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亚珍

作品数:17 被引量:21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生态
  • 4篇林业
  • 4篇林业碳汇
  • 3篇湿地
  • 3篇碳汇项目
  • 2篇生态补偿
  • 2篇湿地保护
  • 2篇农药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林业碳汇项目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交易
  • 2篇功能分析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地区农户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养分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不列颠哥伦比...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英属哥伦比亚...
  • 1篇中国国际电子...

作者

  • 17篇龚亚珍
  • 3篇李怒云
  • 2篇周景博
  • 2篇吴健
  • 2篇章升东
  • 2篇仇焕广
  • 2篇黄玫
  • 2篇韩炜
  • 1篇南志标
  • 1篇孙希华
  • 1篇庞军
  • 1篇刘子刚
  • 1篇石媛昌
  • 1篇安树民
  • 1篇杨飞
  • 1篇张岩
  • 1篇郑华
  • 1篇翟印礼
  • 1篇马骅
  • 1篇吕欣欣

传媒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林业经济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经济问题
  • 1篇林业工作参考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7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中国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政策创新思考被引量:23
2018年
在十九大报告指引下,结合中国生态补偿政策发展现状,分析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生态补偿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的需求,并指出生态补偿政策创新的难点。文章旨在为优化生态补偿政策,提高生态补偿的效果、效率和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理论支撑。
吴健郭雅楠郭雅楠周景博周景博龚亚珍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资产生态扶贫
中国的能源回弹效应及其对实现“十三五”节能目标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通过构建中国能源经济递推动态CGE模型,分别模拟了改善我国整体经济能效?单独提升不同品种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仅提升高耗能行业能效的回弹效应,同时模拟了2012~2020年我国能源回弹效应的变化趋势及对我国实现"十三五"节能目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存在能源回弹效应,整体经济的能源回弹效应在36%左右;全社会整体能效的提升更有利于我国节能,能效改善有利于我国减少煤炭使用但可能导致部分行业电力消耗的反弹;2012~2020年我国的能源回弹效应呈缓慢上升趋势,如果不配套相关措施我国"十三五"能效改善目标的实现将面临挑战.
庞军龚亚珍石媛昌李梓瑄
关键词:能源回弹效应CGE模型节能
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分析被引量:69
2006年
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积极开展林业碳汇活动,发挥林业碳汇项目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适应与减缓的含义,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现有的两类林业碳汇项目,即“京都规则”和“非京都规则”碳汇项目的作用,最后对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提出了建议。
李怒云龚亚珍章升东
关键词:林业碳汇碳汇项目可持续发展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草地是我国面积第二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但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相应实现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系统评估了全球和中国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与时空变动规律,完成了部分主要生态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年均为2.19×10^(13)美元,相当于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4%;中国草地年均生态服务价值为6.22×10^(12)元(相当于2020年GDP的6.13%或农业GDP的80%),其中草地生态调节功能占比为84%,集中在西藏、内蒙、新疆、青海等省份;生态服务经济价值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研究发现,草地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防沙固沙等方面的潜在经济价值相比已有文献结果更高,但实现相应价值面临诸多挑战。文章提出了提升和实现草地生态服务经济价值的发展战略、试点示范工程、保障措施等建议,以期为该领域发展及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黄季焜侯玲玲亢楠楠刘会芳吕欣欣张岩仇焕广龚亚珍南志标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被引量:29
2006年
随着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林业碳汇项目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上升。因此,如何更好地促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一项新工作。文章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的相关背景,分析了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类型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更加有效地设计未来的林业碳汇项目提出了几点建议。
龚亚珍李怒云
关键词:林业碳汇碳汇项目交易成本
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变化被引量:21
2014年
利用CBM-CFS3模型,结合森林资源相关数据,研究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固碳速率;并基于是否造林的两种假设情境,预测了未来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速率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5年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33.94 Tg,碳密度为25.08 t·hm-2,其中,栎类的碳储量最大,刺槐碳储量最小;落叶松和阔叶林碳密度较大,油松、栎类和刺槐碳密度基本相当.全省森林植被碳密度呈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辽东地区由于森林多为成熟林和过熟林,未来植被碳密度增加潜力不大,辽宁南部和北部的中幼龄林未来将成为植被碳密度增长的高值区.在假设未来不造林的情景下,辽宁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上升缓慢,固碳速率下降较快;在无林地造林情景下,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固碳速率将明显提高.说明造林在增加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提高森林的固碳速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甄伟黄玫翟印礼陈珂龚亚珍
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积极开展林业碳汇活动,发挥林业碳汇项目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首先介绍了适应与减缓的含义,然后着重分析了我国现有的两类林业碳汇项目,即“京都规则”和“非京都规则”碳汇项目的作用,最后对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林业碳汇项目的三重功能提出了建议。
李怒云龚亚珍章升东
关键词:林业碳汇碳汇项目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农村碳中和:理论逻辑、实践路径与政策取向被引量:1
2022年
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农业农村领域减排固碳在“双碳”战略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潜力所在。以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分析碳约束下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探讨全新定位下农业农村碳中和实践路径与政策取向,结果表明: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产品质量以及承担更多固碳责任是碳中和目标下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坚持的三大定位,可从农村能源、农业生产和生态治理等方面着手展开实践,应明确战略取向,将碳中和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加快涉农关键领域绿色技术研发,完善碳数据监测体系和标准,推动“零碳乡村”试点示范,统筹建设农业碳交易市场。
喻智健龚亚珍郑适
关键词:低碳发展绿色农业
贫困地区农户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澜沧江流域的实证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由于气候变化会增加农业生产的风险,它对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了解贫困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掌握他们所采取的适应措施,识别影响他们采取适应措施的重要因素,对政府制定有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澜沧江这样一个已经历了较明显气候变化的贫困地区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访谈搜集了较详细的村级和农户级数据。通过一般描述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受访农户认为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和生计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受访家庭已采取了一定程度的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农户家庭采取适应措施的数量跟家庭的人力资本、接受的相关培训和社会资本等因素显著相关。基于上述发现,建议政府今后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强技术推广和农户培训,提高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龚亚珍陈湛关宝珠何冠颖杨晓晶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性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湿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政策研究被引量:32
2016年
研究以"国家生态补偿试点"的盐城国家级湿地珍禽保护区作为案例,从生态补偿对象的角度研究了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根据对保护区附近288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研究采用选择实验法识别了农户对不同生态补偿政策方案的偏好情况。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补偿政策设计中补偿水平、合同年限、退出合同的权利、环境绩效等补偿政策属性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意愿,其中合同年限与退出权利对参与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基于以上发现,研究讨论了补偿政策设计中不同的属性安排,特别是设置退出权限等措施对盐城生态补偿政策的成本有效性、可持续性及实施效果的潜在影响,为政策设计提供相应的实证基础。文章还计算了各个属性的接受意愿价值,并分析了潜在参与者的个人及家庭特征,为补偿的价格设定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龚亚珍韩炜Michael Bennett仇焕广
关键词:农药减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