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苓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评19世纪俄国中亚政策被引量:6
- 2002年
- 中亚政策在俄国对外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19世纪俄国中亚政策确 立的因素、特征及客观评价俄国中亚政策的后果,有助于更科学地展现世界体系演变的过程; 更清晰地呈现近代俄国对外政策的整体轮廓;更准确地解读现代苏联解体的根源。
- 于春苓
- 评国际冲突根源研究范式之争被引量:3
- 2004年
- 国际冲突根源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而内涵不同。东西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派的学者,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国际冲突根源,并赋予其不同的研究范式。不同的范式之争,贯穿着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始终。客观揭示不同范式之争的思想、社会历史以及理论渊源,旨在提高人类认识国际冲突的科学性,促使人类更理性的避免冲突,维护和平。
- 于春苓杨超
- 关键词:范式
- 影响俄罗斯外交的传统因素被引量:4
- 2006年
- 在漫长而复杂的俄罗斯外交发展中,地缘政治因素、东西方双向外交战略、宗教救世主义给其外交打上传统的烙印。传统因素使俄外交在动态中延续着,并凸显出俄罗斯外交的特征。传统因素既成为我们解读俄外交发展轨迹的切入点,还为展望俄外交走向提供更具解释力的框架。
- 于春苓
- 关键词:俄罗斯外交
- 苏联石油公司与能源外交被引量:2
- 2010年
- 苏联时期的石油公司是在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石油公司基础上形成的。20世纪东西方冷战的国际关系背景,使苏联石油公司对东欧经互会及西欧的能源贸易,打上了冷战的鲜明烙印。石油公司在获取经济赢利的同时,还担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利益的责任。冷战中的苏联石油成为其经济发展与外交决策的重要因素,石油公司的能源外交增强了苏联经济实力,石油公司所实施的能源外交与苏联的对外政策相呼应并对其整体外交战略产生影响。
- 于春苓
- 关键词:能源外交
- 论俄罗斯的石油经济被引量:2
- 2011年
- 俄罗斯联邦的石油经济,是在俄罗斯帝国及苏联石油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石油外交主要通过石油公司实施。俄罗斯石油外交呈现出与苏联石油外交不同的特点。俄罗斯联邦时期石油外交主要由国家掌控;石油公司的对外石油贸易兼有实现国家外交政策目标的重任;国际石油贸易中俄罗斯与其他国家之间争夺与合作并存。石油经济对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外交影响很大。石油出口刺激俄罗斯经济的增长,石油政治与石油外交既影响俄罗斯外交政策决策,也受到对外战略的制约。后冷战时期,俄罗斯以石油扩张弥补地缘政治的削弱,但国家经济过分依赖石油出口也带来负面影响。
- 于春苓
- 关键词:石油经济石油外交
-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被引量:7
- 1998年
- 地缘政治理论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支柱理论之一。对其涵义和作用,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已。本文重新审视国内外学者对其涵义形形色色的解释后,对其涵义给予科学的界定。并在研究地缘政治理论历史嬗变轨迹的基础上,对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进行历史的、客观的剖析。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旨在为外交家。
- 于春苓
- 关键词:地缘政治海权论
- 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被引量:4
- 2010年
- 欧洲在冷战中的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引发苏联与美国在欧洲的激烈博弈。苏联将能源作为政治和经济博弈的砝码,通过对东欧经互会成员国及西欧国家的能源外交,实现和维护着国家利益。冷战时期苏联的能源贸易对其国内经济的拉动起了很大作用,成为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更为重要的是石油成为苏联与美国争夺欧洲及全球利益的重要战略手段。
- 于春苓杨超
- 关键词:冷战能源外交
- 关于世界史学科领域拓展的探讨
- 2006年
- 时代的变迁和学术的演进,对现存传统的世界史学科结构提出了挑战。在新世纪日新月异发展的形势下,研究与探讨世界史学科领域拓展问题,文章认为既是世界通史教学改革的必需,也是世界史学科生存的必要,更是世界史学科发展趋势所必然。
- 于春苓
- 关键词:世界史
- 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地缘经济因素
- 2007年
- 后冷战时期,俄罗斯地缘政治潜力下降,促使其对外政策中地缘经济战略凸现。地缘经济战略中的能源外交成为俄对外政策的重点。俄地缘经济战略的实施使其经济从解体后的萧条中复苏,但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变数。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俄对外政策中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因素互动着,这成为后冷战时期俄罗斯对外政策的特点。
- 于春苓
- 关键词:地缘经济
- 摩洛哥危视与英法德关系的演变
- 1989年
- 20世纪初,英法德三国为争夺摩洛哥进行了激烈的外交角逐,导致摩洛哥两次陷入危机,使英德矛盾更加明朗和深化。英德矛盾激化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外部抗衡和内部巩固的催化剂,促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垒的最后形成。因此,摩洛哥危机后的法德协约并不是“欧洲列强海外冲突的原因消除”,而是一个更大冲突的孕育过程,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 于春苓
- 关键词:法德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