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友瑞
- 作品数:26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临床和生化标记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与炎性因子和相关高危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79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ACS组患者85例,选取健康人4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每组患者的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和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类胰蛋白酶(TPS)水平,统计每组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生化指标、炎性因子和危险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ACS的意义。结果 :纤维蛋白原(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PS和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LP-PLA2、原发性高血压分级的OR值均大于1,其中Fbg是最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42,95%CI:6.458~76.609,P<0.001),其标化偏回归系数b’绝对值在6个变量中最大(b’:1.079),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CS的影响最大。结论:Fbg、hs-CRP、LP-PLA2、TPS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原发性高血压分级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CS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其中Fbg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ACS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Fb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CS的影响最大,为ACS的预防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来春林邢金平刘晓红齐杰赵建强冀友瑞杨五晓燕蒲娟罗春艳阮露芳
- 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症趋化因子类
- 心肌梗死后大鼠钾通道Kv9.X基因表达变化及药物干预机制的研究
- 刘晓红来春林王东霞冀友瑞杨五小李丽琪王继荣乔爱春
- 心肌梗死时所并发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病情恶化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心梗后患者幸存下来,恶化的病情将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心肌梗死时单独应用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阻滞剂可以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肌...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梗死钾通道药物干预
- 同型半胱氨酸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是指排除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结缔组织病等病因后,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未见明显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而存在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1]。最早是由Tambe等于1972年首次提出,近年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普及,此现象逐渐增多而被心血管医生所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
- 王继荣冀友瑞齐杰来春林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脉搏波传导速度结缔组织病冠状动脉痉挛动脉弹性冠状动脉血流
- 四氢巴马汀抑制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和电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 来春林刘晓红杨五小李丽琪王继荣乔爱春冀友瑞王东霞
- 室性心律失常尤其室速、室颤是复杂而危险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是心血管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结果表明L-THP能从不同的环节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其本身的直接电生理作用可降低心室肌的TDR,不利于折返的发生;对于模...
- 关键词:
- 关键词:四氢巴马汀室性心律失常电生理
- 高血压不同并发症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合并症患者血浆内皮素(ET)浓度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入选EH患者149例,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EH组44例,EH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40例,EH合并心房颤动(EH—AF)组36例,EH合并腔隙性脑梗死(EH-LI)组29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149例EH患者按血压水平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主要应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等药治疗8周)和辛伐他汀干预组(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mg/d),药物治疗前后检测血浆内皮素。结果(1)EH组ET浓度高于对照组[(71.42±6.62)pg/ml对(45.52±8.28)pg/ml,P〈0.01]并与血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r=0.746,P〈0.001),EH—LVH组、EH—AF组、EH—LI组ET浓度均高于EH组[(97.67±10.53)pg/ml、(102.15±12.96)pg/ml、(103.49±9.91)pg/ml对(71.42±6.62)pg/ml,P〈0.01],ET浓度变化均与血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r=0.671,r=0.592,r=0.530,P均〈0.001)。(2)EH-AF组左心房内径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684,P〈0.001);EH—LVH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与ET浓度呈正相关(r=0.545,P〈0.001)。(3)EH—LVH组、EH—AF组、EH-LI组的3级高血压所占的百分比均高于EH组。(4)EH3级辛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血压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5)EH2级辛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ET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EH3级辛伐他汀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E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辛伐他汀干预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ET水平与EH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辛伐他汀干预能更显著降低EH患者ET水平和EH3级患者的血压,提示对EH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合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更有益。
- 刘晓红李怡霏来春林冀友瑞赵建强
-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素辛伐他汀
- 64层螺旋CT结合同型半胱氨酸和白细胞介素-6判别冠状动脉斑块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本研究通过多层螺旋(MSCT)检测冠状动脉斑块和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评价不同性质的斑块与炎症标志物IL-6及Hcy的相关性.为其是否能够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参考指标提供临床依据。
- 邢金平来春林刘晓红冀友瑞
- 关键词:冠状动脉斑块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6血清白细胞介素不稳定斑块炎症标志物
-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PCI(观察组,130例)和药物保守方案(对照组,126例)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肌酐水平均有一定变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年其心绞痛发作率、靶血管重建率、心力衰竭发作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此类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对于其远期预后的改善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胡长青邢金平冀友瑞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血管不良事件
- 血管紧张素Ⅱ的致炎作用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5年
-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刺激多种细胞分泌多种炎症因子,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高度相关性。多种细胞因子可诱导产生炎症标志物,炎症因子与炎症标志物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也介导甚至加强AngⅡ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AngⅡ、炎症因子、炎症标志物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网状联系,AngⅡ是这个网状联系的结点之一,具有关键作用;尚不能确定一种炎症因子或炎症标志物可作为这个网状联系的结点。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对AngⅡ和炎症的抑制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冀友瑞鹿育萨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
-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血小板四项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 刘晓红来春林冀友瑞王东霞杨五小乔爱春王继荣
- 用放免法直接测定患者入院时血浆中内皮素(ET),用日本KX21型血球技术仪测定血小板各项参数,分析各组中ET、血小板各项参数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别,探讨ET与血小板各项参数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测价值及其内在相...
- 关键词:
- 关键词:冠心病心电图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及低分子肝素5 000 U/12 h治疗,基因检测分为正常基因组(A组)100例,基因突变组(B组)100例。在服用氯吡格雷之前(基线值)、1周后均用全血阻抗法分别测定二磷酸腺苷(ADP)(10 m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比较组间患者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支架内血栓、再发心绞痛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服用氯吡格雷1周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疗效终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活性有影响,对预后有影响。
- 邢金平来春林赵建强刘晓红胡长青冀友瑞陈福恒
- 关键词:CYP2C19基因型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