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启新

作品数:80 被引量:458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3篇生物学
  • 19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8篇伞形科
  • 30篇植物
  • 15篇果实
  • 10篇珊瑚菜
  • 10篇分类学
  • 9篇系统学
  • 7篇居群
  • 7篇分类学意义
  • 6篇党参
  • 6篇鸭儿芹
  • 6篇栽培
  • 6篇明党参
  • 6篇棱子芹属
  • 5篇前胡
  • 5篇微形态
  • 5篇微形态特征
  • 5篇维管植物
  • 4篇豆素
  • 4篇植物区
  • 4篇植物区系

机构

  • 79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上海植物园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云南省林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9篇刘启新
  • 31篇宋春凤
  • 22篇吴宝成
  • 20篇惠红
  • 11篇褚晓芳
  • 9篇周伟
  • 8篇邓懋彬
  • 6篇刘梦华
  • 5篇潘泽惠
  • 5篇李碧媛
  • 5篇刘玉龙
  • 5篇叶康
  • 5篇王珂
  • 4篇周义峰
  • 4篇张勇
  • 4篇胡君
  • 4篇董振国
  • 3篇蒲高忠
  • 3篇熊豫宁
  • 3篇董晓宇

传媒

  • 28篇植物资源与环...
  • 6篇植物资源与环...
  • 5篇中国野生植物...
  • 5篇广西植物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江苏省植物学...
  • 3篇第五届长江三...
  • 2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利经济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植物研究
  • 1篇第三届中国民...
  • 1篇第四届全国药...
  • 1篇后植物志时代...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大陆归化植物新记录被引量:9
2013年
报道了中国大陆归化植物新记录刺毛峨参(Anthriscus caucalis M.Bieb.)和印加孔雀草(Tagetes minuta L.),并进行了形态描述,提供了凭证标本和活植物照片。
董振国刘启新胡君邓懋彬熊豫宁
关键词:归化植物
中国岩风属一新种——老山岩风被引量:1
2015年
岩风属(Libanotis Haller ex Zinn)隶属伞形科(Apiaceae),该属全世界约有30种,分布于亚洲和欧洲;中国有18种(其中8种为特有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部分种类分布于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
周伟刘启新宋春凤吴宝成
关键词:伞形科
濒危植物珊瑚菜果实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国家Ⅱ级濒危植物珊瑚菜的果实形态解剖特征,探讨其在当归亚族乃至整个伞形科的起源与演化地位。[方法]利用普通电镜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珊瑚菜的成熟果实外观及果实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珊瑚菜分生果压扁类型为背腹轻度压扁,横切面呈近五角星状;分生果5个果棱比较发达,呈角状突起;果壁较其他伞形科植物发达,中果皮细胞层数较多,排列较紧密;果实维管束数目较多且比较发达。[结论]与其他伞形科植物相比,珊瑚菜特殊之处在于果棱具木栓质翅。这是由珊瑚菜果实横切面中维管束较发达造成的。通过与当归亚族中其他属的比较,推测珊瑚菜属在当归亚族中处于相对比较原始的位置。
宋春凤刘启新周义峰
关键词:伞形科珊瑚菜果实形态
基于果实解剖性状的伞形科阿米芹族葛缕子亚族(Carinae)的数量分类
2020年
采用石蜡制片法,对产于中国的伞形科(Apiaceae)阿米芹族(Ammineae)葛缕子亚族(Carinae)7属26种4变种1变型以及作为外类群的西风芹亚族(Seselinae)2属6种的果实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并选择18个结构特征作为数量分类性状,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数量分类结果提出了部分类群的分类处理建议。观察结果显示:供试种类的果实横切面在果体形状和大小、背棱和侧棱的形状和大小、果棱发达程度、外果皮和中果皮的结晶和色素块的形态等特征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少数种类的某些果实解剖特征呈现出特殊性,其中,仅柴胡属(Bupleurum Linn.)种类和山茴香(Carlesia sinensis Dunn)的果实几不压扁,仅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的果体腹面有隐棱,仅山茴香的油管沿果体连续分布。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种类可分为5类,其中,山茴香、藁本属(Ligusticum Linn.)种类、鸭儿芹、西风芹属(Seseli Linn.)种类各自聚为一类;柴胡属、茴芹属(Pimpinella Linn.)、丝瓣芹属(Acronema Falconer ex Edgew.)、阿米芹属(Ammi Linn.)和小芹属(Sinocarum H.Wolff ex R.H.Shan et F.T.Pu)5属的种类聚为一类(含5组),其中,尖瓣芹(Acronema chinense Wolff)、阿米芹〔Ammi visnaga(Linn.)Lam.〕和钝瓣小芹〔Sinocarum inocarum cruciatum(Franch.)Wolff ex R.H.Shan et F.T.Pu〕各自聚为组A、组B和组C,组D包含茴芹属和丝瓣芹属的种类,组E包含柴胡属的种类及紫茎小芹〔S.coloratum(Diels)Wolff ex R.H.Shan et F.T.Pu〕。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6.217%,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36.561%,以背部果棱形状、侧棱形状、每果棱中维管束的数量、腹面是否有隐棱4个性状的绝对权重值均较高;总体上看,果棱、果体形状和分泌结构3大类9个解剖性状对阿米芹族的数量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数量分类结果,认为葛缕子亚族乃至阿米芹族的分类�
刘芳惠红宋春凤刘启新
关键词:伞形科
前胡属(Peucedanum L.)血清分类学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利用琼脂板双扩散沉淀反应对我国前胡属(PeucedanumL.)13种2变种的叶片蛋白质进行了血清学分析,根据血清相似性将所分析的种类分成5个类群,其中石防风〔P.terebinthaceum(Fisch.)Fisch.exTurcz.〕、刺尖前胡(P.elegansKomarov)和白花前胡(P.praeruptorumDunn)各自为一类群,其余种类分别以华北前胡(P.harrysmithiFeddeexWolf)和华山前胡(P.ledebourieloidesK.T.Fu)为代表分成二个类群。结合形态、地理等资料,分别讨论了各血清学类群的种间关系和分类学问题。
刘启新惠红佘孟兰
关键词:前胡属伞形科
中国特有濒危药用植物明党参居群传粉生物学研究
本文报道了明党参ChangiumsmyrnioidesWolff的花期物候、开花式样、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以及访花频率的观察结果,对传粉效果和繁育系统做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昆虫的访花活动可显著提高明党参坐果率.昆虫传...
刘启新惠红李碧媛
关键词:明党参传粉生物学访花昆虫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基于分形方法探讨槭属(Acer Linn.)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数量性状测量法分析了槭属(Acer Linn.)8种1变种1变型的叶片形态性状差异,并采用分形方法对供试种类局部叶脉和叶片轮廓进行分维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供试槭属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进行比较,并讨论了分形理论在叶片形态特征的定量分析及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叶片数量性状的测量结果表明:供试种类叶片的矩形度和叶形系数呈显著正相关,纵横轴比与一级脉角呈显著负相关,这些叶片形态参数的变异程度与叶片的形态多样性有关,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槭属植物的叶形及叶脉结构变化,但难以充分反映叶片的变异细节及本质特征。分维值的计算结果表明:供试种类的叶片轮廓和局部叶脉的分维值呈显著负相关;叶片轮廓分维值在种间及种内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部分种类间局部叶脉分维值差异不显著(P>0.05);鸡爪槭(A.palmatum Thunb.)的叶片轮廓和局部叶脉的分维值变异系数显著高于其他供试种类,表明其种内叶片变异的多样性相对较高。根据叶片轮廓和局部叶脉的分维值,可将供试种类分为4类:鸡爪槭、红枫〔A.palmatum f.atropurpureum(Van Houtte)Schwerim〕和羽裂槭〔A.palmatum var.dissectum(Thunb.)Miq.〕归为一类,锐角槭(A.acutum W.P.Fang)、色木槭(A.mono Maxim.)、茶条槭(A.ginnala Maxim.)、三角槭(A.buergerianum Miq.)和中华槭(A.sinense Pax)归为一类,建始槭(A.henryi Pax)和樟叶槭(A.cinnamomifolium Hayata)各自归为一类。研究结果揭示:通过叶缘和叶脉的分形分析可以定量反映植物叶片的形态多样性,建议将叶片轮廓分维值和局部叶脉分维值分别作为种水平和属水平的分类依据;此外,分形方法也为定量化研究和评价不同叶片类型的演化程度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高鹤刘启新宋春凤吴宝成周伟韦苏晏
关键词:槭属分维值系统学意义
鸭儿芹不同器官分泌道结构及分布的比较解剖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伞形科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全株不同器官分泌道的结构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在鸭儿芹的根、茎、叶和果实各部位均有分泌道,其中果实分泌道特化为油管。分泌道多由1层明显小于周围薄壁细胞的分泌细胞组成,不同器官中分泌道的管腔和分泌细胞均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组成根中分泌道的分泌细胞较少,多为4~5个;茎中较多,为6~9个,有时多达12~14个;组成叶片分泌道的分泌细胞数差异最大,叶脉中多达22个,叶肉中仅为3个。从横切面上看,根系中的分泌道仅分布在主根和一级侧根的近周皮处,以及主根的韧皮部外侧和髓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近表皮处的厚角组织之间、大厚角组织与韧皮部之间和靠近木质部的髓部;叶鞘和叶柄的分泌道位于小厚角组织内侧的顶端、大厚角组织与韧皮部之间和木质部周围,其中在叶鞘中的2个厚角组织之间也有分泌道分布;在叶片的主脉及大侧脉中,分泌道分布于维管束与上下表皮的厚角组织之间,栅栏组织中也有少量分泌道;在果实中,油管分布于内果皮与中果皮之间,多位于棱槽和合生面部位。此外,根和茎中的分泌道具有2种明显不同的分布式样;叶鞘远、近轴面部位分泌道的分布式样分别兼有茎近表皮皮层部位和叶柄维管束木质部部位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从茎向叶柄的过渡性;在果实的果棱维管束下方和2个油管之间还有2层油细胞几乎环果体分布,这种结构在伞形科种类中比较少见,值得进一步研究。
牟颖刘启新
关键词:鸭儿芹伞形科分泌道解剖学
渐危植物珊瑚菜试管植株的培养被引量:8
1996年
渐危植物珊瑚菜试管植株的培养惠红1蒋宁2刘启新1(1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210014,2美国佐治亚大学园艺系,美国GA30602)Onthecultureoftest┐tubeplantletfromrhizomesofthreaten...
惠红蒋宁刘启新
关键词:珊瑚菜中草药
中国伞形科前胡族阿魏亚族血清分类及亲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运用双向免疫扩散方法分析了中国伞形科Umbelliferae阿魏亚族Ferulinae 8属 33种 2变种的种子贮藏蛋白免疫沉淀反应的特征 ,并根据沉淀线的相似性 ,结合其他学科资料 ,讨论了该亚族属间的亲缘关系。认为球根阿魏属Schumannia、簇花芹属Soranthus和伊犁芹属Talassia 3属的关系最为密切 ,并且均与阿魏属Ferula近缘 ,其中球根阿魏属应并入簇花芹属中。弓翅芹属Arcuatopterus在所分析的 8个属中 ,与阿魏属有一定的近缘关系。胀果芹属Phlojodicarpus与前胡属Peucedanum关系较近。而川明参属Chuanminshen却与上述各属的关系均较远。此外 ,对阿魏属和前胡属 2个大属的种间关系也进行了血清分类分析 ,其中所研究的 9种阿魏被分成 2类 ,1 6种前胡被分成 3类 ,并结合其他学科证据分别讨论了种间的亲缘关系。
惠红刘启新刘梦华
关键词:伞形科种子蛋白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