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洪文

作品数:8 被引量:13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油田
  • 3篇大庆油田
  • 2篇油层
  • 2篇油田开发
  • 2篇剩余油
  • 2篇剩余油分布
  • 2篇注水
  • 2篇井网
  • 2篇含水
  • 2篇高含水
  • 2篇高含水后期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地质研究
  • 1篇调整井
  • 1篇油井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分布
  • 1篇油砂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大庆石油管理...

作者

  • 8篇于洪文
  • 3篇郑兴范
  • 1篇陆惠民
  • 1篇吕晓光
  • 1篇刘富余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测井技术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油层平面非均质分布形态对开采动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3
1992年
油层非均质性应包括两方面内容:数量上的非均质和形态上的非均质。数量上的非均质研究成果很多,而形态上的非均质论述较少。本文试图应用 VIP 数学模型模拟计算油层平面非均质分布形态对开采动态的影响,从而为油田剩余油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对平面上高渗透厚油层集中分布与分散分布的开采动态进行对比,指出分散分布的油层剩余油较多,通过对等面积分布的平面非均质油层各部位上油井生产状况的计算,认识了各部位上油井产量及含水等差异,通过对高渗透主力油层边部分布有不同面积的低渗透部位的含水饱和度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小范围变差部位可通过综合调整挖潜,而较大范围的变差部位则要通过钻加密井挖潜。
于洪文
关键词:非均质油气藏油气分布气藏动态
大庆油田北部地区剩余油研究被引量:34
1993年
在油层描述和油井分层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剩余油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形成剩余油的原因,各类油层剩余油的比例和分布特征,通过二次加密试验区的开采实例,说明二次加密调整开发井网是挖掘剩余油的有效方法。
于洪文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水淹井网密度
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高效调整井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通过对油田三个加密井网试验区的资料分析,总结出了厚油层高效层存在的地质条件。并结合油田目前确定高效井的情况,对高效井的油层条件、开采条件、层系组合和井网部署进行了论证。对油田进一步寻找高效井将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确保大庆油田稳产有重要作用。
于洪文陆惠民郑兴范
关键词:大庆油田高含水期厚油层调整井
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被引量:6
1989年
从喇嘛甸油田南块井网加密前后萨尔图油层的变化看出,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的窄条带形状分布随着井网的加密变得更为明显,而且对差油层更需要分解成单砂体来认识。通过分层测试、水淹层解释等资料对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剩余油分布状况作了分析,按其影响因素分为注采不完善、油层的变差部位或变差部位遮挡、油水升间油层连通异常、新钻遇的未水淹层四种类型。同时提出了对剩余油挖潜的设想。
于洪文勾燕生刘富余郑兴范
关键词:油层剩余油分布油田
通过注水井分层注水量计算采油井分层产液(油)量的方法探讨被引量:32
1990年
对于机械采油井,目前分层资料的监测方法还不能普及,使油井分层调整工作目标不明。本文根据注水油田的注采平衡原理,结合油层地质条件、驱油条件和开采条件,提出了通过注水井分层注水量计算采油井分层产液(油)量的方法,经实际资料验证,效果较好。进而综合渗流机理、水动力学研究及油田实际注水资料,可计算出分层的含水率。为油井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调整工作提供依据。本计算方法已编制成微型计算机程序,基础参数易于收集,应用方便,适于现场应用。
于洪文
关键词:注水井分层注水
注采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被引量:9
1994年
于洪文.注采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测井技术,1994,18(4):265~269利用各种测井方法获取的注水井分展注水资料和采油井分层开采资料,对认识和提高注水开发多油层油田的开发水平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大庆油田为例,阐述了注采剖面资料在评价各类油层开采状况、制定综合调整挖潜措施、检查井下工艺状况和确定油田开发方案取得的效果。
于洪文
关键词:生产测井注水油田开发油田注水
高含水后期油田细分单砂层的地质研究被引量:29
1993年
以大庆油田为例阐述了细分单砂层在高含水后期油田地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开展细分单砂层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储层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展布、更精确地认识剩余油的分布状况,从而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吕晓光于洪文田东辉郑兴范
关键词:高含水后期油田地质构造
大庆油田北部地区二次井网加密调整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大庆油田北部地区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在进行过多项综合调整和以层系细分为主的一次井网加密调整以后,是否还能继续挖潜,保持油田持续稳产?在地质研究和剩余油研究基础上,认识到以纵向上和平面上高度分散、物性很差、分布于各套层系中难以动用的剩余油层为调整对象,以增加可采储量为主要目的,以完善油砂体的注采系统为核心,用第二次井网加密的方式进行开发调整是可行的。二次加密井网的部署原则是“充分控制难采储层、减小平面和层间矛盾、强化注采系统、协调新老井关系的均匀布井”。二次加密调整井的射孔原则是“利用水淹带驱油、完善注采系统、充分挖掘难采储层潜力的不均匀射孔”。通过现场试验区验证,加密调整方法是成功的。同时,总结出了进行二次加密调整的程序。
于洪文郑兴范
关键词:井网油砂体加密油田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