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斌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新喋呤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 1篇心脑血管系统
  • 1篇心脑血管系统...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形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血管系统疾病
  • 1篇严重肝病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药房

机构

  • 8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万斌
  • 3篇曹恒斌
  • 2篇蒋凤琴
  • 1篇钱晓东
  • 1篇姚冲
  • 1篇王大力
  • 1篇俞根华
  • 1篇沈健
  • 1篇叶成钰
  • 1篇汪荣华

传媒

  • 3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浙江中医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药品条形码技术在减少门诊窗口调剂外差错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通过采用药品条形码技术加强窗口药品核对,以减少门诊口服药品外差错的发生。医院建立所有口服药品条形码库,并对无条形码药品进行编码设置与核对,在门诊窗口建立药品条形信息与处方药品信息比对程序,通过电子扫描程序进行核对发药。统计结果显示30d内出现的外差错为零,同时显著减少了药品数量差错与金额差错,此外该技术对大于3个药品品种的处方,可以减少核对时间,提高窗口调剂效率。
曹恒斌沈健汪荣华万斌蒋凤琴
我院化疗药品集中配置“一物一码”流程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2021年
目的:探究化疗药品集中配置"一物一码"流程的设计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起针对化疗药品的管理问题实施整改,落实化疗药品的集中配置和"一物一码"流程,具体流程包括化疗药品的二维码识别、药品调配前的信息录入、扫码核对医嘱、扫码配置药品、药品信息的再核对、化疗药品的运送与接收等,充分体现利用二维码进行信息录入与读取的便利性,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医院化疗药品的调配差错率和交接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化疗药品平均送药时间和接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化疗药品实行集中配置和"一物一码"流程,能够有效降低调配、交接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提高了化疗药品运送和交接的效率。
倪斐燕万斌
药物性肝病与临床用药的关系分析
2010年
药物性肝病(DILD)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发生在无肝病史的健康者或既往有严重肝病的患者中,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DILD的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仅次于皮肤、黏膜损害和药物热,
叶成钰王大力万斌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临床用药严重肝病DILD黏膜损害健康者
复合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及对粪便FNP和FCP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复合益生菌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及对患者粪便新喋呤(FNP)、钙卫蛋白(FC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IBD患者为试验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A和试验组B,每组49例患者;另选同期我院结肠镜检查正常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试验组B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A患者在试验组B基础上加用复合益生菌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AI)、生活质量评分(IBDQ),治疗前后粪便FNP、FCP蛋白水平以及FNP、FCP蛋白水平与IBD患者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试验组A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8%(46/49),试验组B为79.59%(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试验组A及试验组B患者DAI及IBDQ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下降、IBDQ评分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试验组A患者DAI评分低于试验组B,IBDQ高于试验组B(均P<0.05)。(3)治疗前试验组患者粪便FNP及FC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试验组A及试验组B患者粪便FNP、FCP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A患者粪便FNP及FCP水平均低于试验组B(均P<0.05)。(4)FNP、FCP与IBD患者DAI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62(均P<0.05);结论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缓解IB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同时FNP及FCP与IBD患者疾病活动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估IBD患者疾病状态的指标。
何凯燕万斌
关键词:复合益生菌炎症性肠病新喋呤钙卫蛋白
住院药房差错预防管理与探讨
2017年
目的:对湖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药房差错进行分析、干预,提高药品的调配质量。方法:对湖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药房2014年的药房差错登记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年上半年住院医嘱总计121500条,其中药房原因导致的差错2700件,占总发药医嘱的2.20%。2014年下半年住院医嘱总计117520条,其中药房原因的差错共900件,占总发药医嘱0.77%,同比差错率降低了1.43%。结论:通过对住院药房差错情况的分析与管理,有利于完善和建立药房多个环节的标准操作规程,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防范药房的差错事件。
万斌曹恒斌
关键词:差错管理住院药房
藏红花素及其代谢产物藏红花酸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也称西红花、番红花),为鸢尾科(Iridacease)番红花属Crocus L.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原产于伊朗、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地中海沿岸国家,目前在我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均有栽培。番红花属植物全球约有75种,藏红花是唯一可供药用的种属,其药用部位为花柱的干燥柱头,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等功效,可用于经闭癥瘕、惊悸发狂、忧郁痞闷等症[1]。藏红花药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2300年[1],我国元朝的《饮膳正要》、明代的《本草纲目》都有相关记载。
董艳金美娟刘兵兵钱晓东姚冲万斌蒋凤琴
关键词: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二氢青蒿素通过抑制SIRT1的表达而增强5-氟尿嘧啶对胃癌的抗肿瘤活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二氢青蒿素对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辅助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二氢青蒿素组、5-氟尿嘧啶组、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组和5-氟尿嘧啶+二氢青蒿素+SIRT1质粒组。MTT法检测胃癌细胞系BGC-823在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处理下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5-氟尿嘧啶联合二氢青蒿素对BGC-823细胞SIRT1和NADPH氧化酶表达水平,caspase-9和caspase-3活化水平及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BGC-823细胞在5-氟尿嘧啶和二氢青蒿素联合处理下的活性氧簇(ROS)生成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二氢青蒿素处理能显著抑制BGC-823细胞SIRT1的表达并增加NADPH氧化酶的蛋白水平,明显提高BGC-823细胞对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降低5-氟尿嘧啶的半数抑制浓度;转染SIRT1表达质粒后,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BGC-823细胞的杀伤活性受到显著抑制(P<0.05)。二氢青蒿素能明显促进5-氟尿嘧啶对BGC-823细胞生成ROS的诱导效应和ASK1及JNK的磷酸化(P<0.05)。用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后,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BGC-823细胞的杀伤活性和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化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另外,NAC能显著抑制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JNK磷酸化的促进作用,而SP600125却不能影响BGC-823细胞ROS的产生,表明JNK是ROS的下游分子。结论:二氢青蒿素联合5-氟尿嘧啶通过SIRT1/NADPH氧化酶/ROS/JNK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万斌曹恒斌俞根华
关键词:二氢青蒿素5-氟尿嘧啶BGC-823细胞活性氧簇JNK信号通路
孕晚期B族链球菌筛查与新生儿早发型感染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 探究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筛查与新生儿早发型感染的相关性,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行常规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取患者孕36~39周阴道分泌物及肛周分泌物,检测GBS感染情况,其中200例GBS感染阳性的孕妇为观察组,同期GBS感染阴性的孕妇200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感染危险因素、新生儿结局及GBS感染新生儿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患者感染危险因素显示,较低文化程度、未进行孕前检查、存在流产史及阴道炎均是患者感染GBS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产次不是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炎、黄疸、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共分离出GBS菌株26株,26株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红霉素的敏感率为23.08%,对克林霉素的敏感率为30.77%,对四环素的敏感率为7.69%,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92.31%,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0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6.92%、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69.23%、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84.62%、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7.69%。结论 孕晚期GBS感染会对新生儿产生较大影响,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因此对孕晚期GBS感染阳性孕妇应及时治疗,改善新生儿结局,提高母婴安全。
宋武汤芝丽万斌
关键词:孕晚期B族链球菌新生儿早发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