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瑾佳

作品数:4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城市
  • 3篇城市化
  • 2篇降水
  • 2篇城市发展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效应
  • 1篇里下河
  • 1篇集中度
  • 1篇降水影响
  • 1篇降雨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许有鹏
  • 4篇丁瑾佳
  • 3篇潘光波
  • 1篇陈莹
  • 1篇叶正伟

传媒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被引量:43
2009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流域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众多湖泊河网衰退消亡,由此引发的河流水质恶化、洪涝干旱灾害加剧等一系列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选择该地区内一些典型区域,基于长系列降雨径流资料,以遥感和G IS作支持,通过模拟计算与综合分析,围绕城市化对城市降雨与径流的长期影响、对城市暴雨洪水的影响,以及对河网水系与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重点探讨城市化发展为特征的流域下垫面变化对流域水循环以及水文过程的影响,寻求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水文变化规律,以便对该地区城市化水文效应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并为当地的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许有鹏丁瑾佳陈莹
关键词:城市化水文效应
杭嘉湖地区城市发展对降水影响的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杭嘉湖地区长系列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回归、R/S分析、集中度和集中期等方法,探讨城市化发展条件下的降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年雨量、汛期雨量、大雨和暴雨日数上,杭嘉湖地区城区降水的增多趋势较郊区明显,城郊降水差距在增大,城市"增雨效应"显著;城郊年雨量的集中度均具有减少的趋势,但郊区递减速度稍大于城区;而冬季雨量则呈现出区域性特征,且城市化对小雨和中雨日数的影响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反映出城市化对降雨影响的复杂性。
丁瑾佳许有鹏潘光波
关键词:集中度城市化
江淮下游平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以江苏里下河腹部区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江淮下游多为平原水网地区,地处南北方交界地带,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基于该地区的里下河腹部区17个雨量站1957-2006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滑动平均以及Mann-Kendall趋势检验等方法,探讨了该地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基于GIS技术,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该地区降水年内变化较大,70%±的降水集中于汛期,且暴雨频繁;年降水量和汛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尤其以中部的安丰、兴化一带为最大;受季风进退的影响,7、8月降水量自北向南递减,致使夏季降水量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相反,呈现北多南少的特点,表现为安丰、兴化、东台一带和东北部的阜宁、盐城附近多暴雨;秋季降水量有所下降,其中9月降水量显著减少;而冬季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以中南部最为显著.该研究可以为该地区洪涝防治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潘光波许有鹏丁瑾佳叶正伟
关键词:降水里下河
苏锡常地区城市发展对降雨的影响被引量:16
2010年
苏锡常地区位于太湖流域的腹部地区,经济发达,是当今世界上较大的城市群之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使该区自然环境产生了较大变化,并影响到当地水循环过程以及降水过程的变化。以该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3个典型城市为例,基于长系列降雨资料,在相同的气象背景条件下,通过城区与郊区雨量站同期资料的对比分析,采用线性回归、R/S分析、MK检验等方法,重点探讨城市化对降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缓慢期,城郊降雨差别不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化发展较快的苏州、无锡城市"雨岛效应"较为明显,而城市化发展相对缓慢的常州城市"雨岛效应"则不明显,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存在。该研究为长江下游城市群的城市化发展对降雨影响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丁瑾佳许有鹏潘光波
关键词:城市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