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乔妍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活性
  • 2篇多糖
  • 2篇学成
  • 2篇抗氧化
  • 2篇化学成分
  • 2篇板蓝根
  • 1篇蛋白
  • 1篇生物活性
  • 1篇食品
  • 1篇食品保藏
  • 1篇食品工业
  • 1篇提取条件优化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氧化
  • 1篇体外抗氧化活...
  • 1篇脱蛋白
  • 1篇自由基
  • 1篇香茅
  • 1篇精油
  • 1篇抗氧化成分

机构

  • 4篇上海工程技术...

作者

  • 4篇李洪森
  • 4篇燕方龙
  • 4篇赵琳静
  • 4篇乔妍
  • 2篇王斌
  • 2篇王磊
  • 1篇林旭东
  • 1篇管秀艳
  • 1篇徐悦
  • 1篇邵卓
  • 1篇吴晓英
  • 1篇程晓雅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成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板蓝根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活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95%乙醇提取板蓝根,并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依次萃取,醇提后药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粗多糖。采用铁氰化钾还原反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三种抗氧化模型,比较上述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抗氧化活性与总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板蓝根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与总糖含量相关性较小。其中,氯仿萃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3.38、0.19mg/mL,是从板蓝根中筛选非多糖类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部位。醇提后药渣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得的粗多糖部位总糖含量最高,为18.66%。板蓝根所具有的抗氧化活性可能是该药发挥解"内毒"作用的重要机制。
赵琳静李洪森吴晓英乔妍王磊林旭东燕方龙
关键词:板蓝根抗氧化多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
香茅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研究香茅Cymbopogen citratus(DC.)Stapf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茅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Folin-Ciocalteau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含有量。通过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时间为5 h,提取率为1.30%。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7种成分,以开链单萜类化合物为主,醇类占76.98%,总多酚含有量为70.72 mg/g(没食子酸当量)。而且,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明显优于其5种主要单体成分(香茅醇、香叶醇、香茅醛、芳樟醇和乙酸香叶酯)。结论香茅叶挥发油主要由开链单萜类化合物组成,并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赵琳静王斌乔妍武倩男程晓雅谢晓田杨佳伊李洪森燕方龙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抗氧化活性FRAPDPPH
柠檬草精油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综述了柠檬草精油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安全性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性研究进展,为其在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赵琳静乔妍王斌管秀艳徐悦王磊齐阎春晓邵卓李洪森燕方龙
关键词:精油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安全性食品保藏
板蓝根多糖的提取与脱蛋白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Box-Behnken组合实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对板蓝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3.55%。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指标,比较了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胃/胰蛋白酶法对粗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胃/胰蛋白酶脱蛋白工艺,蛋白脱除率较高,分别可达63.5%和52.9%,多糖损失较少,且操作简便,无污染,是较好的脱蛋白方法。
赵琳静李洪森乔妍燕方龙
关键词:板蓝根粗多糖提取条件优化脱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