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炳光

作品数:99 被引量:678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6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2篇气藏
  • 21篇试井
  • 21篇气井
  • 15篇油藏
  • 13篇LAPLAC...
  • 12篇储量
  • 11篇油田
  • 11篇井底
  • 10篇产能方程
  • 9篇地层
  • 9篇层压
  • 8篇地层压力
  • 8篇井底压力
  • 7篇低渗
  • 7篇异常高压
  • 7篇数学模型
  • 7篇变流率
  • 6篇单井
  • 6篇可采储量
  • 5篇异常高压气藏

机构

  • 72篇西南石油大学
  • 3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7篇西南石油学院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西华大学
  • 3篇四川工业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
  • 2篇华北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重庆石油高等...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苏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99篇黄炳光
  • 59篇王怒涛
  • 21篇李顺初
  • 11篇罗志锋
  • 7篇林然
  • 6篇孟令强
  • 6篇孟琦
  • 6篇周荣辉
  • 5篇唐海
  • 5篇张普斋
  • 5篇罗银富
  • 5篇曾凡华
  • 4篇孙文涛
  • 4篇李晓平
  • 3篇伍轶鸣
  • 3篇王宏玉
  • 3篇姜军
  • 3篇罗兴旺
  • 3篇张风波
  • 2篇姚远

传媒

  • 15篇西南石油学院...
  • 12篇西南石油大学...
  • 7篇大庆石油地质...
  • 7篇新疆石油地质
  • 7篇断块油气田
  • 6篇石油勘探与开...
  • 6篇油气井测试
  • 6篇重庆科技学院...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内江科技
  • 4篇内蒙古石油化...
  • 4篇天然气勘探与...
  • 3篇钻采工艺
  • 2篇西安石油学院...
  • 1篇河南石油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工业计算...
  • 1篇水动力学研究...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2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计算油气界面移动距离的新方法
2011年
本文以物质平衡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了一种估算油气界面下移距离的方法。现场实例表明,该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带气顶的油藏。
乐潇黄炳光曾路
关键词:气顶油藏油气界面
用生产资料预测油藏流体饱和度的简单方法
2006年
用物质平衡法和Logistic模型联解,可以建立水驱油藏或区块平均含水饱和度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仅需要少量的开发数据,求解过程极其简单。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简单、实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预测法。该方法适用于进入开发中后期、产量处于递减阶段的油藏或区块的平均饱和度预测。
敖科黄炳光罗兴旺姜军张艳梅
关键词:饱和度产油量
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被引量:48
2002年
油藏水驱开发潜力是分析评价油藏开发开采水平的重要参数。在分析评价经验公式法、水驱特征曲线法和递减曲线法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优缺点的基础上,由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潜力的7类地质因素(岩石颗粒结构、岩石孔隙结构、储集层渗流物性、储集层敏感性、含油气砂体分布、储集层能量及原油物性)中选取矿场易获取的能够反映油藏地质特征的24个地质参数,构成油藏水驱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的新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潜力,它是一种简单、适用、可靠的科学方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用性。表3参9(唐海摘)
唐海黄炳光曾凡华李道轩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法油藏水驱油藏地质特征
无穷大双孔介质复合储层压力分布的求解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针对油气藏中的无穷大双孔介质复合储层模型,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是否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下的变流率问题的无因次内、外区域储层压力分布的Laplace空间解,在深入剖析解的结构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压力分布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无疑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並填补了试井分析理论在此方面的空白和不足,对相应试井分析软件的研制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对油藏工程中的数值模拟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韩易龙黄炳光王怒涛伍轶鸣
关键词:储层变流率LAPLACE空间解
气井产能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41
2004年
用常规方法处理产能测试数据时,发现许多气井的井底压力测试数据很难达到常规气井产能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每改变一个工作制度(每改变一次产量),气井的井底压力应达到稳定后才能测试压力,可是,达到"拟稳定流状态"比较难。这就使得测试压力与达到稳定时的压力有一定的误差,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引入测试点的误差值,建立带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从而获得可靠的结果。该方法克服了测试中需要长时间达到稳定状态这一限制,同时可以缩短测试时间,对低渗透储层特别适用。通过实际资料处理与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可靠性。
王怒涛黄炳光梁尚斌曾凡华
关键词:产能方程二项式
一种新的“改进一点法”在普光气田产能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一点法"产能预测是一种经验公式预测的方法,常规一点法预测产能时又存在一些误差;通过对常规一点法的改进,得到了改进的一点法,该应用的关键是确定C值的大小,系数C值与具体气井的渗透率K、A、B有关,是一个综合了开发因素(地层压力pR)与地质因素(渗透率K)的物理量。利用研究地区的C值关系式可以快速计算出地层压力下降后的C值,进而代入一点法公式计算出无阻流量。该方法具有可推广性,可为其它气田快速计算无阻流量提供一种借鉴。
黄德明付德奎刘欣李娜黄炳光
关键词:无阻流量产能预测
双孔复合储层中井底压力的求解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针对双孔复合储层模型 ,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下、变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 ,在深入剖析了解的结构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 ,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间的相互关系 ,并简要地引导了相应的应用。该研究无疑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 ,其试井分析软件更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
黄炳光李顺初李兴训王怒涛
关键词:变流率LAPLACE空间解油气井
水侵气藏水侵量与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6
1999年
天然水侵气藏水侵量的计算和预测是水侵气藏动态分析和预测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气藏的开发效果。根据水侵气藏的压降方程和非稳态水侵量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在未来不同开采时间和累积产气量的情况下,预测侵入气藏的水量和对应的气藏压力的方法和步骤。采用据此编制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对比计算结果发现,天然水侵气藏的累积水侵量不仅取决于天然气的采出程度和气藏压力,而且在气藏开发一段时间后还与开采时间有关。对于均质气藏,在同一采气程度下,采气速率越高,累积水侵量越少。因此,为了提高气藏的最终采收率,应尽可能提高采气速率。
刘蜀知孙艾茵黄炳光徐春碧
关键词:天然气水侵量地层压力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中气体流动新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多缝多洞复杂连通型储集层中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开井时压力降落阶段与关井后压力恢复阶段各溶洞内压力和各裂缝内气体流量的变化规律,并以六溶洞五裂缝复杂连通的储集层为例,进行了实例计算。发现压力下降阶段时,距离井筒越近的溶洞,压力下降越快;压力下降初期的气体产量主要由靠近生产井的溶洞供给,随着时间的增加远离生产井的溶洞才逐渐开始大量供给气体;压力恢复阶段中,由于缝洞的复杂连通性,各裂缝中流量变化比较复杂,部分裂缝中的流量在后期出现倒流现象。最后,研究了溶洞大小、裂缝长度和裂缝宽度对溶洞内压力与裂缝内气体流量变化的影响。
林然黄炳光王怒涛乐潇陈东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集层
气井单井配产新理论方法研究与应用
2014年
利用累计产量具有很好的规律性建立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气井单井配产的新理论方法,进行产量递减规律分析和产量预测。首先,对某气井的生产数据进行整理;然后,对开始有规律递减以后的产量进行累计产量的计算,拟合后得到累计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产量与时间的关系式;最后,将新理论方法与Arps方法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了应用新理论方法对产量进行预测的相对误差为5.9975%而Arps方法的相对误差为11.6036%,证明了新理论方法是可行的。应用新理论方法的累计产量公式和产量公式进行产量预测,两种预测方式的相对误差为0.62409%,故两种预测方式均可行。
边朝亮王怒涛黄炳光周琳琳
关键词:气井配产单井产量递减规律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