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敏山

作品数:181 被引量:1,16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9篇颈椎
  • 41篇颈椎病
  • 40篇腰椎
  • 39篇椎间盘
  • 32篇手法
  • 29篇退行性
  • 26篇神经根
  • 25篇神经根型
  • 24篇神经根型颈椎...
  • 24篇根型颈椎病
  • 19篇腰椎间盘
  • 19篇疗效
  • 19篇脊柱
  • 18篇腰椎间盘突出
  • 18篇生物力学
  • 18篇中医
  • 18篇椎间盘突出
  • 17篇腰椎间盘突出...
  • 17篇突出症
  • 17篇椎间盘突出症

机构

  • 178篇中国中医科学...
  • 2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3篇天津中医药大...
  • 7篇北京理工大学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贵州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电力医院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广东省中医药...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81篇冯敏山
  • 138篇朱立国
  • 72篇魏戌
  • 68篇于杰
  • 47篇银河
  • 45篇高春雨
  • 44篇高景华
  • 36篇王尚全
  • 34篇展嘉文
  • 31篇杨克新
  • 23篇韩涛
  • 15篇陈忻
  • 15篇孙武
  • 14篇金哲峰
  • 14篇陈明
  • 12篇张威
  • 10篇王平
  • 9篇张平
  • 9篇罗杰
  • 9篇黄远灿

传媒

  • 22篇中国中医骨伤...
  • 12篇北京中医药
  • 11篇中国骨伤
  • 11篇中国组织工程...
  • 8篇辽宁中医药大...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世界中医药
  • 5篇中医杂志
  • 4篇海南医学院学...
  • 4篇中医正骨
  • 4篇世界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医药导报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17篇2023
  • 14篇2022
  • 18篇2021
  • 24篇2020
  • 18篇2019
  • 18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外侧踝关节扭伤“骨错缝、筋出槽”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有限元模型分析外侧踝关节扭伤"骨错缝、筋出槽"的病理状态。方法:基于1位外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CT资料,建立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集踝关节扭伤后1 d、1周的在体动力学数据并加载于踝关节有限元模型跖屈、背伸、内翻、外翻四种工况中,分析踝关节面受力及踝周韧带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相同的载荷下,四种工况中踝关节(胫距、距腓关节)面接触应力峰值在踝扭伤后随着时间的变化有增高的趋势,四种工况中踝周韧带在踝扭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应力分布及应力值存在变化。结论:所建立的踝关节有限元模型准确、有效,踝部关节面受力分布不均匀及韧带应力值的变化可能是外侧踝关节扭伤"骨错缝、筋出槽"的客观病理反映。
李建国高春雨高景华王宝剑李路广冯敏山孙武孙武
关键词:骨错缝筋出槽有限元分析
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共性问题的专家共识
目的:针对中医骨伤科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专家共识意见. 方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及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治疗指南、美国国立临床诊疗指南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协作...
刘军曾令烽潘建科苏祥飞冯敏山于杰张军朱立国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
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体重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体重指数(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探讨BMI指数对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退性腰椎滑脱症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262例,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4例、体重正常组(18.5≤BMI<24)93例、超重组(24≤BMI<28)109例,肥胖组(BMI≥28)56例。所有患者接受坐位腰椎旋转复位法配合腰椎康复操治疗,治疗3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记录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腰椎旋转复位法治疗不同BMI指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疗效确切且稳定。
梁龙银河杨克新于杰冯敏山魏戌魏戌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症BMI指数临床疗效
颈椎旋提手法学习过程中常见操作错误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通过颈椎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对初学者进行手法考核,对初学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以了解初学者对手法的掌握情况。方法:30名初学者在视频及PPT教学下了解旋提手法操作方法,随后在教学机器人系统上进行训练,3种体质量指数下各训练5次,3种模式分别为正常体质量指数状态、超重体质量指数状态、肥胖体质量指数状态。其体质量指数设定是根据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2(m^2)(按照WHO提出的亚太地区(包括中国)的体质量指数分类)将人群分为正常、超重、肥胖三组,19~23视为正常,23~25为超重,>25为肥胖。相应的体质量指数参数已在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系统中进行了设置。培训结束后应用旋提手法教学机器人系统对初学者进行考核。记录每次考核过程中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提扳时间、旋转幅度、俯仰幅度的测量值及合格率。对30名初学者在3种模式下各项操作指标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并对最大值及最小值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正常体质量指数模拟状态下,初学者操作旋提手法时主要的操作错误为发力偏小、提扳时间过长、旋转幅度过大以及俯仰幅度过大。超重体质量指数模拟状态下,初学者操作旋提手法时主要的操作错误为发力不当、提扳时间过长、旋转幅度过大以及俯仰幅度过大。肥胖体质量指数模拟状态下,初学者操作旋提手法时主要的操作错误为发力不当、提扳时间过长、旋转幅度过大以及俯仰幅度过大。结论:操作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规范操作分别为发力不当、旋转幅度过大、提扳方向不垂直以及提扳时间过长。由数据分析结果得出,初学者在掌握旋提手法操作过程中最难以掌握的技巧是如何合理地进行发力操作。
冯敏山朱立国王尚全于杰陈明李玲慧魏戌张威韩涛
关键词:颈椎初学者教学机器人
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在颈椎手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探讨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在颈椎手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初学颈椎旋提手法的医师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通过一名具有合格证的主任医师采用"PPT讲解+视频播放+操作演示"教学,各部分均为5 min;试验组通过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教学,两组教学时间均为15 min。2次教学结束后,2组在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下通过该系统训练5次后进行考核。比较2组在不同BMI下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的合格率。结果在正常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旋转幅度和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超重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及旋转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及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肥胖人群中,2组的预牵引力、提扳力、最大作用力及俯仰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牵引时间、提扳时间及旋转幅度的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旋提手法智能教学机器人系统能够提高初学医师旋提手法操作的合格率,尤其能够有效地掌控预牵引力、提扳力及最大作用力。
李远栋卜寒梅杨光刘爱峰王平冯敏山
关键词:颈椎手法教学模式
面向旋提手法全过程的颈椎机械模拟装置及方法
一种用机械模拟颈椎特性的方法及面向旋提手法全过程的颈椎机械模拟装置,该装置包括:头部运动模拟装置,具有旋转和屈曲两个自由度;框架,包括外壳和竖直向光轴;预加载模拟组件,与头部运动模拟装置连接,包括主要由提扳滑块和弹簧加载...
朱立国黄远灿冯敏山
文献传递
针刀松解联合正脊手法治疗轻中度退行性脊柱侧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针刀松解联合正脊手法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将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刀松解+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芬必得+盐酸乙哌立松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腰椎ODI评分及侧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Cobb角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ODI评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obb角组间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针刀松解联合正脊手法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具有一定的矫正畸形作用。
孙武冯敏山高景华杨克新高春雨
关键词:脊柱侧凸退行性针刀手法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EMbase、万方数据库,收集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将纳入的研究按照Cochrane协作网中"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其方法学质量,通过Rev Man5.3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11项研究、9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联合牵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缓解程度[MD=-1.69,95%CI(-2.63,-0.75)];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改善现在疼痛状况(PPI)[MD=-0.41,95%CI(-0.56,-0.26)];疼痛缓解程度[VAS(Mc Gill)][MD=-1.43,95%CI(-2.21,-0.6)];疼痛总分(PRI)[MD=-2.43,95%CI(-4.06,-0.80)];疼痛感觉项总分[PRI(S)][MD=-1.63,95%CI(-2.07,-1.20)];疼痛情感项总分[PRI(A)][MD=-0.89,95%CI(-1.39,-0.38)],针刺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但本系统评价存在低质量纳入研究较多以及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等不足,今后有必要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尹逊路朱立国冯敏山冯敏山于杰魏戌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估非手术疗法治疗不同临床类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疗效。方法将DS患者62例,按症状分为单纯腰背痛组(A组)29例、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组(B组)33例。所有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侧凸Cobb角变化及治疗后症状复发时间。结果治疗后A组VAS、ODI评分、Cobb角、复发时间优于B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疗法治疗单纯腰背痛的DS患者疗效优于腰背痛合并下肢症状患者。
孙武高景华冯敏山高春雨朱立国
关键词:脊柱侧凸退行性疗效
丹参注射液含药血清对离体培养兔脊柱运动节段椎间盘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含药血清对离体培养兔脊柱运动节段椎间盘活性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与含药血清组,各7只,处死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脊柱运动节段各25个,其中空白组含有10%无药血清,含药血清组含有10%丹参注射液含药血清,两组于培养前及培养后第3、7、14、21天,各取5个椎间盘分别进行HE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结果:培养14d空白组椎间盘组织形态出现部分破坏,含药血清组组织形态维持良好,21d两组组织形态出现破坏;培养14d两组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无显著差异,21d时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且空白组较含药血清组下降明显(P<0.05);培养7d两组蛋白多糖PAS/AB染色强度无降低,14d两组强度均有所减弱,21d进一步减弱,且空白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空白组14d以后椎间盘逐渐出现退变,21d时退变明显;含药血清组培养14d仍可维持椎间盘的活性与功能,21d时也出现退变,但退变程度不如空白组显著,提示含有丹参注射液的药物血清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椎间盘退变。
展嘉文朱立国冯敏山张平
关键词:离体培养椎间盘丹参注射液含药血清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