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红

作品数:33 被引量:463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偏瘫
  • 14篇康复
  • 13篇偏瘫患者
  • 13篇卒中
  • 12篇脑卒中
  • 7篇置换术
  • 7篇上肢
  • 7篇术后
  • 7篇关节
  • 7篇关节置换
  • 6篇置换术后
  • 6篇日常生活活动
  • 6篇全膝关节
  • 6篇全膝关节置换
  • 6篇全膝关节置换...
  • 6篇膝关节
  • 6篇膝关节置换
  • 6篇膝关节置换术
  • 5篇全膝关节置换...
  • 5篇膝关节置换术...

机构

  • 3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老年医...

作者

  • 33篇侯红
  • 18篇王彤
  • 9篇吴玉霞
  • 8篇蔡可书
  • 8篇王翔
  • 7篇顾晓园
  • 6篇励建安
  • 6篇王红星
  • 6篇范亚蓓
  • 4篇陈旗
  • 4篇戴文骏
  • 4篇伊文超
  • 3篇朱晓军
  • 3篇陈文红
  • 2篇吕征
  • 2篇钱开林
  • 2篇李奇
  • 2篇许光旭
  • 2篇张勤
  • 2篇王青

传媒

  • 8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康复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反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20例,运动反馈训练组38例。2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训练后即刻和训练6周后进行对比。观察评定指标:①前臂旋转活动度;②腕背伸活动度等。结果:①前臂旋转活动度:患者的平均前臂活动度由治疗前的141.33°±19.31°(旋前+旋后),训练后即刻提高到161.00°±17.09°,训练6周后增加到175.83°±12.8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腕背伸活动度:训练前患者的平均活动度0.71°±20.36°,训练后即刻增加到27.43°±25.07°,训练6周后增加到43.29°±19.2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运动反馈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在训练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训练6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集康复训练与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康复评估及运动反馈训练系统,让患者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作业中接受功能训练,吸引患者的主动参与,提高患者的注意力,疗效显著。
侯红王彤李奇蔡可书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游戏康复
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测定及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53
2000年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测定及影响因素,为偏瘫患者进行平衡训练提供依据。方法正常人和偏瘫患者各30例,采用平衡仪测定平衡功能(身体重心稳定系数和重心分布),分析本体感觉障碍与严重肌痉挛对平衡功能的影响。结果 偏瘫患者身体重心明显偏向健侧(P<0.05);偏瘫患者身体重心摆动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本体感觉障碍的偏瘫患者患肢负重能力明显差于无本体感觉障碍的患者(P<0.05)。结论 偏瘫患者平衡功能障碍表现为静态身体稳定性减弱。
王彤宋凡万里王翔张勤侯红
关键词:偏瘫肌痉挛康复
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7
2015年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2),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作业训练40min/次,1次/天,6天/周;治疗组每天在20min传统作业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上肢机器人辅助训练20min/次,1次/天,6天/周。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香港手功能评估(FTHUE-HK)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UE、FTHUE-HK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提高和传统的作业治疗一样有效。
侯红范亚蓓吴玉霞蔡可书戴文骏伊文超王彤
关键词:偏瘫上肢功能上肢康复机器人日常生活活动
CPM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引流量的影响
<正>目的:本文观察TKA(total knee arthroplasty,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CPM的早期应用对膝关节内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分别观察和比较手术当天下午及术后第一天使用CPM(continuous pas...
顾晓园励建安侯红王彤张中南吕征王青
文献传递
日常活动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日常活动管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在非治疗时间内对观察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的穿衣、转移、步行、上下楼梯评分项目进行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MBI中穿衣、转移、步行、上下楼梯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及MBI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常活动管理可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该方法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吴玉霞范亚蓓蔡可书王翔侯红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脑卒中
三级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肌张力影响的动态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明确脑卒中后三级康复干预对肌张力转归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脑卒中康复训练和功能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0例发病3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康复组。采用改良Ashworth进行肌张力评定,Brunnstrom分级评定肢体功能恢复,分别在入组时、病程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评定。结果:①肌张力变化:入组时,康复组肌张力改良Ashworth0级的上肢、下肢在病程1个月时分别有69.2%、90.5%升高到1级或以上;但随病程延长至3、6个月时,呈现为向0级转归的趋势,至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肌张力1级或以上的比例分别降低到38.4%,42.9%;对照组在整个病程中由0级转归为1级或以上的比例呈持续增加趋势,至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分别升高到81.5%和90.5%。肌张力1级或以上的上肢、下肢在整个病程中向0级转归的比例持续增高,病程6个月时,上、下肢分别有64.3%和68.4%转归为0级。②肢体功能:康复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级随病程延长不断提高(P<0.05),而对照组仅在病程1个月时有所提高,至病程3个月和6个月时,无明显提高(P>0.05);并且康复组在病程3、6个月时,较对照组相应病程明显增加(P<0.05)。结论:三级康复干预的早期有助于诱发软瘫肌肉张力出现,持续康复干预则抑制肌张力增高,促使高肌张力转归为正常;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王红星王彤陈旗侯红
关键词:脑卒中肌张力
一种简易握持辅助手套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医学手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握持辅助手套,包括敷带、第一、二魔术贴;敷带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粘扣端;第一魔术贴包括第一勾面贴和第一毛面贴,第一勾面贴固定于连接端外面上;第一毛面贴固定于连接端内面上;第一...
蔡可书许光旭张明玉钱开林胡思学侯红秦义婷王梦婷丁慧
文献传递
抗痉挛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观察应用抗痉挛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肌痉挛改善的疗效。方法:经临床确诊的72例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屈肌张力均在Ashworth评分1—3级之间。治疗组36例,每天接受以抗痉挛技术为主的康复训练1—2小时,疗程为3个月,抗痉挛技术以Bobath易化技术为主,痉挛严重者配夹板固定,持续牵伸;对照组36例,除常规神经科用药外不做正规康复训练。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比较,评估方法采用Ashworth评分法。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前后肌张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张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痉挛技术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中非常重要,尤其是痉挛出现的早期,效果尤为显著。
侯红王彤
关键词:偏瘫上肢肌痉挛康复训练
镜像治疗对脑卒中偏侧忽略症改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镜像治疗对于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侧忽略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镜像组12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针对偏侧忽略的康复训练,镜像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镜像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中国行为性忽略测试-香港版(CBIT-HK)量表进行评估,并分别比较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2组患者CBIT-HK常规测试评分、行为测试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3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镜像治疗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短期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侧忽略症状。
侯红吴玉霞王彤
关键词:脑卒中偏侧忽略
一种儿童手功能康复用磁性辅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手功能康复用磁性辅具,包括手部辅具,所述手部辅具包括磁泥、磁铁以及乳胶手套,所述磁泥粘结在所述乳胶手套的内侧壁,所述磁泥上放置所述磁铁,还包括玩具辅具,所述玩具辅具包括磁力板和铁球,所述磁力板上具有供所...
范亚蓓侯红唐琪潘颖颖王思齐王湉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