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冰
- 作品数:29 被引量:123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X染色体短臂缺失一例
- 2009年
- 患者女,30岁,因闭经、不孕来院咨询。患者身高147cm,后发际低,智力正常,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0岁来月经,周期基本正常,16岁左右开始不规律,大约1~2年后闭经。细胞遗传学检查: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72h,G显带,计数6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20个,患者核型全部为46,X,del(X)(p11)。见图1。
- 郭淼尹峰宋宏齐冰赵静
- 关键词: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遗传学检查妇科检查G显带闭经
- 水稻缺铁胁迫条件下根部形态及电镜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为研究缺铁胁迫条件下植物的适应机制,首次使用植物凝胶培养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的水稻根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苗期水稻缺铁诱导的根毛和侧根明显增多,幼根周围有分泌物出现.进一步利用电镜制样技术和超薄切片技术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处理的水稻根尖细胞中膜泡的分布和形态.发现缺铁培养的水稻根尖细胞中膜泡的个数较多,而且较明显.为水稻在适应缺铁胁迫下根部细胞内膜泡运输增强提供了证据.
- 常正尧王健美齐冰韩建辉印莉萍
- 关键词:铁胁迫膜泡水稻根透射电子显微镜
- 兔胚胎时期特异性基因相关新片段的克隆被引量:1
- 2009年
- 阶段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植入前胚胎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是进一步研究植入前胚胎发育调控机制的前提。本实验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来研究兔(Oryc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植入前各期胚胎的基因表达差异。在获得的42个阳性阶段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中,有5个在NCBI和EMBL数据库中没有同源序列,登录EMBL,申请了登录号。这些新基因片段都是桑葚期特异表达的基因,而且在以后的囊胚期也有表达。兔由母源型调控向合子型调控的过渡是在8~16细胞期开始的,在桑葚期开始表达的这些基因片段应该是兔胚胎时期特异性基因。这些基因的克隆将为进一步研究兔的植入前胚胎发育模式奠定基础。
- 齐冰常正尧李效良李永芳陈清轩李文雍
- 关键词:MRNA差异显示技术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VEGF-D)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胃癌组织中VEGF-D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检测胃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结果76例胃癌组织中VEGF-D的阳性表达率为52.6%,癌周正常组织中未见VEGF-D抗原表达。VEGF-D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或P<0.01)。胃癌组织中的LMVD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1),LMVD与VEGF-D表达、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1)。结论胃癌细胞可分泌VEGF-D,它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来促进胃癌经淋巴道转移。VEGF-D和LMVD可作为预测胃癌淋巴转移的重要指标。
- 李效良逄小红齐冰李永芳郭淼赵静刘京昇
- 关键词:胃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淋巴管密度
- S100A4和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S100A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淋巴转移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100A4和VEGF-C在76例胃癌及24例癌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100A4和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1).S100A4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P<0.05);VEGF-C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或P<0.05).S100A4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34,P=0.003),kappa系数为0.298.结论:S100A4可能参与VEGF-C淋巴管生成通路,在胃癌的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效良齐冰李永芳郭淼赵静刘京昇
- 关键词:胃肿瘤内皮生长因子钙结合蛋白质类淋巴转移
- 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特征及其遗传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4种异染色质区变异的遗传特征,对表型、生殖、生育异常影响的遗传效应及遗传咨询对策。方法: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对950例有异染色质区变异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异染色质区变异群体中,男性Yqh±出现频率最高,为82.74%,1qh±、9qh±和16qh±频率较低,分别为4.74%,6.63%和5.89%,女性1qh±明显高于男性。1qh±、9qh±、16qh±和Yqh±的个体大多表型正常,其频率分别为97.78%,95.16%,66.67%和82.08%,导致表型异常的频率较低,但导致流产的频率明显增高,分别为60.78%,53.45%,69.23%,47.94%,其次是导致不孕不育,导致子女异常和死胎的频率较低。结论:在4种异染色质区变异类型中,Yqh±频率和导致生育异常的效应明显高于其他3种;4种异染色质区变异对表型的有害效应不明显,少数个体有表型异常,其主要有害遗传效应是导致流产和不孕不育,少数可导致子女异常。提示对习惯性流产、不孕不育、已生育异常子女和有表型异常个体应同时进行G带和C带检测,并注重分析异染色质区变异,对有变异者建议生育时做产前诊断。
- 刘京昇李永芳张丽青郭淼赵静李效良齐冰刘锦华宗传龙
- 关键词:染色体习惯性流产
- 泰山地区283对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 2010年
- 目的对泰山地区283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探讨泰山地区染色体畸变与不良孕产的关系。方法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备,利用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66例患者共检出染色体变异39例,男性28例,女性11例,检出率为6.89%。其中大Y 16例,在男性患者中检出率为5.65%;随体变异12例,检出率为2.12%;9ph+2例,检出率为0.35%;染色体易位4例,检出率为0.71%;除大Y外其它性染色体异常5例,检出率为0.88%。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的重要因素。
- 郭淼齐冰刘一志赵静蒋露露刘京昇
- 关键词:不良孕产
- 41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41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染色体核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染色体畸变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对41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患者进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410对不良孕产史夫妇中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49例,占受检夫妇的5.98%;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占22.4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占6.12%;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占6.12%;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占65.31%。结论染色体畸变是导致不孕不育、反复自发流产、生育死胎、畸胎的重要因素,对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应检查夫妻双方的染色体,以排除染色体畸变的可能。
- 李永芳刘京昇李效良齐冰郭淼赵静
- 关键词:核型分析染色体畸变不良孕产史
- 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对表型和生育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对表型、生育异常影响的遗传效应及在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中应采取的策略。方法对不良孕产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并对有Y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变异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Y qh+和Y qh-群体中,表型正常的个体频率分别为81.40%和85.60%,表型异常的频率较低,分别为18.60%和14.40%,表型异常主要涉及生殖系统异常和智力低下,Y qh-导致生殖系统异常频率高于Y qh+,但导致智力低下频率低于Y qh+。在对生育影响中,Y qh+个体主要是导致流产,其频率为50.64%,其次是不孕不育,频率为27.81%;Y qh-个体主要导致不孕不育,其频率为46.77%,明显高于Y qh+,致流产频率是41.13%,导致子女异常和死胎的频率较低。结论 Y qh+和Y qh-个体大多表型正常,少数表型异常,其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异常和智力低下,其他异常频率低,临床症状涉及面广。Y qh+和Y qh-对生育的遗传效应主要是导致流产和不孕不育,其次是导致子女异常和死胎。提示对有不良孕产、已生育异常子女和有表型异常的个体应重视对Y qh+和Y qh-的检测和分析,对有变异者建议其配偶妊娠时做产前诊断。
- 刘京昇赵静郭淼李永芳李效良齐冰宗传龙
- 关键词:Y染色体表型不良孕产
- 细胞生物学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探索细胞生物学立体化教学的新模式,加强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审慎选择立体化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加强实验教学、合理选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教学督导组专家的高度评价。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立体化教学模式必定会广泛实施。
- 李永芳唐瑜菁齐冰刘京升
-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医学生立体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