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令文学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4篇油田
  • 4篇钻井
  • 3篇胜坨油田
  • 3篇钻井技术
  • 2篇特高含水
  • 2篇特高含水期
  • 2篇区块
  • 2篇注采
  • 2篇注采系统
  • 2篇微相
  • 2篇井底
  • 2篇井眼
  • 2篇科技论
  • 2篇科技论文
  • 2篇科技期刊
  • 2篇含水
  • 2篇含水期
  • 2篇高含水
  • 2篇高含水期
  • 2篇采收率

机构

  • 12篇中国石化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石化胜利石...

作者

  • 16篇令文学
  • 4篇刘兰芹
  • 2篇初永涛
  • 2篇张华卫
  • 1篇刘洪波
  • 1篇杨作明
  • 1篇张林海
  • 1篇高兴坤
  • 1篇闫利恒
  • 1篇刘建华
  • 1篇王恒
  • 1篇白彬珍
  • 1篇赵金海
  • 1篇滕春鸣
  • 1篇张超
  • 1篇李忠献
  • 1篇刘文臣
  • 1篇初艳光
  • 1篇程雪玉
  • 1篇刘国祥

传媒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3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科技情报开发...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外能源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林油田浅层丛式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被引量:10
2011年
浅层丛式水平井技术是吉林油田扶余地区完善井网、高效开采的有效手段,而浅层丛式水平井的井眼轨迹控制是其成功实施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吉林油田扶余城区12号丛式水平井组井口间距小、井浅、井多等技术难点的系统分析研究及现场钻井试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浅层丛式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即优化井口排布、直井段防斜打直、优选造斜点、轨迹误差保守计算、优化钻具组合、提高轨迹测量精度、有效防碰绕障和精细施工等。并利用该技术在扶余城区12号丛式水平井组顺利实施32口井(其中水平井23口,大位移定向井8口,直井1口),创下国内单个平台水平井数量最多的纪录。现场应用表明,浅层丛式水平井技术可成功解决因井场征地困难、地面受限等原因造成的储量难动用问题,为扶余油田受限油藏的集约、有效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吴宏均令文学初永涛
关键词:丛式井井眼轨迹造斜防碰
VertiTrak垂直钻井技术在秋南1井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为解决秋南1井钻井过程中易产生井斜、机械钻速低等问题,二开使用了世界上先进的VertiTrak垂直钻井系统。使用该系统后,机械钻速明显提高,井斜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达到了山前构造带防斜打直的目的。说明了秋南1井所钻地层的地质特征及钻井难点,阐述了VertiTrak垂直钻井系统的组成、原理、优点及对有关设备及钻井的要求,介绍了在秋南1井的应用,最后对在该井的应用进行了效果评价与经济效益分析。
张华卫令文学
关键词:垂直钻井山前构造带井斜控制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及针对性措施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胜坨油田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严重的特点,分析了注水开发后期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结合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74-81单元的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改善单元水驱开发效果的可行性措施。试验措施包括倒替注水、水井调剖、调整产液注水结构以及补孔重分层等。应用表明,措施实施后单元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明显好转,单元的综合含水由96.97%下降到96.36%,动液面由912m回升到836m,单元的自然递减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令文学刘兰芹
关键词:采收率注采系统沉积微相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及针对性措施
2009年
针对胜坨油田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严重的特点,分析了注水开发后期影响原油采收率的因素,结合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74-81单元的应用实例详细阐述了改善单元水驱开发效果的可行性措施。试验措施包括倒替注水、水井调剖、调整产液注水结构以及补孔重分层等。应用表明,措施实施后单元的存水率和水驱指数明显好转,单元的综合含水由96.97%下降到96.36%,动液面由912m回升到836m,单元的自然递减率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令文学刘兰芹
关键词:采收率注采系统沉积微相
基于正交法的抗硫酸盐腐蚀水泥配比设计
2010年
以硅粉、粉煤灰和矿渣为矿物掺合料,采用XRD和SEM分析了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水化产物、水泥石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并用正交法确定了水泥掺入矿物掺合料的最优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有利于降低水泥中Ca(OH)_2的含量,改善水泥石孔结构,提高水泥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且当硅粉、粉煤灰和矿渣以占水泥质量10%、15%和0的配比一同掺入时,水泥的抗硫酸盐腐蚀性能最好。
刘建华令文学初艳光
关键词:正交法抗硫酸盐腐蚀矿物掺合料
高温高压高产井DST过程中井底流压及井口回压的计算
2017年
DST测试期间,为了完成测试任务,通常通过油套环空加压的方式来控制井下不同目的的测试工具。对于高温高压高产井,由于地层压力高,环空使用的液体的密度可能比较高,而测试管柱内,液体组分比较复杂不能简单的使用原油的密度进行计算。为了防止测试管柱的挤毁,文中提出了使用不同油嘴下的井口压力值,测试产量,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的井口压力以及流体性质计算测试期间井底流压,测试管柱内外压,以及防止测试管柱被挤毁而需要施加的最小的井口回压的计算公式。通过使用A油田2口井的DST的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公式的精度可以满足现场作业的要求。
张华卫郑徳帅令文学
关键词:DST测试井底流压
胜坨油田沙二4-6单元二、三类砂体的潜力评价
2009年
在剩余油分布愈加零散、措施挖潜难度日益加大的情况下,寻求新的产量接替阵地是摆在石油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胜坨油田部分单元二、三类砂体分布零散,展布不规则,长期以来未形成合理完善的注采井网。一直认为二、三类砂体剩余油分布零散无潜力可挖,造成其储量动用程度较差,采出程度较低。在深入认识、分析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4-6单元为例,进行了二、三类砂体的挖潜研究,以提高砂体的储量动用程度。
刘兰芹令文学程雪玉张超刘洪波
关键词:油砂体挖潜剩余油分布采出程度胜坨油田
YD油田钻井取心技术难点及对策被引量:10
2015年
YD油田早期探井的岩心资料不全,且岩心收获率偏低。为补全岩心资料,提高该油田的岩心收获率,针对该油田取心井段地层溶洞发育、易破碎,地层岩性非均质强,软硬地层交错且高含H2S等特点,在分析该油田钻井取心技术难点的基础上,结合该油田的钻井取心实践,从取心工具的选择、井眼准备、下钻、取心参数的优化、割心及起钻等方面,提出了提高YD油田岩心收获率的技术对策,并在YD油田APP3井和F09井钻井取心时进行了现场试验,2口井的岩心收获率得到大幅提高。这表明,该取心技术对策可以解决YD油田钻井取心存在的技术难点。
吴为令文学司英晖
关键词:取心岩心收获率取心工具
油田井下作业远程监视技术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为使油田井下作业公司总部、甲方监督部门及时掌握井下作业现场施工动态,实现对井下作业现场施工过程的远程监督,文章提出了远程监视四层架构方案,即现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远程存储及Web发布服务层、井下作业施工过程远程监视层,并对其功能及井下作业数据库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文章还讨论了适合作业井分布的通讯方案、现场到油田企业网的数据传输安全设计及其数据的远程传输流程等。
赵金海孙旭高兴坤令文学
关键词:井下作业施工过程数据传输远程监视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产能评价及配产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克拉美丽气田属火山岩气藏,由于受火山喷发多期性影响,其岩性岩相变化较快,岩性致密,储层物性平面非均质性严重,渗透性很低、且渗透率差异很大,因而气井产能差异很大:不同岩性单井绝对无阻流量在(16.22~109.34)×104m3/d之间,同一岩性的正长斑岩单井绝对无阻流量在(21.83~56.71)×104m3/d之间,因此评价比较困难。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其产能,在其开发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利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气井的分类标准,接着利用产能方程法对其进行评价,最后综合利用产能方程和动态储量联合配产法、试采压降法、试井模型预测法、试气绝对无阻流量法、采气指数法、最小泄液法和管内冲蚀流量法等方法,对每类气井进行了配产研究,提出了每类井的合理配产范围。配产结果对今后该气田新井的单井配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令文学闫利恒刘兰芹杨作明
关键词:火山岩气藏产能评价克拉美丽气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