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翼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四湖流域
  • 2篇湖流
  • 2篇MODIS
  • 2篇长江中下游
  • 1篇地貌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沙化
  • 1篇水稻
  • 1篇水稻土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类型
  • 1篇农田
  • 1篇平原区
  • 1篇渍害
  • 1篇渍害田
  • 1篇微地貌
  • 1篇流域
  • 1篇面积变化
  • 1篇结构线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严翼
  • 5篇杜耘
  • 5篇肖飞
  • 3篇李元征
  • 2篇王学雷
  • 2篇凌峰
  • 2篇陈慧
  • 2篇吴胜军
  • 1篇李晓冬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长江中游四湖流域湖泊变迁与湖区土壤空间格局的关联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长江中游四湖流域湖泊阶段性变化特征,并结合湖区土壤空间分布数据,重点探讨现代土壤空间格局与湖泊的阶段性变化是否存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湖泊经历了由扩大到缩小至稳定的阶段性变化过程;通过湖泊变迁序列与湖区土壤格局的综合分析,发现四湖流域湖泊变化范围内的土壤空间分异与20世纪20年代以来湖泊变化历程具有密切关系。20世纪20年代以来,四湖流域湖泊变化范围集中分布了全流域67%以上的潜育型水稻土和沼泽型水稻土;在四湖流域自20世纪40年代起的湖泊萎缩阶段,湖泊变化时间距今愈近,相应湖泊变化范围中沼泽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面积比例愈大,淹育型水稻土和潴育型水稻土面积比例则愈小。在湖泊变化不同时间组合所对应的空间范围中,各类型水稻土所占面积比例随时间变化而表现的规律性,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人为耕作及土壤性质改良对土壤性质转变的影响作用;而根据沼泽型水稻土转变速率的空间差异性,可推测湖区脱沼泽过程与地形地貌分异相关。
肖飞杜耘凌峰吴胜军严翼
关键词:水稻土土壤类型四湖流域
利用植被状态指数距平监测2011年长江中下游5省春、夏干旱被引量:4
2012年
针对2011年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春、夏旱的发展过程和空间演变态势,利用2011年4~8月中分辨率MODIS每16d合成产品MOD13A2-NDVI数据,构建植被状态指数距平(AVCI)进行干旱监测及分级。结果表明:AVCI指数能监测出长江中下游5省春、夏季干旱的发展变化,在整个监测期内,长江中下游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大部分地区AVCI值偏低,出现大范围干旱持续的现象,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旱情加重—旱情减轻—旱情再加重的变化趋势。前期春季干旱主要分布在湖北中东部、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湖南东北部、江西北部地区,后期伏旱则在5省大范围发展。春旱干旱程度比伏旱更甚,其中春季旱情在平原地区更为严重。
严翼肖飞杜耘凌峰李晓冬李元征
关键词:干旱
基于MODIS的渍害田和正常农田遥感特性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渍害田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广泛,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以四湖流域洪湖地区为实验区,基于渍害田的物理及生态特性来探讨渍害田遥感识别特性。利用2002~2011年MODIS产品,辅以土壤图、土地覆被数据,对比分析了正常农田及渍害田在反照率、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地表夜温、地表温差和表观热惯量的时相差异;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加以解释和验证。结果表明:一年中大部分时段,正常农田的反照率、EVI、地表温差都大于渍害田,而地表夜温、表观热惯量都低于渍害田;各指标的多年平均值也具有类似差别;渍害田的EVI在6、7月份比正常农田高,可能是由于渍害田在雨、热、肥条件同时良好时比正常农田生长的更快。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准确识别渍害田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李元征吴胜军杜耘肖飞陈慧严翼
关键词:渍害田MODIS四湖流域
汉江中游河谷平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其与沙化土地动态的关联关系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沙化土地广泛分布的汉江中游河谷平原区,采用MODIsEVI数据分析2003~2011年区域植被状态时空变化,并据此探讨沙化土地的动态特征。利用时序植被指数统计分析,探讨研究区植被的总体变化规律;分析不同缓冲区植被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反映了区域环境状况的空间差异以及由此而可能产生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并基于不同距离缓冲区的EⅥ时空差异对比分析,探讨沙化土地动态与植被变化的关联关系。研究表明,近9a来汉江中游河谷平原区EVI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离河流距离的逐渐增加,每千米范围内各年的年均EⅥ值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空间特征,并在距河3km区域处EVI值达到最大;而Ew的时空差异,则体现了沙化土地的空间分布与动态特征。
陈慧杜耘肖飞王学雷严翼李元征
关键词:缓冲区MODIS沙化
长江中下游三大湖群近半个世纪演化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湖泊萎缩是湖泊四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针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在收集大量调查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区三大湖泊群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面积变化及其阶段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大湖群的湖泊面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增有减,江汉湖群的面积经历了增加和减少的交替,到21世纪初共增加了259.9 km^2;太湖流域湖泊群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减幅不大,40年间约减少面积188.9 km^2;安庆沿江湖泊群面积在研究期间持续减少且减幅最大,减少面积高达932.4 km^2。江汉湖群面积减少主要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两个时期;太湖流域湖泊群面积减少的主要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安庆沿江湖泊群面积剧减的时期则主要是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各湖群湖泊面积变化趋势和速率与人类活动方向和强度及各湖群湖泊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人类活动在现代湖泊演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严翼
关键词:湖泊面积变化长江中下游
基于DEM的平原区人工微地貌数字提取方法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针对江汉平原区堤垸人工微地貌,综合局部地形分析、水流模拟分析以及GIS空间分析和地统计分析方法,利用SRTM DEM数据进行微地貌自动提取研究。根据人工微地貌特点,构建一种局部地形形态分析方法来对结构线位置进行标示,并提出一种流域合并的方法来进行微地貌结构线提取;进而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提出平原区人工微地貌的组合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实现平原区垸堤人工微地貌结构线提取。
肖飞杜耘Parrot J F王学雷严翼
关键词:微地貌结构线GIS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