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维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阻尼
  • 5篇地震
  • 5篇抗震
  • 4篇混凝土
  • 3篇地震作用
  • 3篇竖向
  • 3篇竖向混合结构
  • 3篇阻尼比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3篇混合结构
  • 3篇混凝土框架
  • 3篇混凝土框架结...
  • 2篇弹塑性
  • 2篇时程
  • 2篇时程分析
  • 2篇塑性铰
  • 2篇强柱弱梁
  • 2篇阻尼矩阵
  • 2篇结构抗震

机构

  • 17篇同济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黄维
  • 13篇钱江
  • 8篇周知
  • 3篇郭斌
  • 2篇王娟
  • 2篇潘艳
  • 1篇张涛
  • 1篇吴强
  • 1篇郑孝清
  • 1篇李培振
  • 1篇卢文胜
  • 1篇黄维
  • 1篇杨俊
  • 1篇程才渊
  • 1篇吕西林
  • 1篇岳建广
  • 1篇梁飞飞
  • 1篇柴林峰
  • 1篇付力

传媒

  • 3篇低温建筑技术
  • 3篇佳木斯大学学...
  • 3篇结构工程师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工程力学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全国第十三届...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竖向混合结构阻尼矩阵近似解耦计算的误差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将竖向混合结构等效成两自由度结构模型,对该两自由度模型进行不同子结构参数取值下的近似解耦计算,分析其模态阻尼矩阵对角占优程度和近似解耦计算结构响应误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子结构特性下,模态阻尼矩阵对角占优指数和位移误差指数的衰退特征具有相似性。因此在竖向混合结构动力分析时,可以采用对角占优指数来判定采用近似解耦计算的可行性。
黄维钱江梁飞飞周知
关键词:竖向混合结构
首层柱顶隔震技术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首层柱顶隔震技术拓宽了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采用首层柱顶隔震技术不仅可以达到隔震减震的目的,还可以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隔震原理和首层柱顶隔震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隔震与非隔震两种计算模型时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有关结论和建议.
郑孝清程才渊黄维郭斌柴林峰
关键词:减震系数时程分析技术应用
消能减震装置的工程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介绍了消能减震装置运用的工程背景、消能原理及分类,通过工程实例中采用ETABS与PKPM同时建模对比分析、采用EPDA程序对结构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最终得出消能减震装置能够在不增加配筋量和改变结构截面尺寸的情况下满足了抗震设防要求.
郭斌黄维张涛
关键词:消能减震黏滞阻尼器
超高压电容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超高压电容器装置结构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上重下轻、阻尼比小的结构特点不利抗震.本文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该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谱分析,结构基频较低约1.02Hz.对结构在自重作用、X与Y向地震作用、X与Y向风荷载作用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各部件的最大应力均小于规范要求;台架梁的最大相对变形为1/2671,小于规范值1/400;结构满足8度抗震设防要求.
潘艳钱江黄维岳建广
关键词:电力设施有限元抗震性能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的破坏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出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而是在柱端出现塑性铰,柱发生剪切破坏。基于中国抗震规范对柱构件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柱的破坏形式和原因分析,进行框架柱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建议框架结构的设计应适当提高柱的刚度和承载力,结构弹塑性分析时应采用有楼板和填充墙的计算模型来代替纯框架结构计算模型。
黄维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塑性铰
考虑混凝土不同约束效应的型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模拟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对于型钢混凝土柱,考虑型钢和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将混凝土截面分成无约束混凝土部分、部分约束混凝土部分和强约束混凝土部分。基于附加约束应力作用效应的原理,构建了统一考虑混凝土约束效应影响的本构方程,建立了适用于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考虑混凝土不同约束效应及型钢与混凝土间的组合效应,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最后采用该方法研究了轴压比、剪跨比和箍筋配置等参数对型钢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的影响。
黄维钱江周知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柱约束应力本构方程ABAQUS抗震性能
基于两次推覆分析考虑损伤效应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被引量:2
2011年
结构的损伤状态通常用损伤指标表征,损伤指标的计算可以基于结构强度或基于结构的响应。基于两次POA计算结构损伤指数的方法,提出一种考虑损伤效应的结构抗震性能简化计算方法,以拟静力循环往复加载模拟结构损伤过程,与Pushover能力谱法相结合,评价不同损伤情况下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对一个单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考虑损伤效应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合理、可靠。
黄维钱江庄彬彬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分析
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抗震设计阻尼比取值分析
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串联组成的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因不同材料在结构的不同部分提供的能量耗散机制差别较大,结构阻尼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此将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等效成两自由度模型,计算了在谐振荷载作用下各...
黄维钱江周知王娟
关键词:抗震设计阻尼比
文献传递
竖向混合结构模态阻尼比计算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竖向混合结构因各子结构提供的能量损失机制不同,导致结构阻尼矩阵为非比例阻尼矩阵。基于复阻尼理论,推导了竖向混合结构的模态阻尼比计算公式。以一个12层竖向混合框架结构试验为例,将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模态阻尼比与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采用不同材料阻尼比对该混合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弹性时程分析,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效率高。最后采用该方法和模态应变能法研究了竖向混合结构各子结构自特性对整体阻尼比的影响情况。
黄维钱江周知
关键词:竖向混合结构
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强梁弱柱”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混凝土框架结构出现"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柱发生剪切破坏,最终导致结构形成侧移机构。通过对"强梁弱柱"框架破坏过程分析,以及考虑随机多维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受力特性,并与中国规范进行对比,为完善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黄维钱江郭斌付力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强柱弱梁塑性铰多维地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