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俊萍

作品数:52 被引量:183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喷头
  • 21篇射流
  • 19篇喷灌
  • 19篇全射流喷头
  • 13篇水量
  • 13篇水量分布
  • 12篇水力性能
  • 9篇喷洒
  • 7篇低压
  • 7篇摇臂式喷头
  • 6篇射程
  • 6篇喷灌系统
  • 6篇灌溉
  • 5篇旋转式喷头
  • 5篇水滴
  • 4篇正交
  • 4篇正交试验
  • 4篇喷灌机
  • 4篇喷嘴
  • 4篇转速

机构

  • 51篇江苏大学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华盛顿州立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省流体机...
  • 1篇安徽艾瑞德农...
  • 1篇镇江市农业科...
  • 1篇江苏华源节水...
  • 1篇沃达尔(天津...
  • 1篇上海华维节水...
  • 1篇北京德邦大为...
  • 1篇江苏旺达喷灌...

作者

  • 52篇刘俊萍
  • 28篇朱兴业
  • 26篇袁寿其
  • 20篇李红
  • 13篇刘兴发
  • 9篇鲍亚
  • 7篇蒋建园
  • 7篇张前
  • 5篇陈超
  • 4篇李一鸣
  • 4篇向清江
  • 4篇汤跃
  • 4篇田坤
  • 2篇李伟
  • 2篇骆寅
  • 1篇刘建瑞
  • 1篇魏洋洋
  • 1篇施卫东
  • 1篇王洪亮
  • 1篇汪永志

传媒

  • 13篇排灌机械工程...
  • 8篇农业工程学报
  • 8篇农业机械学报
  • 6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排灌机械
  • 3篇中国农业工程...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节水灌溉
  • 1篇第四届全国水...

年份

  • 5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圆射流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模拟出在三种圆管直径,三种初速度条件下,自由射流的扩散宽度、射流中心线流速与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模拟结果提出经验公式。得出的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证明了选取模型是准确的。
朱兴业袁寿其刘俊萍
关键词:三维流场自由射流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低压均匀喷洒摇臂式喷头主副喷嘴设计及试验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解决现有喷灌系统能耗较高的问题,选取10型号摇臂式喷头为研究对象,设计7组方案的喷头主副喷嘴结构,使其实现低压均匀喷洒。分别对7组方案进行水力性能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7组方案对它们射程的影响并不明显。方案7在主喷嘴上增加凹槽,径向水量分布较为平缓,性能优越。分别对7组方案在组合间距为1 R、1.1 R、1.2 R、1.3 R和1.4 R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方案7组合均匀性最好,均匀性系数值均高于0.8,且在1.4 R时均匀性系数最大,值为0.83。与其他方案相比,方案7可以增大喷头的组合间距。研究结果降低了摇臂式喷头的工作压力,低压下提高了喷洒均匀性,实现降低系统能耗的效果。
刘俊萍蒋建园刘兴发
关键词:摇臂式喷头喷嘴均匀性
全射流喷头水滴分布试验及模型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探索全射流喷头喷洒水滴直径分布规律,采用激光雨滴谱仪测量技术对喷头的喷洒水滴速度及直径等参数进行测量,并采用个数加权法对水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全射流喷头距喷头不同距离及150~350 k Pa压力工况下的水滴频率分布及水滴累计频率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喷头越近,喷头喷洒的水滴直径越小,且小直径低速度水滴数量越多,水滴累计频率曲线斜率越大.压力增大时,距喷头不同距离的水滴累计频率曲线斜率逐渐减小,说明水滴直径沿径向大小分布较为均匀.在距喷头不同的距离下,水滴频率呈对数正态分布趋势.将水滴累计频率分布分别采用玻尔兹曼函数与指数函数分布进行对比,2种函数拟合精度均较高,可为全射流喷头喷灌质量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刘俊萍刘伟忠鲍亚张前刘兴发
关键词:全射流喷头
多因素下全射流喷头射程计算模型及试验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深入研究多因素条件下全射流喷头射程公式,预测全射流喷头射程模型,采用组合法对全射流喷头射程进行试验设计,包括测量喷嘴直径、喷头仰角、工作压力、安装高度等因素,总结全射流喷头射程在不同因素下的变化规律,利用1st Op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全射流喷头射程计算公式,并利用此公式与当前常用的2个喷头射程公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工作压力的变化射程出现较大的变化,喷头射程随喷头仰角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形变化,喷头安装高度对射程的影响较小,喷嘴直径越大喷头射程越大.全射流喷头射程与单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与所建立的模型拟合较好,呈幂函数关系,计算射程与试验射程相差小于8%,研究结果可为全射流喷头射程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李扬帆刘俊萍李滔许继恩
关键词:全射流喷头工作压力
圆形出口全射流喷头盖板结构优化与喷洒均匀性试验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探索全射流喷头均匀系数(CU)与分布系数(DU)之间的关系,选择圆形出口盖板的全射流喷头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个盖板出口直径,得出直径小于5.0 mm或大于7.0 mm时喷头不能工作。在工作压力为200、250和300 kPa下测量出喷头盖板直径为5.5、6.0和6.5 mm时的径向水量分布。布置方式选取为正方形,组合间距选取为7~15 m,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组合CU和DU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圆形出口盖板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距喷头近处的水量增加,盖板出口的最优直径为6.0 mm。工作压力对组合CU和DU的影响并不明显;CU随组合间距的增加变化趋势是先相对平稳后急剧下降;DU随组合间距的增加经历了下降、增加和再下降的3个过程。通过对上述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初步提出了全射流喷头CU与DU之间的近似计算公式,为其在工程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
朱兴业刘俊萍袁寿其蒋建园
固定式太阳能喷灌系统喷洒水滴动能分布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提高太阳能喷灌系统水力性能的稳定性和能量转换效率。【方法】采用激光雨滴谱仪测量技术,对225.7~1145 W/m^(2)之间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固定式太阳能喷灌系统水力特性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单个水滴动能、单位体积水滴动能及动能强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测量及计算方法。【结果】光照强度对单个水滴动能影响主要集中在距离较近处的直径1 mm以下的小水滴;单位体积水滴动能随光照强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其径向分布与建立的四次多项式模型拟合较好;动能强度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射程末端迅速减为0,光照强度为300.8~1018.8 W/m^(2)时波动幅度较小;太阳能喷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在24.59%~37.21%之间波动,光照强度为225.7~416 W/m^(2)时,系统能量强度转换效率较高,稳定在36%左右。【结论】在光照强度为300.8~416W/m^(2)时,动能强度波动幅度最小,能量分布更均匀,能量转换效率更高。
刘俊萍江楠许继恩李吉鹏张晴
关键词:光照强度能量转换
旋转式射流喷头设计与性能正交试验被引量:11
2008年
提出了一种旋转式射流喷头。选用五因素四水平表,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喷头工作性能的结构参数依次为盖板出口直径、直线段长度、导流段长度、位差、作用区长度、导管长度。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值对雨量分布、射程和旋转速度的影响,得出10型喷头结构参数最佳组合为:盖板出口直径6.2mm,直线段长度6mm,导流段长度31mm,位差2.6mm,作用区长度22mm,导管长度20mm。利用部分追加法追加盖板出口直径试验点,得出5.2mm是出口直径的下限,7.2mm是出口直径的上限,最佳出口直径为6.2mm。
朱兴业袁寿其向清江刘俊萍
关键词:旋转式喷头射流正交试验
全射流喷头水滴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为了深入探索全射流喷头水滴分布的存在规律,采用激光雨滴谱仪测量技术(LPM)对喷头的喷洒水滴速度、直径及分布参数进行测量,采用体积加权法对水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全射流喷头距喷头不同距离及150kPa 至350kPa ...
刘兴发朱兴业刘俊萍田坤鲍亚
关键词:全射流喷头累计频率
全射流喷头喷洒水滴动能分布规律被引量:17
2015年
喷灌动能是评价喷头水力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在0.15、0.20、0.25、0.30和0.35 MPa工作压力下,采用激光雨滴谱仪测量技术(laser precipitation monitor,LPM)对全射流喷头的水滴直径、速度和水量分布等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了单个水滴动能、单位体积水滴动能、动能强度分布规律及动能强度均匀性系数与组合间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射流喷头的单个水滴动能分布与水滴直径之间的关系与该文所建立的模型拟合较好,呈幂函数关系;单位体积水滴动能沿径向呈一次函数关系增大,与压力的-0.556次方呈正比关系;动能强度沿径向逐渐增大,而在射程末端迅速减小至0,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且沿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动能强度减小程度越大;在各工作压力下,全射流喷头的矩形最佳组合间距分别为1.2、1.0、1.1、1.0、1.1倍喷头射程;所对应的动能强度均匀性系数分别为56.6%、71.1%、76.2%、77.2%、72.9%。该结果对研究喷头外特性、优化喷头结构、喷灌系统优化配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
朱兴业刘兴发刘俊萍袁寿其鲍亚
关键词:喷灌系统喷洒水滴全射流喷头
基于MATLAB全射流喷头组合喷灌计算模拟被引量:21
2008年
对国内原创全射流喷头组合喷灌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分析处理喷头水量分布数据以实现三维可视化编程的方法.研究表明,MATLAB语言可以方便可靠地将喷头径向水量分布数据转换为网格型数据,并绘制出单喷头和喷头组合的三维水量分布图.通过插值叠加求出各网格点总降水深,求出不同组合间距系数下的全射流喷头组合均匀系数,实现计算结果可视化.根据模拟分析,提出了组合间距系数值:正方形布置时为1.2,各喷头均匀系数平均值为82.4%;三角形布置时为1.5,各喷头均匀系数平均值为85.7%.另外认为,MATLAB语言编程进行喷头喷洒分析具有功能强大,方便快捷,可视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任何喷头水量分布的分析.
袁寿其朱兴业李红刘俊萍
关键词:全射流喷头喷灌水量分布仿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