导法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系分化,并进行形态学、免疫学、基因水平评估。结果分离纯化的细胞群阳性表达CD29、CD44、CD90,阴性表达CD34、CD45,经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液作用后,油红O、茜素红、甲苯胺蓝染色均呈阳性。经三步法肝向诱导处理后,细胞群呈肝样细胞形态改变,表达肝脏特异性标志物ALB、AFP,肝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逐渐上升。结论优化后的方案能够简便、可靠、稳定地获得高纯度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能在特定微环境作用下实现肝向分化。
向俊西郑幸龙祝旭龙杨丽斐高睿李建辉刘学民吕毅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
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控制术中出血的疗效被引量:7
2013年
术中大出血是肝脏手术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造成出血无法控制,导致患者术中或术后死亡。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RFA辅助技术,可以在极少量出血的情况下完成肝切除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9月我科应用RFA辅助肝切除术和钳夹结扎法肝切除术治疗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RFA辅助肝切除术的效果。
刘学民向俊西徐军吕毅陈变玲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射频消融
磁压榨胆肠吻合技术始创及拓展应用
吕毅刘昌刘学民仵正王博刘青光
该项目属于普通外科学研究领域。胆肠吻合术是手术治疗胆道疾病最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传统的经典针线缝合往往发生组织撕裂或炎性渗出液、细菌、消化液渗出到吻合口,造成胆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使胆道修复重建技术一直无法取得突破性进...
关键词:
关键词:胆肠吻合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难度评分系统对围手术期安全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难度评分系统对术中发生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LS的202例非创伤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105例;年龄12~75岁,中位年龄46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LS难度评分系统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难度组(64例)、中难度组(54例)和高难度组(84例)。观察术中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难度评分与术中不良事件、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结果难度评分系统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χ^2=11.517,6.521,22.526;P<0.05),而与中转开腹率无关(χ^2=0.097,P>0.05)。难度评分系统与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成正相关(rs=0.273,0.324;P<0.05),而与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无明显相关(rs=0.085,0.106;P>0.05)。难度评分系统对术中不良事件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93,95%CI:0.513~0.673。结论LS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我国LS术中不良事件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需建立适合国人应用的LS难度评分系统。
刘鹏李优丁泓帆董鼎辉张谞丰刘学民向俊西吕毅
关键词: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
影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受者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单中心经验
目的观察和评价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疗效,分析影响其术后早期死亡或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0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9例接受心死亡器官捐献(DCD)...
田敏吕毅于良刘昌刘学民王博张晓刚王铮王丽
大黄素对模拟冷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素对模拟冷缺血再灌注后肝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株HL-770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黄素处理组。对照组未予大黄素处理,大黄素处理组按100、10、1μmol/L分为高、中、低3个浓度组,建立模拟冷缺血再灌注模型,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及细胞凋亡水平,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冷缺血8 h再灌注6 h后,高、中、低浓度大黄素处理组钙离子荧光强度分别为(24.12±0.51)(、26.35±1.34)、(39.12±1.9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5.29±1.01(P<0.01)。高、中、低浓度大黄素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6±0.41)%、(10.64±0.64)%、(11.90±0.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0±1.41)%(P<0.01)。高、中浓度大黄素处理组上清液LDH含量分别为(179.67±18.57)u/L(、198.83±14.22)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1.33±34.16)u/L(P<0.01)。结论大黄素可降低模拟冷缺血再灌注后的肝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细胞凋亡,减轻肝细胞损伤。
祁翔吕毅沈乃营刘昌刘学民王博
关键词:大黄素肝细胞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凋亡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的介入溶栓治疗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形成后介入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60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检测肝动脉血流,对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者行肝动脉造影,确诊4例,均即刻行介入溶栓治疗,其中2例留置肝动脉导管反复持续溶栓治疗。结果3例介入溶栓治疗后,肝动脉均再通,其中1例因血栓再形成而多次溶栓,2例发生腹腔内少量出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溶栓失败及腹腔内出血行再次肝移植。结论肝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为HAT的有效方法,留置肝动脉导管持续药物泵入溶栓效果显著。
沈乃营刘昌祁翔张晓刚王博刘学民于良吕毅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血栓介入治疗
肝移植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三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例肝移植术后发生SIADH受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常规补钠对肝移植术后发生SIADH受者无效,可通过严格控制液体入量、提高细胞外渗透压及防止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才得以纠正。结论当肝移植术后发生低钠血症且常规补钠无效时,要考虑SIADH,及时确诊并正确处理,以避免延误病情。
牟怡平王瑞涛王博刘学民张晓刚刘昌于良吕毅
关键词:肝移植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门静脉狭窄发生情况、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17例患者肝移植术前有肝硬化病史,7例患者肝移植术前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史,8例有脾切除断流或分流等相关手术史;3例为儿童供肝。18例患者门静脉狭窄发生时间为术后23 d^24个月,中位时间为2.2个月,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发现,通过门静脉CT血管造影术(CTA)或行介入治疗确诊。所有病例确诊后,均行华法林抗凝治疗;5例有门静脉高压表现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其中1例同时放置血管内支架;其余13例采取保守治疗。治疗后9例好转,7例无变化,2例加重。结论对肝移植术前有肝硬化病史的受者,术后常规彩超监测,CTA或介入治疗确诊门静脉狭窄。无临床症状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合并门静脉高压者可行介入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张梅张晓刚田敏师建华王荣锋刘学民王博吕毅
关键词:门静脉狭窄血管并发症门静脉血栓CT血管造影术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术
聚丙交酯/乙交酯胆道支架的体外降解规律及力学特性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5种不同摩尔比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胆道支架在体外人胆汁中的降解规律及其径向支撑力的变化规律.方法:取5种比例(90L/10G,80L/20G,70L/30G.60L/40G.50L/50G)的PLGA支架各32个,每一比例分成8组,分别浸泡于装有新鲜人胆汁的试管中并置于37%恒温震荡器.每周观察支架的大体形态,测量其质量和径向支撑力。扫描电镜观察支架表面形态.结果:①支架的降解时间随丙交酯含量的减少而缩短,其降解高峰依次为35~42d,28—35d,21—28d,14~18d和8—15d;②支架的径向支撑力随丙交酯含量的减少而降低,其能够在胆道中维持支撑的时间分别为5,4,3,2和1wk.结论:PLGA材料具有可调节的生物降解性和良好的力学特性,适宜制成胆道支架.
于良韩冰苗山祁翔刘学民
关键词:聚丙交酯生物降解力学特性胆道支架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