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旭军

作品数:55 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6篇大豆
  • 17篇鲜食
  • 14篇鲜食大豆
  • 12篇栽培
  • 11篇选育
  • 11篇栽培技术
  • 9篇菜用
  • 7篇性状
  • 7篇菜用大豆
  • 6篇秋大豆
  • 5篇种植密度
  • 5篇种质
  • 5篇基因
  • 5篇播种
  • 5篇播种期
  • 4篇聚类分析
  • 4篇碱蓬
  • 4篇春大豆
  • 4篇大豆品种
  • 3篇油橄榄

机构

  • 55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台州科技职业...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学研究院
  • 1篇重庆三峡农业...
  • 1篇衢州市农业科...
  • 1篇松阳县晓英家...

作者

  • 55篇傅旭军
  • 40篇袁凤杰
  • 31篇朱丹华
  • 27篇朱申龙
  • 27篇郁晓敏
  • 24篇杨清华
  • 20篇金杭霞
  • 12篇董德坤
  • 8篇李百权
  • 7篇李佰权
  • 5篇刘伟明
  • 3篇颜伯霖
  • 3篇夏国绵
  • 2篇陆伯军
  • 2篇许开华
  • 1篇吕晓男
  • 1篇寿惠霞
  • 1篇黄英运
  • 1篇朱文英
  • 1篇汪自强

传媒

  • 14篇浙江农业科学
  • 6篇核农学报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中国蔬菜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大豆科技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长江蔬菜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优异种质发掘创新及利用
袁凤杰朱申龙傅旭军李佰权朱丹华夏国绵许开华董德坤陆伯军刘伟明杨清华郁晓敏颜伯霖
该研究通过优良性状的发掘和创新、新基因克隆分子标记开发以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筛选出一批优良种质资源、创造出一些特异的新品质,并创造性地克隆了2个与低植酸相关的等位基因,有利于提高育种效率和拓宽育成品种的遗传背景。其主要技...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鲜食大豆对SMV株系SC9的抗性遗传及等位性分析
2018年
大豆花叶病毒(SMV)株系SC9是浙江省大豆产区的流行株系。利用对该株系表现抗病的鲜食大豆材料开心绿宝石、辽02-M03、23037-1、闽豆5号与感病材料浙鲜豆4号、南农1138-2、11W68配制抗感和抗抗杂交组合。通过人工摩擦接种法进行鉴定,分析鲜食大豆抗病品种对株系SC9的抗性遗传及等位性。结果表明:开心绿宝石、辽02-M03、23037-1、闽豆5号与感病材料杂交的F1代均表现抗病,F2群体表现3抗∶1感的分离比例,F2∶3家系表现1抗∶2分离∶1感的分离比例,表明4份抗源材料对SC9的抗性由单显性基因控制。抗抗组合开心绿宝石×辽02-M03的F2群体和F2∶3家系全部表现抗病,表明开心绿宝石与辽02-M03对SC9的抗性基因是等位或紧密连锁的。而抗抗组合闽豆5号×辽02-M03的F2群体表现15抗∶1感的分离比例,表明闽豆5号与辽02-M03对SC9的抗性基因是不等位的,而且独立遗传。
杨清华傅旭军金杭霞郁晓敏朱丹华袁凤杰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遗传等位性分析
碱蓬PEAM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旨在克隆碱蓬的耐逆相关基因——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phosphoethanolamine N-methyltransferase,PEAMT)的编码基因,分析PEAMT基因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研究PEAMT基因的功能和碱蓬的耐盐机制奠定分子基础。依据Gen Bank数据库发表的其他物种的PEAMT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降落PCR法获得碱蓬PEAMT基因全长c DNA,命名为Sg PEAMT,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序列特点,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表达特性。序列分析表明Sg PEAMT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485 bp,编码494个氨基酸,推测其为亲水性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Sg PEAMT含有2个独立的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性甲基转移酶的保守结构域,每个结构域含有4个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确认Sg PEAMT与同属的碱蓬属植物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盐胁迫或ABA胁迫下碱蓬根、茎、叶中Sg PEAMT基因的表达上调,特别是叶中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表明,Sg PEAMT基因受Na Cl和ABA诱导表达,预示Sg PEAMT基因可能在碱蓬对盐胁迫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是一种参与碱蓬耐盐反应的有效耐逆基因,为植物基因工程提供有效的耐逆基因。
金杭霞董德坤杨清华袁凤杰郁晓敏傅旭军朱丹华
关键词:碱蓬SG荧光定量PCR生物信息学
菜用大豆‘浙鲜豆5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被引量:11
2011年
‘浙鲜豆5号’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好的优良特性。在2006—2007年国家鲜食大豆区试中,平均鲜荚产量804.3 kg.667m-2,比对照‘AGS292’增产6.2%。每500 g标准荚数为177个,标准荚率为70.3%,新鲜籽粒淀粉含量3.56%,可溶性总糖含量3.06%,口感柔软、香甜,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从播种至青荚采收平均约90 d。较AGS292长约6 d.根据国家区试结果,该品种适宜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作春播种植。
朱申龙傅旭军朱丹华李佰权袁凤杰
关键词:菜用大豆
一种碱蓬耐盐性相关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蓬耐盐性相关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其中碱蓬耐盐性相关编码基因名称为SgSR2,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来源于藜科碱蓬属碱蓬,将SEQ ID No.1所示的碱蓬耐盐性相关编码基因SgSR2构...
金杭霞郁晓敏傅旭军杨清华袁凤杰竹龙鸣
文献传递
利用SLAF-seq结合BSA方法发掘大豆种皮色相关基因被引量:5
2021年
种皮色不仅是一个形态标记,还是一种重要的进化性状,与大豆商品性、营养价值以及抗性关系密切。本研究以黄色种皮大豆品系BMY及其褐色种皮衍生品系BMZ为亲本,从F2群体中分别挑选出黄色种皮和褐色种皮的植株各9株,构建了两个极端性状混合池DNA文库,借助SLAF-seq和BSA技术,挖掘大豆种皮色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对于26121个高质量SNP位点,利用SNP-index方法和ED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获得8个与目标性状紧密关联的候选区域,分别位于第5、11、12、19和20染色体,包含620个编码基因。对这620个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注释,NR、Swiss-Prot、GO、KEGG和COG数据库分别注释到600、518、533、133和256个基因,其中存在非同义突变基因4个,分别为Glyma05g005600、Glyma05g009700、Glyma12g006100和Glyma12g047300。候选区域内编码基因的深度注释有助于功能基因的进一步分离,为大豆种皮色性状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提供理论依据。
郁晓敏金杭霞杨清华傅旭军郭丹丹吕晓男袁凤杰
关键词:大豆
浙鲜9号的航天选育与特征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为探究航天诱变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航天诱变选育新品种浙鲜9号与其亲本台湾75在生育期、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浙鲜9号播种至采收生育期比亲本短2 d,株高矮7 cm,鲜百荚重高6. 1 g,鲜百粒重低2. 2 g,青荚色比亲本淡,两年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较亲本显著增加9. 4%。浙鲜9号不仅保留了亲本口感甜糯的优良品质,而且对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有大幅度提高。利用60对核心SSR引物对二者进行分析,在Satt184、Satt197、Sat-213等10个标记间发现多态性位点,引物多态性率为16. 7%,Sat-213为大豆花叶病毒病抗性基因Rsc15相关分子标记,这从分子水平证实了浙鲜9号抗性的改良。采用100个SNP标记对二者进行分析,有5个SNP标记在二者之间存在差异。浙鲜9号与亲本主要特征特性和DNA分子标记的对比研究均充分证明了航天诱变育种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傅旭军杨清华袁凤杰郁晓敏金杭霞朱申龙朱丹华
关键词:航天诱变鲜食大豆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鲜豆4号被引量:1
2010年
浙鲜豆4号原名浙D810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有性杂交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豆2007022)。母本是从日本引进的菜用大豆品种矮脚白毛,为灰毛、白花、中熟菜用型春大豆,田间表现较抗倒伏和抗病毒病。
朱申龙傅旭军朱丹华李佰权袁凤杰
关键词:菜用大豆杂交育成大豆品种抗病毒病田间表现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被引量:9
2013年
浙鲜豆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豆2012001)。具有丰产性好、优质、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等优良特性。株高35~40 cm,单株有效荚数24~28个,标准荚长6.1 cm、宽1.47 cm,每荚粒数2.0粒,百荚鲜重280~300 g,百粒鲜重80~86 g,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SC7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4 d,一般鲜荚产量9.75 t.hm-2,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
李佰权朱丹华傅旭军朱申龙袁凤杰郁晓敏
关键词:菜用大豆选育栽培技术
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万鲜1号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21年
万鲜1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以毛豆3号为母本,矮脚白毛×台湾75的纯合品系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育种所选育出的春播鲜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抗倒性强,性状稳定,商品性好,从出苗至采收76 d,在重庆市各地区试验证明适合春播种植。2018和2019年参加重庆市鲜食大豆区域试验,较对照辽鲜1号分别增产18.1%和22.3%;2019年参加重庆市鲜食大豆生产试验,较对照辽鲜1号增产13.1%,增产点率100%;202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首批通过审定的重庆市鲜食大豆品种。
曾新宇傅旭军孙学映宗洪霞张莉朱体超孙江容郭江瑜
关键词:鲜食大豆选育栽培技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