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休

作品数:2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文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1篇诗歌
  • 6篇诗歌精神
  • 5篇文学
  • 5篇文艺
  • 3篇艺术
  • 3篇诗歌创作
  • 2篇文化
  • 2篇现实主义
  • 2篇兼及
  • 2篇汉学
  • 2篇汉学研究
  • 2篇何其芳现象
  • 2篇感情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低迷
  • 1篇地域文化
  • 1篇杜甫
  • 1篇新诗
  • 1篇新诗理论

机构

  • 22篇重庆三峡学院
  • 5篇西南大学
  • 2篇三峡学院

作者

  • 28篇何休
  • 1篇谢应光
  • 1篇陶德宗

传媒

  • 8篇重庆三峡学院...
  • 4篇西部论坛(陕...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民办高等教育...
  • 2篇文学评论
  • 1篇重庆教育学院...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巴蜀作家与...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何其芳后期的诗歌创作与诗学视野
2013年
何其芳后期(1942—1977)的诗歌创作,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从"延安整风"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创作表现着政治批判和政治抒情的性质,都有思想大于形象的弱点。新中国成立后,何其芳新诗创作分为三类:政治颂歌,在语言的精练和谐与形象的含蓄生动上大为减弱;记游赠答,表现对故地故友的眷念,显得一般化;抒情言志,表现个人内心活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并显示着对"现代格律诗"的探索,但赶不上《预言集》作品的婉转多姿与形式完美,也不及《夜歌集》优秀篇章的纯朴自然与清新优美,却多了一份苦涩和沉郁。晚年的旧体诗也大体上属于这三个类型。但是何其芳的诗学视野却是清晰的,即对于诗歌的特点、新诗的内容和形式、新诗的发展方向等问题,都作了积极有益的探讨,至今仍能给人启示。
何休
关键词:诗学贡献
怎样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我的“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整体观及其“四阶段论”被引量:1
2006年
在宏观的历史视野下,20世纪中国文学先后掀起了四次文学潮流,即“清末民初启蒙主义(思想)改良主义(语言)文学新潮”、“五四新文学潮流”、“工农兵文学潮流”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文学潮流”,彼此各有特点而显出其不同的阶段性,但都共处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之中,有着共同的对于科学、民主和人的解放不断追寻的现代性特征;其中“五四新文学潮流”及其传统的接续,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具有特别重要的革命意义,不仅规范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总体方向,也标示着它启蒙主义、民主主义的基本性质。回顾一个世纪的文学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源于启蒙,兴于启蒙,衰于脱离启蒙向“政治文学”的演变;取得经验教训之后,最后又回归启蒙,复兴于启蒙和科学民主的继续追寻。这样看取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才能深刻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及其经验教训,正确把握其主体倾向和基本性质,将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认识和研究大大深化一步。
何休
关键词:整体观
论“抗战文学”的特点被引量:4
2006年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抗战文学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一是团结奋斗的爱国热情;二是文艺大众化的真诚努力;三是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四是及时开展文艺批评和思想斗争,促进文艺健康发展;五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质量。
何休
关键词:抗战文学爱国热情文艺大众化政治方向
时代精神宇宙万汇与心灵的交响——论陈敬容的诗歌精神和艺术风采被引量:1
2009年
陈敬容既深受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熏陶和"五四"新诗精神的洗礼,又深受西方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影响,使她在诗歌创作中善于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意境统一与音节和谐的传统诗美,同西方象征派诗歌注重象征、暗示、意象迭加的艺术手法和哲理思辩自然地结合起来,其思想内容紧扣除旧布新的时代脉搏,成为"九叶诗派"主体倾向的真正代表诗人。
何休
关键词:诗歌创作心灵体验
诗状态、诗魅力与诗完美:诗与非诗-门外诗谈之二
2002年
诗状态是诗人写诗的前提条件,只有进入诗状态的创作上具有生命的真实,这是诗之所以为诗最基本的要素。除此之外,诗还须有诗的魅力-诗的审美音乐味与审美品格。但这并不是诗的全部,诗还必须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这样的诗才算臻子完美。
何休
关键词:诗人诗歌形式美
一代“诗圣”的真正悲剧——也谈杜甫兼及李、杜批评问题被引量:1
2003年
作为一个完整的封建儒士和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既有效忠封建王朝的强烈的功名心,又身受时代苦难而真诚地悲悯人民。两方面互相牵扯,注定了其思想、性格中二元背反的矛盾、冲突。这种思想矛盾和性格冲突,具有一种悲剧性质,杜甫终其一生也未能克服和改变,从而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但其面对时代苦难的执着的现实主义歌吟,凭藉其真挚的悲悯情怀与卓越的艺术天才,毕竟造就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杰出地位。
何休
关键词:悲剧性格悲剧人生
新诗理论的开拓和周作人的新诗主张被引量:2
2002年
考察与分析周作人关于中国新诗的理论主张———从诗的本质、特点 ,诗人的个性表现与诗的地方性、民族性的关系 ,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诗人“梦想”的素质和诗歌语言的“简练”、“含蓄” ,到新诗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和对外国近现代诗歌的态度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道路 ,以及怎样进行诗歌批评等问题。周作人对于中国新诗这些见解和主张 ,不仅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建设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并具有完整性、系统性。
何休
关键词:诗歌批评
论90年代“西部诗群”诗歌精神的演变
2006年
原本面对西部大自然歌唱着西部氛围、呼唤着开拓者悲壮浩歌的“西部诗群”的诗人们,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们注视着正在发生的社会变化,开始将审美视野从自然现实转向内在心理与文化哲学的层面,转向对精神危机和新的生存困境的表现,对生命哲学和自然哲学的思考,从而显示了西部诗歌的发展演变和向诗坛主流的趋同态势。
何休
关键词:诗歌精神
略论中国西部诗群的崛起及其审美追求被引量:3
2002年
80年代中、后期,中国当代诗坛引人注目是西部诗群。它植根于旷远深厚的民族历史、苍茫辽阔的地域文化和超常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现实土壤,以着力表现"西部氛围"、"西部意识"和"呼唤浩歌"为其美学追求,成为众多诗歌流派中最有当代中国特色和生命力的诗歌流派,其创作堪称中国西部文学乃至80-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精神和艺术上的一座高峰。
何休
关键词:审美历史地位诗歌流派当代文学
第二届何其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03年
谢应光何休陶德宗
关键词:文本研究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