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国进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片段
  • 2篇限制性片段长...
  • 2篇限制性片段长...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基因
  • 2篇合酶
  • 2篇HBV基因
  • 2篇HBV基因型
  • 2篇长度多态性
  • 1篇碘-131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检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阴性
  • 1篇幽门螺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龙国进
  • 4篇林裕龙
  • 4篇冯桂湘
  • 4篇兰萌
  • 4篇彭永正
  • 2篇莫炳强
  • 1篇何国荣
  • 1篇侯金林

传媒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2007年全...
  • 1篇广东省肝脏病...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检测在不同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各种抗体存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4组研究对象共220例(慢性胃炎66例、消化性溃疡56例、胃肠道肿瘤33例以及门诊体检者65例)血清Hp的5种抗体:CagA抗体、VacA抗体、Ure抗体、Hsp60抗体、RdxA抗体。结果慢性胃炎组5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9.1%,24.2%,71.2%,21.2%和19.7%;消化性溃疡组为62.5%,232.%,66.1%,21.4%和16.1%;消化道肿瘤组为27.3%,24.2%,57.6%,45.5%和18.2%;对照组为16.9%,18.5%,60.0%,12.3%和30.8%。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和胃肠道肿瘤组CagA抗体、Hsp60抗体和RdxA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Ure抗体和VacA抗体阳性率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CagA抗体和Hsp60抗体的阳性率与胃肠道肿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不同消化系统疾病中幽门螺旋杆菌抗体谱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不同抗体的产生可能与其所引发各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
林裕龙龙国进兰萌莫炳强彭永正冯桂湘
关键词:抗体
HBV基因型在不同乙型肝炎疾病组中的分布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各种基因型在不同乙型肝炎疾病组中的分布.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6例HBV感染的肝癌,58例肝硬化,6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以...
林裕龙兰萌龙国进彭永正冯桂湘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血清检测
文献传递
HBV基因型在不同乙型肝炎疾病组中的分布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各种基因型在不同乙型肝炎疾病组中的分布。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6例HBV感染的肝癌,58例肝硬化,6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以及60例HBV无...
林裕龙兰萌龙国进彭永正冯桂湘
关键词: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文献传递
不同标准源放置方法测定甲状腺摄^(131)I功能的比较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源支架代替蜡颈模型测定甲状腺摄131I功能的可行性。方法(1)以3种不同的标准源放置方法即源支架法、蜡颈模型法(颈模法)和直接固定法测定9个按放射性浓度递增的标准源的计数/min(cpm)值;(2)以源支架法和颈模法测定30例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摄131I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颈模法测定的cpm值显著高于源支架法与直接固定法(P=0.000),后两者无显著差异(P=0.839);三者均高度相关;(2)源支架测得的30例患者摄131I率显著高于颈模法对应的测定值(t=26.033,P=0.000),二者高度相关(r=0.996,P=0.000);经回归方程“颈模法摄碘率=0.863×源支架法摄碘率”处理后,支架法与蜡颈模型无显著差异(t=0.22,P=0.827)。结论源支架与蜡颈模型放置标准源的摄131I率测定结果显著不同但高度相关,两者不能等同但可以相互替代。
何国荣龙国进
关键词:甲状腺放射性^131I
PCR-RFLP检测HBeAg阴性preS1抗原阳性的HBV感染者前C区基因变异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HBeAg阴性的HBV感染者前S1(preS1)抗原阳性与前C区基因G1896A变异发生频率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检测64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ELISA法检测preS1抗原,以错配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HBV前C区1896位点的基因变异。结果64例血清中preS1抗原阳性25例(39.1%),preS1抗原阴性39例(60.9%);25例preS1阳性的标本中23例(92.0%)HBVDNA阳性(19例≥10^3copies/ml,4例为10^2copies/ml,2例为检测限以下),有21例(84.0%)发生1896位点变异;39例preS1抗原阴性的标本中11例(28.2%)HBVDNA为10^2~10^3 copies/ml、17例(43.6%)发生1896位点变异。preS1阳性与阴性患者1896位点变异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HBeAg阴性的HBV感染者中,preS1抗原不受前C区基因变异的影响,可以更客观地反映HBV复制状态。
林裕龙兰萌龙国进莫炳强彭永正冯桂湘侯金林
关键词:前S1抗原基因变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