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昊燕

作品数:2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大理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老舍
  • 4篇童年
  • 4篇平民
  • 4篇平民意识
  • 3篇飞翔
  • 2篇人文
  • 2篇弱势群体
  • 2篇生命
  • 2篇穷人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2篇写作
  • 1篇代文
  • 1篇底色
  • 1篇地域性
  • 1篇虚构
  • 1篇虚构写作
  • 1篇学人
  • 1篇巡警
  • 1篇仰视

机构

  • 7篇大理学院
  • 6篇河南大学
  • 2篇聊城大学
  • 2篇大理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大理学院临床...
  • 1篇滨州师范专科...

作者

  • 18篇于昊燕
  • 1篇邢长远
  • 1篇邢长远
  • 1篇龚奎林
  • 1篇吕跃军

传媒

  • 2篇山东教育学院...
  • 2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文艺评论
  • 1篇当代文坛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滨州师专学报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百年小说中贫弱者形象与价值
百年文学中,贫弱者形象的群像呈现是整个漫长的文学形象画廊中一个引人瞩目的问题,蕴涵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是文学形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贫弱者形象更成为当下文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于文学的发展、现实...
于昊燕
关键词:中国文学弱势群体
文献传递
论老舍童年经验中的贫穷元素
2012年
老舍出身寒门是个老话题,其童年时期的资料处于基本空白的状态,加之贫穷定义的模糊,导致这个命题中含有不少疑问。文章重新厘定老舍童年时期家庭经济状况、探查老舍童年生活特殊贫穷刻度的独特作用,解析建国前后老舍作品中贫穷元素记忆位置的变化折射出的思想变化与文学创作的困境。对老舍的生命历程与创作而言,贫穷元素不是一个普泛特征,而是不可替代的、变化的个人认知体验。
于昊燕
关键词:老舍生命底色标贴
神圣背面的危机——透视恶母形象解读女性文化发展的阴暗潜流被引量:2
2004年
母亲在传统庙堂文化中是一个神圣的文化符号 ,民间文学、传统文学与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精英文学中出现了与传统相背离的恶母形象。透视恶母形象 ,解读不容忽视的伦理道德的阴影、女性心理结构缺陷和社会秩序的矛盾冲突。颠覆神圣的理性声音或许是微弱的 ,但它是永恒的。
于昊燕邢长远
关键词:恶母施虐文化符号
在生态与文化的临界行走——浅谈高维生的散文写作转型
2009年
散文因其稳定性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饱受诟病,这使得散文在写作思维、格局和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次空间革命。作为一个转型中的散文家,高维生的写作走向非常富有典型性。一方面,他的散文写作与自然灵气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体现出他对自然本质中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和谐共生的原生态思考。另一方面,在他的写作中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思考空间与文化积淀,近来高维生写的沈从文是他的写作转型走向的代表作品。
于昊燕
关键词:散文
老舍在昆明、大理的经历与创作被引量:2
2013年
1941年8月26日,老舍到云南从事文化活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游历了昆明与大理,完成话剧《大地龙蛇》并写出了系列反映云南生活的作品。老舍在昆明、大理的经历缓解了他在抗战文学中的写作焦虑,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鲜明的生态印迹,促进了他文化理想的完形;老舍的作品也对云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于昊燕
关键词:生态
蜕与飞翔——老舍童年生活样貌与作品中的贫穷世界
贫穷从来都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首要问题。大量史料证明,贫穷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对中国社会面貌的营造意义重大。贫穷左右了有序的“国家社会”的生命周期,并成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支配力量之一。 贫穷进入文...
于昊燕
关键词:老舍平民意识现代文学
文献传递
一盘未下完的棋——论《正红旗下》中民族身份话语与革命话语的统一与背离
2008年
老舍1962年创作的《正红旗下》,前11章实现了旗人民族身份话语与主流革命话语的统一,这种统一使老舍获得了写作的信心与写作的生命力,也使这部作品成为老舍建国后作品中一座不可攀越的高峰。不幸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老舍创作中的民族身份话语与革命话语无法保持步伐一致,使之陷入了两重话语相悖而形成的写作困境中,《正红旗下》不得不搁笔,成为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于昊燕
关键词:旗人革命话语
蜕与飞翔
贫穷从来都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首要问题。大量史料证明,贫穷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社会生活中,对中国社会面貌的营造意义重大。贫穷左右了有序的“国家社会”的生命周期,并成为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支配力量之一。 贫穷进入文学写作领域...
于昊燕
关键词:老舍穷人平民意识
阅读萧红的一次诗学之旅——评高维生君之《悲情萧红》
2013年
也许是由于时代,或还有性格,萧红的生活流离失所,感情生活也一波三折充满坎坷和荆棘。1942年,年仅31岁的萧红带着身体的病痛,屡受挫折的情感,最终客死他乡。其才,令人仰视,其命,令人欷欺。卓绝才华与薄命生涯相互迭加令人倍加痛惜。萧红像一片落花无奈地沉入泥土,化作一支凄凉沉痛的曲子,.在文学的空间和历史的时间里飘扬。
于昊燕
关键词:悲情诗学感情生活生活流仰视
从两则大理白族神话看舍己文化对医学人文的建设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白族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大黑天神"和"药王爷与琉璃兽"的传说体现出医者的"舍己"精神,并影响深远。在医学人文遭遇瓶颈的当下,挖掘提炼民族文化中的"舍己"文化有现代建构意义。
于昊燕吕跃军
关键词:医学人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