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清

作品数:73 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7篇水稻
  • 41篇基因
  • 15篇杂交
  • 9篇杂交稻
  • 9篇突变体
  • 9篇基因定位
  • 9篇不育
  • 6篇杂交稻新组合
  • 6篇克隆
  • 5篇蛋白
  • 4篇稻瘟
  • 4篇稻瘟病
  • 4篇选育
  • 4篇杂交水稻
  • 4篇栽培
  • 4篇图位克隆
  • 4篇种子
  • 4篇瘟病
  • 4篇花器官
  • 4篇不育系

机构

  • 66篇福建省农业科...
  • 17篇福建农林大学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3篇刘华清
  • 61篇王锋
  • 23篇陈建民
  • 20篇杨绍华
  • 17篇周淑芬
  • 17篇苏军
  • 14篇陈在杰
  • 14篇吴明基
  • 11篇颜静宛
  • 11篇罗家密
  • 11篇林艳
  • 9篇田大刚
  • 9篇吴为人
  • 9篇陈睿
  • 8篇段远霖
  • 5篇陈松彪
  • 5篇李刚
  • 5篇李维明
  • 5篇胡昌泉
  • 5篇陈睿

传媒

  • 20篇福建农业学报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福建农业科技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杂交水稻
  • 2篇福建果树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Journa...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7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5
  • 6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小穗特征基因FZP的图位克隆被引量:18
2003年
FZP是水稻中控制小穗分化的一个关键基因 ,先前已将它定位在第 7染色体上。通过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 ,找到 2个SSR标记NRM6和NRM8,将该基因锁定在一个遗传距离为 1 2cM的范围内 (两标记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2cM和 1 0cM) ,相应的物理距离为 14 4kb。发现在预期的目标基因位置 ,存在一个具有类似AP2结构域的基因。已知AP2是一个控制植物花发育的重要基因。因此 ,这个基因应是FZP的一个候选基因。PCR扩增结果显示 ,突变体中该基因有一个大约 4kb的插入片段 ,与fzp共分离。由此可以初步认为 ,该基因就是FZP。
刘华清吴为人段远霖官华忠陈娟李维明薛勇彪
关键词:水稻图位克隆
调控细胞程序化死亡与抗病性的水稻类病斑基因RCD2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和抗病性的水稻类病斑基因<I>RCD2</I>及其应用。本发明以水稻类病斑突变体rcd2为实验材料,通过图位克隆策略分离到一个控制水稻类病斑性状的基因<I>RCD2</I>,该基因的核苷...
田大刚王锋陈子强李刚郭新睿刘华清陈松彪
水稻类病斑及早衰突变体lms1的鉴定及基因初步定位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筛选籼稻恢复系明恢86的组培变异后代,获得1个类病斑及早衰突变体lms1(lesion mimic and senescence 1)。lms1植株生长至拔节期开始在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斑点,随后斑点逐渐扩展至大部分叶片和茎组织;生长至抽穗期后呈现早衰,穗、茎、叶明显干枯,并快速衰亡。RT-PCR分析表明,在呈现类病斑性状叶片组织的lsm1中,病程相关基因PBZ1、PAL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野生型叶片组织中的水平。遗传分析表明,lms1的突变性状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9311与lms1配置的F2及F3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将lms1基因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末端。
林艳陈在杰田大刚杨广阔杨绍华刘华清陈松彪王锋
关键词:水稻早衰基因定位
水稻广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其利用
2015年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但杂种F1的育性问题严重阻碍其杂种优势的利用,水稻广亲和性被广泛认为是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本文重点概述了近年来水稻籼粳亚种间广亲和性的遗传学研究以及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育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朱义旺刘华清周淑芬林雅容孙庆山王锋
关键词:水稻广亲和性
一种基于耐草甘膦的水稻直播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耐草甘膦的水稻直播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耐草甘膦转基因水稻的制备;2)直播型耐草甘膦水稻衍生系或杂交水稻组合的培育;3)直播田平整;4)浸种催芽;5)播种;6)喷施除草剂;7)田间水肥管理。本发明...
苏军王锋胡太蛟陈在杰刘华清
文献传递
一种极早熟水稻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早熟水稻的培育方法,属于农作物遗传育种领域。本发明涉及主穗早熟水稻材料的利用,针对所述主穗早熟水稻材料的主穗成熟期与分蘖穗成熟期差异较大的特点,提出减少水稻分蘖数缩短整株成熟期的策略,即通过调控水稻分蘖...
刘华清王锋杨绍华吴明基林艳陈在杰苏军周淑芬颜静宛陈睿陈建民罗家密
文献传递
水稻TAC1基因的STARP标记开发及164份杂交稻TAC1基因型分析
2023年
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的株型性状,合适分蘖角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针对控制水稻分蘖角度的主效基因TAC1的功能位点,设计了基于STARP(Semi-thermal asymmetric reverse PCR)技术的特异性分子标记S-TAC1,并对56份已测序常规水稻品种及164份杂交水稻进行了基因型鉴定。S-TAC1准确地鉴定了56个已测序常规品种的基因型,紧凑纯合基因型tac1/tac136份,松散纯合型TAC1/TAC120份,表明S-TAC1分型结果准确可靠。在164份杂交水稻中,杂合基因型TAC1/tac162份,松散纯合型TAC1/TAC1102份。本研究开发的功能标记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理想株型的水稻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杨绍华桂毅杰陈睿周淑芬陈在杰刘华清王锋
关键词:水稻
水稻IPA1基因的定点突变系统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IPA1基因的定点突变系统及其应用。所述的定点突变系统为特异剪切水稻IPA1基因靶序列的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所述的靶序列位于IPA1基因第三外显子,如SEQ ID NO.1所示。本...
周淑芬王锋孙庆山刘华清林雅容朱义旺
文献传递
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突变IPA1基因创制水稻新株型材料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水稻株型改良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是一个调控水稻株型的关键基因,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TALENs技术)定点突变水稻IPA1基因,了解IPA1基因不同序列变异的株型效应,为进一步利用IPA1基因创制实用型水稻新株型材料奠定基础。【方法】利用TALENs技术定点突变优良恢复系明恢86的IPA1基因,通过测序鉴定突变体,种植于标准小区,调查分析其株型相关性状。【结果】利用TALENs技术获得了8种不同序列突变的水稻ipa1突变体,并通过转基因植株自交结合PCR分析筛选到去除了TALENs表达框,获得4种不含外源转基因成分的纯合突变体材料(IPA1基因表达区分别缺失2、4、16、23 bp)。表型分析发现,IPA1基因突变能够显著改变水稻的株高、有效穗数、穗长及穗粒数等性状。与野生型比较,缺失移码突变体株高降低7.9%~11.4%,有效穗数增加46.9%~68.4%,穗长短24.2%~29.3%,穗粒数减少31%~34%,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明显。【结论】利用TALENs技术定点突变水稻IPA1基因能够明显改变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穗长及穗粒数等主要性状,产生水稻新株型。
刘华清孙庆山杨绍华周淑芬王锋
关键词:水稻新株型
一种提高水稻tms5两系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水稻tms5两系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水稻TMS5基因翻译起始位点ATG下游22bp及57bp处分别设计CRISPR/Cas9基因编辑靶点T501与T502,构建基因编辑载体TMS5...
吴明基刘华清陈建民王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