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云

作品数:27 被引量:318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UV-B辐射
  • 4篇植物
  • 4篇活性
  • 3篇幼苗
  • 3篇玉米
  • 3篇水分
  • 3篇水分胁迫
  • 3篇酸雨
  • 3篇胁迫
  • 3篇酶活性
  • 3篇绞股蓝
  • 3篇红花
  • 3篇番红花
  • 2篇氧化酶
  • 2篇氧化酶活性
  • 2篇幼苗生长
  • 2篇栽培
  • 2篇生化
  • 2篇生理
  • 2篇种子

机构

  • 14篇西南师范大学
  • 13篇西南大学
  • 8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涪陵师范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7篇龙云
  • 10篇钟章成
  • 6篇谈锋
  • 6篇刘芸
  • 5篇操国兴
  • 4篇吴能表
  • 4篇周启贵
  • 4篇朱利泉
  • 4篇汤绍虎
  • 2篇邓美玲
  • 2篇刘锦春
  • 2篇王小佳
  • 2篇杨睿
  • 1篇李道高
  • 1篇廖志华
  • 1篇李莉
  • 1篇刘丽
  • 1篇刘玉成
  • 1篇阳义健
  • 1篇刘开全

传媒

  • 5篇西南师范大学...
  • 5篇西南大学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化学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曼地亚红豆杉的引种繁殖和诱生剂的研制
谈锋熊能湘余吉斌唐红梅祝顺琴胡凯廖志华赵昌琼芦站根杨建华韩英向邓云谢吉容陈京吴能表汤绍虎邓君龙云周启贵
该项目探明了重庆地区曼地红豆杉最适生长的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生态气候条件,为在重庆市大力发展曼地亚红豆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引进了5个品种,培育了4万株曼地亚红豆杉种苗,建立了约10万株规模的种苗基地。研究开发的曼地...
关键词:
关键词:红豆杉繁殖生根剂
水杨酸浸种对UV-B辐射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以玉米(Zea mays L.)品种苏玉糯2号为研究材料,温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001、0.1和lmmol·-1)的水杨酸(SA)游液浸种预处理,对可见光(320μmol·m-2·s-1)和补增UV-B辐射(2....
龙云钟章成
关键词:UV-B辐射抗氧化酶活性
文献传递
基因活化剂对紫肉甘薯根系活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基因活化剂使用浓度(A)设3个水平:375×(A1)、750×(A2)和1 500×(A3)稀释液,处理时间(B)设3个水平:浸渍苕秧基部0.5 h(B1)、1 h(B2)和2 h(B3),处理后培养在改良Hoagland培养基中,12 d后测定根系α-萘胺氧化速率、NO3-和K+吸收速率.结果表明:A1、A2和A3的α-萘胺氧化速率分别比对照(98.46μg/g.h)提高2.99,5.92和2.37倍;NO3-吸收速率分别比对照(0.23 mg/株.h)提高0.51,1.14和0.66倍;K+吸收速率分别比对照(0.12 mg/株.h)提高1.73,2.73和1.16倍.与对照相比,B1、B2和B3的α-萘胺氧化速率分别提高5.50,3.29和2.49倍;NO3-吸收速率分别提高0.60,1.09和0.63倍;K+吸收速率分别提高1.57,2.66和1.40倍.因素A、B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平间差异极显著(p<0.01).A2B2是最佳水平组合,即用750倍的基因活化剂浸渍苕秧基部1 h,可显著提高紫肉甘薯的根系活力,比对照α-萘胺氧化速率、NO3-和K+吸收速率分别提高5.75,1.51,3.52倍.
汤绍虎周启贵龙云李坤培刘开全
关键词:基因活化剂紫肉甘薯根系活力
缙云黄芩与伴生物种的种间关联度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缙云黄芩(Scutellaria tsinyunensis C.Y.Wu et Chow)是重庆特有濒危植物,也为极小种群物种。该研究采用2×2列联表、应用方差分析、χ~2统计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等计算方法,分析了缙云黄芩9个群落中草本层18种伴生物种与缙云黄芩的种间关联度,结合与其伴生物种的频度分布分析,以明确缙云黄芩及其伴生物种的频度分布及种间关联度,探讨其群落中主要草本物种与缙云黄芩的相互作用,为地方特有珍贵物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缙云黄芩与其伴生物种在频度分布上与边缘鳞盖蕨以及蝴蝶花呈协同作用,与多序楼梯草、淡竹叶、蓝叶藤呈拮抗作用,与红盖鳞毛蕨部分呈协同作用、部分呈拮抗作用。(2)缙云黄芩群落总体关联度表明,6个群落呈现正关联,3个群落呈现负关联。(3)在48个种对中,34个种对显示为正关联,占总关联对数70.8%;14个种对之间表现为负关联,占总关联对数29.2%,其中显著正联结或负联结的种对仅3对,约占总数6.3%,极显著负联结种对仅1对。研究认为,寻找和保护与缙云黄芩正关联性较强的物种来共同形成利于特定物种生存的环境,或在野外将缙云黄芩移植到分布正关联物种的群落中有利于缙云黄芩野外扩繁。
陶琪吴思航马凯阳邓洪平陶建平龙云
关键词:缙云黄芩
‘雪青’梨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6
2005年
以‘雪青’梨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培养温度(25±1)℃,光照强度2 000 lx,14 h/d,继代周期30 d.在MS+2'4-D 2 mg·L-1+6-BA 0.5 mg·L-1培养基中,外植体脱分化率达100%,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12.05;在MS+6-BA 5 mg·L-1+IAA 0.1 mg·L-1中,不定梢诱导率达100%,在MS+6-BA 2 mg·L-1+IAA 0.1 mg·L-1+CH 100 mg·L-1中, 1~6代不定梢平均繁殖系数达7;在1/2 MS+IBA 2 mg·L-1+6-BA 0.5 mg·L-1+AC 500 mg·L-1中,不定梢生根率达67.50%;68株试管苗移栽到珍珠岩营养钵中,30 d成活46株,成活率为67.65 %.
汤绍虎孙敏周启贵龙云李道高
关键词:植株再生
降低西瓜试管苗玻璃化因素的优化被引量:5
2009年
以西瓜为材料,采用L27(3^13)多因素正交设计,研究不同的基因型材料、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培养基中BA、琼脂、蔗糖、IAA和Phi.浓度对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玻璃化频率15℃〉35℃〉25℃,15℃与25℃、35℃间差异显著(P〈0.05);材料的基因型、光照强度、培养基中BA、琼脂和蔗糖浓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玻璃化频率2n〉3n〉4n,4n与2n、3n间差异显著;1000Lx〉2000Lx〉3000Lx,1000Lx与2000、3000Lx间差异显著;BA4mg/L〉2mg/L〉1mg/L,1mg/L与2mg/L、4mg/L间差异显著;琼脂5g/L〉8g/L〉11g/L,5g/L与8g/L、11g/L间差异显著;蔗糖10g/L〉30g/L〉50g/L,10g/L与30g/L、50g/L间差异显著.在继代培养中,降低试管苗玻璃化的综合措施是:培养温度25~35℃,光照强度2000~3000Lx,培养基中BA≤1mg/L,IAA≥1mg/L,Ph1.≥2g/L,琼脂8~11g/L,蔗糖30~50g/L.
余彭娜周启贵龙云汤绍虎
关键词:西瓜玻璃化正交设计
自交不亲和甘蓝授粉过程中蛋白质磷酸化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以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 SI)甘蓝为材料,研究了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过程中甘蓝花柱内蛋白激酶的动态变化和该激酶与多种离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蓝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后3 min时,蛋白质磷酸化活性有显著差别。Ca2+、Mn2+、Mg2+都是磷酸化活性充分发挥所必需的,添加 Ca2+浓度以 2 mmol·L-1为最佳浓度,Mg2+和Mn2+在此磷酸化活性发挥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它们同时存在能极大地提高磷酸化活性,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ethyleneglycol bis(2-aminoethylether)tetraacetic acid,EGTA]使蛋白磷酸化活性大大降低,该激酶对钙调素(calmodulin,CaM)没有依赖性。
吴能表朱利泉陈京龙云王小佳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甘蓝蛋白激酶
重庆喀斯特地区适生植物种子大小分布及吸水特征被引量:3
2021年
对重庆典型喀斯特地区中梁山海石公园内21种适生植物成熟种子的形态、大小及吸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种子形态多趋近圆(球)形,部分种子有附属结构.2)种子的长度为1.278~14.946 mm,宽度为0.771~7.012 mm,长宽比为1.092~13.422;种子千粒质量分布为0~400 g,且集中分布在0~50 g区间内.3)种子吸水总体呈现先快后慢的特征,不同植物种子吸水率差别较大.可见,该地区适生植物种子多呈圆形或有附属结构以利于扩散,总体上采取小种子“r繁殖策略”及快速吸水等来适应干旱缺水、异质多样的喀斯特生境特征.
段启辉刘俊婷李素慧彭榜元龙云刘锦春
关键词:石灰岩种子形态种子大小千粒质量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皂甙的动态变化及提取纯化研 究
该试验以缙云山野生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及其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人工水分胁迫和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及自然条件下绞股蓝生理生化及生物量等指标的变化,并以皂甙产量为...
龙云
关键词:绞股蓝皂甙纯化水分胁迫
α-NAA和UV-B辐射对栝楼幼苗光合色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2
2003年
温室条件下研究 UV- B辐射 ( 0 .0 2 9J/( m2·s) )和外施 α-萘乙酸 ( α- NAA) ( 2 mg/L)对栝楼叶片光合色素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外施α- NAA,能提高栝楼幼苗叶片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提高保护酶 SOD、CAT、POD、ASP的活性 ,细胞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 MDA含量相对稳定。UV- B辐射单独处理 ,则极显著地降低叶绿素 a的含量 ,叶绿素 b含量也呈明显地下降趋势 ,类胡萝卜素含量稍有下降 ,极显著降低栝楼幼苗叶片 SOD、POD、CAT、ASP活性 ,引起细胞膜相对透性明显增大 ,MDA含量显著增加。α- NAA与 UV- B辐射共同处理栝楼幼苗 ,与 UV- B辐射处理相比 ,叶绿体色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而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则有不同程度降低 ,SOD、POD、ASP活性上升 ,CAT活性显著上升。以上结果暗示 ,UV- B辐射对生长的影响可能是 :( 1 )破坏光合色素而导致光合能力下降 ;( 2 )降低保护酶 SOD、POD、CAT、ASP活性 ,导致膜脂过氧化 ,膜结构遭到破坏 ,膜透性增加。而外施α- NAA,能部分减轻由增强的 UV- B辐射对栝楼幼苗造成的这种伤害 ,其原因可能是 α- NAA提高了保护酶活性 ,维持了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 ,即是维持了膜结构的稳定性。可见 ,α- NAA能增加栝楼对 UV- B辐射的抗性。
刘芸钟章成Marinus J.A. Werger操国兴尹克林龙云
关键词:UV-B辐射光合色素保护酶活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