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文开

作品数:67 被引量:98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史诗
  • 13篇诗学
  • 10篇文学
  • 6篇口头
  • 5篇诗人
  • 5篇史诗研究
  • 5篇小说
  • 5篇口头诗学
  • 4篇叙事
  • 4篇文士
  • 3篇演义
  • 3篇语言
  • 3篇隋唐演义
  • 3篇文人
  • 3篇胡仁乌力格尔
  • 3篇国史
  • 3篇汉文小说
  • 3篇范式
  • 2篇研究范式
  • 2篇演进

机构

  • 57篇内蒙古大学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江西省社会科...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内蒙古财经大...

作者

  • 67篇冯文开
  • 4篇王立霞
  • 3篇余悦
  • 2篇胡泰斌
  • 2篇张保
  • 2篇王旭
  • 2篇魏永贵
  • 1篇乌兰
  • 1篇王娟
  • 1篇朝戈金
  • 1篇秋喜
  • 1篇王俊暐
  • 1篇赵志强
  • 1篇李青林
  • 1篇贾琦
  • 1篇周春兰
  • 1篇马静
  • 1篇杨艳如

传媒

  • 10篇民族文学研究
  • 9篇内蒙古大学学...
  • 7篇民间文化论坛
  • 6篇民俗研究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求索
  • 2篇民族艺术
  • 2篇前沿
  • 2篇民族高等教育...
  • 1篇新东方
  • 1篇文艺争鸣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河北学刊
  • 1篇编辑之友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阴山学刊
  • 1篇农业考古
  • 1篇中国出版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郑振铎的史诗观
2015年
作为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郑振铎不仅积极介绍和评述西方史诗和印度史诗,而且把史诗观念引入中国文学批评,阐述了汉族文学有无史诗的问题,同时以史诗为参照系重新估定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
冯文开王立霞
关键词:中国文学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学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之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是必然的,至于什么人能在这一定的时间段内有所作为则是偶然的。一时代之学术固然要受到这样或那样因素的影响,部分学者可能由于他们的学术资历或特殊地位,而对中国史诗学术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乃至对中国史诗学术的构建和走向有着直接的指向作用。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中国史诗研究在各个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便与不同时期的研究者所持有的不同的文化层次、知识素养、思维特点和艺术趣味有着直接关系。
冯文开白存良
关键词:知识构成
史诗英雄的共性与个性论析被引量:2
2019年
史诗英雄的产生需要特定的传统、特定的时代,乃至特定地域的支撑,不同的传统、时代、地域培育出不同的史诗英雄。史诗英雄有着非凡的力量、出身高贵、强烈的荣誉感及英雄主义等显而易见的共性,而他们各自所属民族和时代的集体意志、精神气质、理想愿望和道德习俗等又决定了他们的个性。
冯文开
关键词:史诗
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双向转化——以《清平山堂话本》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23年
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转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常见现象。宋元时期“说话”艺人从文人创作的书面文学作品中寻找适于说唱的题材,在说唱现场将这些使用文言创作的故事用流利的白话敷演出来,推动宋元“说话”艺术走向繁盛。明朝中期以后,冯梦龙、凌濛初等一批文人对宋元“说话”故事的整理与加工,助推了当时白话小说的发展与繁荣。宋元“说话”艺术给中国古代小说创作注入全新的艺术要素,打破了传统文言小说的创作格局,并使得白话小说逐渐成为明清小说创作的主流。探讨宋元口头文学与文人创作之间的互相转化及其规律,可为当下文学创作对口头文学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助益与启示。
冯文开
关键词:口头文学文人创作《清平山堂话本》资源转化
陈岗龙《蟒古思故事论》述评被引量:1
2018年
《蟒古思故事论》是国内第一部较为系统地研究蟒古思故事的学术力作,深化与拓展了蟒古思故事研究,对学界蟒古思故事研究的学术趋向具有诸多的启发性意义。该著构建了多学科视野中蟒古思故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研究范式进行了学术实践,这对推动蒙古族民间文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意义。
冯文开
关键词:故事学口头文学
传统性指涉:口头传统结构的美学功能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主要厘清传统性指涉(referentiality)概念,并与文学典故相比较,揭示其与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奥德赛》为例,探讨传统性指涉的美学功能。
冯文开
关键词:文学典故美学功能
汉鼓吹曲《战城南》的结构及其文学传统论析
2022年
汉乐府民歌《战城南》蕴含着多种不同而又互为关联的二元对立的关系,其叙事的深层内涵通过这些对立关系呈现出来。它对阵亡者哀悼的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屈原的《国殇》,但二者有所不同。汉乐府民歌《战城南》对战斗场景的俭省则与《诗经》中的战争诗一脉相承,与中国诗人重礼扬文、崇尚德义的传统思想密切相关,形成与欧洲英雄史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冯文开
关键词:二元对立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书写的方法与路径——兼评多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被引量:1
2021年
回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整理和展示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实绩,总结其经验和不足,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知识生产历史化和体系化,是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迫切需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文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将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的全部成果及相关研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语境,并基于学术史视角对其进行考察与分析,使现有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之研究相对薄弱的局面得到了较为整体性的改观,在中国文学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亦引发了我们对学术史研究的方法和路径的思考。学术史研究应当立足文献,以宏大叙事为研究取径,辅以微观的专题研究,切实地梳理学科发展与学术演进历程中呈现的关键词,进而真实完整地再现学术史的鲜活面貌。
冯文开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研究方法
钟敬文与二十世纪中国史诗学
2010年
钟敬文一生没有做过专门的史诗研究,但是,他在不同时期和各种不同的场合对中国史诗学的学科构建和理论研究发表过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其中有对史诗观念的深刻见解,有对史诗研究格局的前瞻性的思考,有对史诗学科建设的期望和建议,有对史诗理论研究转型的提倡。这些意见虽然没有形成什么专题性的研究课题,但是它们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现在、乃至将来的史诗学。因此,钟敬文对史诗发表的一些相关论述是治中国史诗学术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冯文开
冯梦龙《山歌》与《挂枝儿》的编辑思想及其特色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对冯梦龙《山歌》与《挂枝儿》的编辑思想作了一定的解读,希图准确地概括出其民歌观、编辑理念及其特色,且对其辑录的民歌具有的学术价值给予简要的评述。
冯文开王娟张保
关键词:民歌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