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菁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房颤除外)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2 500例动态心电图中65例R-R间期延长者(且R-R间期均﹥2.0 s为标准),统计导致长间歇的各类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长R-R间期的总发生率为2.60%(65/2 500),50岁以上者占92.30%(60/65)。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多见。导致长间歇的心电图改变从高到低依次为窦性停搏43.08%(28/65),房性早搏未下传20.00%(13/65),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8.46%(12/65),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10.77%(7/65),二度窦房传导阻滞3.08%(2/65),房速后代偿3.08%(2/6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54%(1/6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长R-R间期检测的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认识导致长R-R间期发病的病因,以及了解引起各类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对临床工作有重大的意义。
- 代菁
-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病因学
- 热休克蛋白70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房颤动及心肌纤维化的关联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房颤动(房颤)及心肌纤维化的关联。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30min组、再灌注60min和再灌注120min组,每组12只。采用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均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房颤持续时间,直至实验结束。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活性。分别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心肌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30min组房颤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与缺血30min组相比,再灌注各组房颤持续时间显著增加,至再灌注120min达到高峰(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中SOD活性于缺血30min开始降低至再灌注120min达到最低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中MDA活性于缺血30min开始升高至再灌注120min达到最大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30min组心肌和血清中TNF-α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缺血30min组相比,再灌注各组心肌和血清中TNF-α表达量显著增加,至再灌注120min达到高峰(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30min组心肌组织中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再灌注各组与缺血30min组相比HSP70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导致大鼠房颤,并通过加重炎症反应导致房颤和心肌纤维化。同时,心肌细胞内HSP70的表达水平变化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房颤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展和恶化的重要标志。
- 代菁詹莉张波刘超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70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房颤动心肌纤维化
- 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及指导治疗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及指导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ACS患者(ACS组,接受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24h动态心电图中V1及V5导联MTWA,对比两组入组时及治疗前后MTWA的差异。采用直线相关分析ACS组治疗前后Gensini积分差值与入组时MTWA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V1导联和V5导联的最大MTWA(MTWA_(max))、最高心率MTWA(MTWA_(peakHR))、平均MTWA(MTWA_(overall))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01);与治疗前比较,ACS组治疗后V1导联和V5导联的MTWA_(max)[V1导联:(31.56±6.02)μV比(26.46±5.77)μV,V5导联:(30.83±5.11)μV比(25.33±5.53)μV]、MTWA_(peakHR)[V1导联:(1.43±0.35)μV比(1.15±0.51)μV,V5导联:(1.81±0.39)μV比(1.51±0.49)μV]、MTWA_(overall)[V1导联:(1.83±0.43)μV比(1.59±0.38)μV,V5导联:(1.72±0.32)μV比(1.35±0.38)μV]水平明显降低(P均=0.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组入组时V1导联和V5导联的MTWA_(max)、MTWA_(peakHR)、MTWA_(overall)水平与治疗前Gensini积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598~0.713,P均=0.001),与治疗前后Gensini积分差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722~-0.639,P均=0.001)。结论: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于ACS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指导有一定的意义。
- 代菁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电描记术预后
- 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对330例50岁以上退休人员健康体检的心电图进行分析,了解异常心电图的分布状况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30例退休人员健康体检心电图,并根据年龄和异常心电图列表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及总结。结果在330例研究对象中,异常心电图共187例,占总体检人数的56.7%。其中女性心电图异常占29.7%,男性异常占27.0%。老年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增加,心电图异常比例也呈上升趋势。结论在临床中,心电图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技术。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与年龄和性别有关系,退休人员定期进行心电图体检,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代菁
- 关键词:健康体检退休人员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仅有3例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正常,其余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情况,其中有19例患者(63.3%)存在大于等于3项的异常现象。30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溶栓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中窦性心动过速、SI QIIITIII、QIIITIII、TV1-V3的发生情况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而溶栓治疗后患者的肺型P波、电轴右偏、SI、右束支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的发生情况与溶栓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心电图变化具有多样性,通过对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动态的观察可有助于对患者的诊断。
- 代菁詹莉
-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溶栓治疗心电图变化
-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与QT离散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血管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在我院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且成功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43例,将其设为PCI组,根据血管病变部位将其分为右冠脉组(RCA组,40例)、左回旋支组(LCX组,47例)、左前降支组(LAD组,5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确诊AMI,未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78例为AMI对照组。记录各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24h、48h的12导联心电图,比较各组的QTd及QT间期(QTcd)。结果:与入院时比较,AMI对照组和PCI组入院24h和48h后QTd和QTcd显著缩短(P〈0.05或〈0.01);与AMI对照组比较,PCI组QTd[24h:(56.82±11.47)ms比(32.90±2.19)ms,48h:(47.85±10.74)ms比(31.64±2.73)ms]和QTcd[24h:(60.49±12.40)ms比(40.06±4.68)ms,48h:(58.17±13.38)ms比(38.42±3.29)ms]降低更显著,P均〈0.01。与入院时比较,入院24h和48h时LAD组、LCX组和RCA组QTd和QTcd显著降低(P均〈0.01),但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QT离散度及QT间期有明显改善,而不同病变血管对心室肌复极的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
- 代菁
-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心电描记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