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剑利
作品数:
7
被引量:2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张琚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
赵洪
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强万明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陈林锋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生物学...
刘涛
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1篇
生物学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5篇
前列腺
4篇
前列腺癌
4篇
肿瘤
4篇
腺癌
3篇
特异
3篇
前列腺特异
3篇
前列腺肿瘤
3篇
腺肿瘤
3篇
抗原
2篇
特异性
2篇
前列腺特异性
2篇
肿瘤转移
2篇
微转移
1篇
行业协会
1篇
血清
1篇
血清PSA水...
1篇
园区
1篇
中关村科技
1篇
生物学
1篇
探针
机构
7篇
南开大学
2篇
天津医科大学
1篇
天津医科大学...
1篇
中国生物工程...
作者
7篇
冯剑利
6篇
张琚
5篇
赵洪
2篇
强万明
1篇
刘涛
1篇
刘涛
1篇
崔卫国
1篇
吴明明
1篇
李青
1篇
陈林锋
1篇
祝韶军
1篇
周耀
1篇
宋永周
传媒
3篇
南开大学学报...
1篇
中华肿瘤杂志
1篇
中华泌尿外科...
1篇
国外医学(临...
年份
1篇
2008
2篇
2001
2篇
1999
2篇
1998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用PSAmRNA指标检测前列腺癌的微转移
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报道了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mRNA为标志,用反转录-二次PCR(RT-nestedPCR)技术,检测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前列腺肿瘤细胞,以此推测患者的微转移情况,其检测灵敏度已达到106,并对该指标的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赵洪
张琚
刘涛
刘涛
吴明明
万宏
冯剑利
冯剑利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转移
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的检测
被引量:15
1998年
PSA是一种具有237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糖蛋白,分子量约为34000,在功能上属于类激肽释放酶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1971年首次发现于精液中,1979年Wang在前列腺组织中也分离出与其相同的糖蛋白,并命名为Prostatespecificantig...
赵洪
张琚
冯剑利
于自然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RNA探针的制备
2001年
从前列腺癌细胞系 LNCa P中提取总 RNA,经 RT-PCR扩增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PSM)靶序列 ,将其定向插入带 T7RNA聚合酶启动子的 p SPORT1质粒 ,转入大肠杆菌 DH5 α,经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质粒 .以此重组质粒线性化 DNA为模板 ,以地高辛标记的 r UTP及其他三种 r NTP为底物 ,经 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 ,成功地制备了地高辛标记的 PSM特异性 RNA探针 ,为研究以 PSM为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前列腺癌分期诊断奠定了基础 .
崔卫国
张琚
李青
周耀
祝韶军
冯剑利
强万明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前列腺肿瘤
RNA探针
RT-PCR扩增
基因诊断
免疫治疗
酸苯酚萃取总RNA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7
1999年
目前提取总RNA普遍使用的是酸苯酚萃取法(或称硫氰酸胍法).此法所提取的RNA中存有少量基因组DNA的污染.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对酸苯酚提取RNA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先用酸苯酚萃取,然后用蛋白酶K消化,再次酸苯酚萃取.
张琚
冯剑利
赵洪
于自然
陈林锋
关键词:
RNA
萃取
以前列腺器官特异性抗原指标测定前列腺癌微转移
2001年
赵洪
宋永周
张琚
冯剑利
刘涛
吴明明
强万明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肿瘤转移
前列腺癌微小转移的临床检测──高灵敏度的分子生物学新指标
1999年
如何准确地诊断前列腺癌的癌变程度.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在国际上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即用RT-PCR技术,在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mRNA,以监测前列腺癌细胞的微小转移。
赵洪
张琚
于自然
冯剑利
关键词:
前列腺癌
RT-PCR
MRNA
PSA
肿瘤转移
行业协会及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功能研究——以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区为例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网络体系。该网络可以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
冯剑利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