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卫星

作品数:444 被引量:1,057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6篇期刊文章
  • 185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4篇天文地球
  • 101篇医药卫生
  • 10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4篇电离层
  • 58篇显像
  • 32篇低纬
  • 31篇TEC
  • 29篇电离层扰动
  • 22篇磁暴
  • 21篇肿瘤
  • 21篇重力波
  • 21篇脱氧
  • 20篇脱氧葡萄糖
  • 20篇放射性
  • 18篇中低纬
  • 18篇GPS
  • 17篇低纬电离层
  • 17篇雷达
  • 15篇发射型计算机
  • 14篇TC
  • 13篇卫星
  • 12篇电离层TEC
  • 11篇心肌

机构

  • 338篇中国科学院
  • 39篇中国科学院大...
  • 34篇苏州大学附属...
  • 26篇无锡市第四人...
  • 21篇江苏省原子医...
  • 15篇苏州大学
  • 14篇中国气象局
  • 14篇江南大学附属...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核医学国家重...
  • 7篇武汉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江南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国...
  • 3篇江南大学附属...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442篇万卫星
  • 138篇刘立波
  • 119篇宁百齐
  • 53篇袁洪
  • 46篇郁春景
  • 39篇尤徐阳
  • 32篇丁锋
  • 31篇赵必强
  • 22篇乐新安
  • 22篇乐会军
  • 21篇杜晓庆
  • 20篇熊建刚
  • 19篇陈一定
  • 19篇任志鹏
  • 18篇吴娜静
  • 18篇余涛
  • 16篇徐巧玲
  • 15篇毛田
  • 14篇魏勇
  • 12篇雷久侯

传媒

  • 50篇空间科学学报
  • 4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9篇中华核医学与...
  • 16篇中华核医学杂...
  • 12篇第十届全国日...
  • 8篇苏州大学学报...
  • 8篇第十二届全国...
  • 8篇第十一届全国...
  • 7篇科学通报
  • 7篇核技术
  • 6篇地球物理学进...
  • 6篇第十届海峡两...
  • 6篇第九届全国日...
  • 5篇国际放射医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同位素
  • 4篇电波科学学报
  • 4篇天文研究与技...
  • 4篇中国空间科学...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5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4篇2016
  • 17篇2015
  • 24篇2014
  • 27篇2013
  • 22篇2012
  • 20篇2011
  • 10篇2010
  • 26篇2009
  • 24篇2008
  • 44篇2007
  • 22篇2006
  • 20篇2005
  • 10篇2004
  • 34篇2003
  • 14篇2002
4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上空MLT中准16日波的流星雷达观测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武汉流星雷达2002年2月20日至2003年11月10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武汉上空中间层低热层(MLT)中的准16日波,即周期范围在12—20天的行星波.分析结果表明,16日波的纬向成分通常比经向成分要强.(1)在2002年和2003年,波振幅最强都出现在当年的秋季(约9月10日—10月10日).Lomb-Scargle(L-S)谱分析得到振幅最大值约为16m/s.2002年夏季出现了同年次最强的波动,但2003年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两年的冬季都没有出现强的16日波.(2)2002年,在86—98km 处波动较强,最大振幅(约16m/s)出现在90km、94km 处而2003年低高度的波动要比较高高度的波动强.武汉上空 MLT 中,秋季的16日波是能量上传的波动,即它的源在较低的大气层.2002年夏季的波动的能量是下行的,波源可能在南半球.
姜国英熊建刚万卫星宁百齐刘立波
关键词:流星雷达观测行星波南半球
我国空间物理研究进展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努力,我国日地空间物理与空间天气领域的研究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地球物理学报》以空间物理为专辑,集中在2014年11期刊发38篇文章,涵盖了基于"子午工程"观测数据分析在内的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方面的一批最...
刘立波万卫星
关键词:空间物理电离层
文献传递
武汉地区电离层TEC和N_mF_2及板厚的季节变化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利用武汉电离层观测站(114.4°E,30.6°N)1980—1990年对EST-Ⅱ卫星信标的法拉第旋转测量的TEC(电子浓度总含量)数据,以及由测高仪测量的1980—1990年间的f0F2(F2层临界频率)数据,研究了武汉地区TEC,NmF2(最大电子浓度)和板厚的季节变化,同时比较了IRI和武汉单站模式在预测NmF2季节性方面的有效性.武汉单站模式在预测NmF2季节性变化方面优于IRI模式.
熊波万卫星刘立波宁百齐郭建鹏
关键词:TECF0F2板厚
^(131)I标记抗CD80单克隆抗体在荷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抗CD80单克隆抗体及标记物在荷淋巴瘤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方法采用Iodogen法进行抗CD80单克隆抗体4E5的131I标记,并对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经荷淋巴瘤裸鼠模型尾静脉注入剂量为7.4 MBq/0.2 ml的131I-4E5抗体,分别于注药后24 h、48 h和72 h进行SPECT平面显像,采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肿瘤与非瘤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显像结束后处死荷瘤裸鼠,分别取肿瘤、血等14种脏器或组织称重并测量其放射性计数,计算各脏器或组织的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131I标记单克隆抗体4E5的标记率为(78.3±2.4)%,放射化学纯度为(95.7±1.8)%;131I-4E5抗体与Raji细胞的最大结合率为(36.1±2.6)%,131I-4E5抗体加入到血清中放置3天后放化纯度仍>90%;荷瘤裸鼠注入131I-4E5抗体后,随时间的延长,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逐渐增加,在72 h时肿瘤显影最为清晰,T/NT值此时最大达到3.2。结论131I-4E5抗体在荷淋巴瘤裸鼠体内具有靶向定位能力,可获得良好的放射免疫显像图像,为进一步利用131I-4E5进行淋巴瘤CD80为靶点的放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翟士军邱玉华万卫星郁春景陈永井吴玉玉齐晓薇徐巧玲
关键词:CD80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
川崎病6例^(99m)锝心肌灌注异常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 99m锝心肌灌注的异常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6例诊断为川崎病 (KD)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患儿行99m锝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99m 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检查。结果 :99m 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3例显示左心室前壁、后壁呈局灶性放射性稀疏 ,2例左心室下壁、后壁局灶性放射性稀疏 ,1例左室前壁近心尖呈局灶性放射性稀疏。结论 :99m Tc-MIBI心肌灌注对判断 KD急性期、亚急性期心肌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可作为 KD患儿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一项常规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也可作为 KD患儿的冠状动脉造影前的一个筛查项目。
王耀明曹亚船李琪徐庄剑万卫星
关键词:川崎病儿童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结直肠癌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迭代法处理和重建,获得衰减校正后的断层图像,并与同期CT和癌胚抗原(CE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再次手术病理、肠镜检查和随访观察56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复发和(或)转移,^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1.8%(27/33),87.0%(20/23),90.0%(27/30),76.9%(20/26)和83.9%(47/56);CT分别为69.7%(23/33),82.6%(19/23),85.2%(23/27),65.5%(19/29)和75.0%(42/56);CEA的诊断效能分别为66.7%(22/33),43.5%(10/23),62.9%(22/35),47.6%(10/21)和57.1%(32/56)。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监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在术后CEA水平升高的患者中,其诊断准确性较CT为高。
王珍芳万卫星郁春景尤徐阳陆燕君杜晓庆吴娜静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肿瘤复发放射性核素显像脱氧葡萄糖
中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的构建和一个观测系统数据同化试验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善了一个中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TIME-IGGCAS:Theoretical IonosphericModel of the Earth 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
乐新安万卫星刘立波乐会军陈一定余涛
关键词:电离层数据同化
文献传递
基于本征模分析的电离层F2层峰高参量hmF2的建模研究
<正>电离层F2层峰高参量hmF2不仅在电离层物理学研究中很重要,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用途。例如,在许多广泛应用的电离层经验模型(如IRI模型和NeQuick模型)中,hmF2是确定电离层电子浓度高度剖面分布的关键锚...
张满莲刘春煦万卫星刘立波宁百齐
文献传递
18F-FMISO乏氧显像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相关参数关系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18氟-米索硝唑(18F-FMISO)乏氧显像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相关参数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经病理学确诊为鼻咽癌的40例患者,显像前无放化疗者13人,有放疗或化疗治疗者27...
吴娜静尤徐阳周乐源杨波万卫星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33例卵巢上皮性癌术后临床完全缓解6个月以上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经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OSEM)同时重建衰减与无衰减校正断层图像,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病变/正常组织比值(L/B)。并与同期CT、B超结果和血清CA125水平比较。20例施行2次探查术或再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患者以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判,13例未再次手术者以随访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24例患者发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灶,3例假阳性。衰减与无衰减校正图像L/B分别为4.9±4.3和4.2±4.0。9例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4例假阴性。其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62.5%、78.8%、87.5%和55.6%。与CT、B超结果比较,准确性差异有显著性(x2=4.89、5.0,P均<0.05)。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能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增加诊断信息。
万卫星尤徐阳陆燕君郁春景王芳军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监测^18F-脱氧葡萄糖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