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伴野丰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日本九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家蚕
  • 3篇基因
  • 2篇野桑蚕
  • 2篇桑蚕
  • 2篇突变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蓖麻蚕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含量
  • 1篇淀粉
  • 1篇淀粉酶活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性染色体
  • 1篇性状
  • 1篇性状表达
  • 1篇学部
  • 1篇血液

机构

  • 7篇日本九州大学
  • 5篇西南农业大学
  • 2篇九州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邮电学院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1篇伴野丰
  • 7篇藤井博
  • 6篇鲁成
  • 3篇向仲怀
  • 3篇宋方洲
  • 3篇夏庆友
  • 2篇易发平
  • 1篇童晓玲
  • 1篇代方银
  • 1篇刘运强
  • 1篇孟智启
  • 1篇常平安
  • 1篇程道军
  • 1篇钟生泉
  • 1篇赵萍
  • 1篇张平波
  • 1篇罗亭玉
  • 1篇沈以红
  • 1篇李斌

传媒

  • 7篇蚕业科学
  • 2篇蚕学通讯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昆虫知识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蚕大卵突变基因的性状表达 4.大卵卵壳的表面构造
1994年
用干涉相差显微镜比较观察了正常卵与家零星大卵突然变民(Ge)的卵壳表面构造。1、观察Ge卵前极部、后极部、背腹部各区域的特异构造,与正常卵相同,两者间看不邮大的差异。2、观察卵侧面部位也与正常卵一样呈网眼状构造。但各个区域的大小比正常卵小。换言之包卵皮膜分泌卵壳蛋白质的细胞表面积比正常卵小。3、Ge卵包卵皮膜细胞分泌卵壳蛋白质的表面积小,相反,使包卵皮膜细胞数增加而增大卵形。
河口丰伴野丰古贺克己土井良宏藤井博何毅译
关键词:性状表达突变基因家蚕大卵相差显微镜
中国野桑蚕和日本野桑蚕的RAPD研究被引量:22
2002年
用RAPD PCR技术初步研究了中国野桑蚕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之间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不同地域中国野桑蚕个体之间及其与日本福冈野桑蚕个体之间均呈现出丰富的DNA多态性。中国野桑蚕同家蚕共有带率达 3 5 5 % ,同日本福冈野桑蚕为 4 5 1% ,而日本福冈野桑蚕同家蚕为 3 2 % ;中国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 5 2 ,日本野桑蚕与家蚕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6 3,与中国野桑蚕的为 0 5 8,而且与中国沈阳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 ,为 0 4 8,以此创建了它们的系统进化树。
鲁成程道军向仲怀伴野丰藤井博
关键词:中国野桑蚕RAPD
家蚕肾形卵的荧光差异显示分析
2003年
Liang等建立的mRNA的荧光差异显示法 (flourescentdifferentialdisplay,FDD)具有高效、安全、有用信息多等特点。利用这一方法在mRNA水平上探讨了肾形卵 (ki)与正常卵在初期胚胎阶段的基因表达 ,回收了差异片段 10条 ,并对其差异进行了验证。其中之一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为低分子量热激蛋白基因 (smallheatshockgene)。
李斌夏庆友藤井博伴野丰鲁成
关键词:家蚕
野桑蚕、蓖麻蚕及家蚕基因组的RFLP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以家蚕Bombyx mori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为探针,对野桑蚕B.mandarina、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和家蚕B.mori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野桑蚕、蓖麻蚕基因组中存在着家蚕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的同源序列,而在中日野桑蚕以及蓖麻蚕品种间存在着限制性酶切位点差异;丝胶基因1在中国野桑蚕基因组的EcoRⅠ酶切图谱较日本野桑蚕与家蚕更为一致,表明家蚕与中国野桑蚕亲缘关系更近。此外,在野桑蚕基因组中发现了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的同源序列,并且在家蚕品种间以及中日野桑蚕之间也存在着多态性。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绢丝昆虫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结构改变。
常平安宋方洲易发平鲁成刘运强伴野丰藤井博
关键词:野桑蚕蓖麻蚕家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家蚕不同品种与个体的血液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差异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 (Chymotrypsininhibitor,CI)是家蚕血液中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因子 ,为其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 ,研究CI对阐明家蚕正常生理以及害虫防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H 8 3、4 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CI活性染色法 ,对 6个家蚕品种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和CI活性进行了测定 ,并对各品种CI活性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结合pH 8 3和pH 4 0的电泳条件 ,可检测出Ict D ,Ict E ,Ict A ,Ict B ,Ict H基因所支配的 15种CI;6个品种中有 3个具有CI个体差异性 ,而且Ict E和Ict B在有的品种或个体无活性 。
赵萍夏庆友藤井博伴野丰
关键词:家蚕血液CI生理害虫防治蛋白质含量
家蚕丝心蛋白H链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被引量:6
2002年
蚕丝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家蚕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和生物反应器,历来为人们所关注.有关蚕丝基因的结构、表达调控和分子进化都已有较详细的研究和报道,但关于蚕丝结构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基因定位的研究,几乎尚无报道.经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家蚕丝心蛋白H链基因(Fib-H)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定位研究结果,初步将家蚕丝心蛋白H链基因定位在了分子细胞遗传学第25连锁群染色体的端部,即25~0.0的位置,从而解决了该基因迄今尚未定位的问题,并证实了丝心蛋白H链基因在染色体位置上为单一座位.
宋方洲易发平张平波鲁成鲁成伴野丰藤井博伴野丰藤井博
关键词:家蚕荧光原位杂交基因定位FISH分子细胞遗传学染色体
新油蚕基因of的发现被引量:5
1996年
新油蚕基因of的发现孟智启,伴野丰,土井良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日本九州大学家蚕基因资源中心)家蚕正常幼虫皮肤内含有大量白色尿酸盐结晶呈不透明状。而油蚕因在其真皮细胞内缺乏吸附这种尿酸盐的蛋白质,致使油蚕的皮肤呈透明状[1]。油蚕是一个十...
孟智启伴野丰土井良宏
关键词:油蚕基因连锁群
家蚕幼虫血液淀粉酶(Amylase)研究
1989年
家蚕的淀粉酶广泛分布在蚕的血液、消化液、消化管及卵巢中。幼虫血液和消化液淀粉酶的活性,依品种而有显著差异,且其遗传受在同一染色体上极接近的不同位置的基因所控制(松本,1933,1934)。家蚕幼虫血液淀粉酶活性的成分组成,伴随着幼虫发育而变动(河口,1982)。著者就不同家蚕品种的原种及其杂交F1的幼虫血液淀粉酶的差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钟生泉伴野丰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AMYLASE家蚕幼虫家蚕品种
蓖麻蚕和栗蚕的性染色体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根据在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ricini)(♀)和栗蚕(Dictyoplocajaponica)(♀)减数分裂前期所观察到的x(Z)染色体的长度和在全套染色体中的序号以及栗蚕X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区域等特征,认为蓖麻蚕的XO型可能是由XY型中的Y染色体缺失所致,而栗蚕的X染色体则可能是由X和Y染色体融d合为一条而成。
宋方洲向仲怀刘绍兰伴野丰河口丰古贺克已
关键词:蓖麻蚕栗蚕性染色体
家蚕体形突变第2数珠蚕(mf-2)的遗传学研究
2009年
经X射线诱导发现的家蚕体形突变第2数珠蚕(mf-2)在形态上与数珠蚕(mf:12-39.8)相似。通过二者间的杂交实验表明,mf-2与mf为独立遗传;与各染色体的标记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发现mf-2与第15染色体的眼纹全黑(bl:15-0.0)连锁,说明mf-2基因属于第15连锁群;初步测定mf-2与bl间的遗传距离为27.7 cM。
代方银童晓玲沈以红罗亭玉伴野丰鲁成向仲怀
关键词:家蚕体形诱导突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