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宇

作品数:24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吴川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疗效
  • 6篇疗效观察
  • 5篇血压
  • 5篇他汀
  • 5篇替罗非班
  • 5篇伐他汀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高血压
  • 4篇梗死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综合征
  • 3篇慢性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3篇病患

机构

  • 24篇吴川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黄宇
  • 11篇李波
  • 8篇陈观荣
  • 7篇陈景生
  • 7篇李冬华
  • 4篇魏群英
  • 3篇林宇彪
  • 3篇林康华
  • 3篇冼巧飞
  • 3篇李裕强
  • 2篇张红飞
  • 2篇潘俊泰
  • 2篇劳国华
  • 2篇伍瑚
  • 1篇吴一新
  • 1篇陈冠瑶
  • 1篇宁观林
  • 1篇林土坤
  • 1篇陈朝阳
  • 1篇龙伟东

传媒

  • 4篇医学信息(下...
  • 3篇临床合理用药...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北方药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1
  • 1篇201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予以2型糖尿病(T2DM)伴下肢血管病变(PAD)患者西洛他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T2DM伴PAD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予以西洛他唑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下肢血管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的6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量(0.75±0.18)ml/s·mm^2高于对照组的(0.56±0.12)ml/s·mm^2,足背动脉内径(2.58±0.75)mm长于对照组的(2.25±0.68)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腘动脉血流量及内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9%与对照组的5.2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T2DM伴PAD患者西洛他唑疗效显著,能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用。
陈冠瑶黄宇宁观林
关键词:下肢血管病变2型糖尿病西洛他唑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旨在探讨厄贝沙坦或氨氯地平是否能独立于其降低体循环血压的作用而减慢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进展。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25例2型糖尿病所致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厄贝沙坦(300mg/d)、氨氯地平(10mg/d)或安慰剂治疗组。所有各组目标血压均为≤130/85mmHg。比较各组达到主要复合终点的时间及到达次要心血管复合终点的时间。结果:随访时间为平均1.6年。厄贝沙坦治疗与主要复合终点危险下降相关,厄贝沙坦组的危险比安慰剂组低20%(P=0.02),比氨氯地平组低20%(P=0.006)。对于血清肌酐浓度倍增危险,厄贝沙坦组比安慰剂组低33%(P=0.003),比氨氯地平组低37%(P<0.001)。厄贝沙坦治疗使发生终末期肾病的相对危险比其他两组都低20%(两组比较均P=0.07)。这些差异不能用治疗获得的血压差异来解释。厄贝沙坦组血清肌酐浓度增加的速度比安慰剂组慢24%(P=0.008),比氨氯地平组慢21%(P=0.02)。所有原因死亡及心血管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在保护2型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方面有效,这种保护作用与其引起的血压下降无关。
黄宇魏群英李波陈观荣冼巧飞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糖尿病肾病厄贝沙坦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吴川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于2016年1~6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予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积分、FMD及血清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分别为(1.10±0.15)mm、(3.92±1.23)分,均较治疗前的(1.33±0.27)mm、(5.91±2.02)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FMD及血清NO分别为(10.41±3.45)%、(73.62±20.93)μmol/L,均较治疗前的(7.36±2.21)%、(42.13±11.43)μmol/L明显增高,且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内皮功能,稳定并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李裕强林宇彪黄宇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内皮功能
极高剂量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剂量缬沙坦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疗效是否优于常规剂量的缬沙坦。方法连续人选2010年6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就诊的391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160rag、320mg和640mg缬沙坦组。前4周所有患者均服用缬沙坦160rag。在之后的30周内,其中2组增加缬沙坦的剂量。分别采用基线、4周、16周和30周时收集的过夜尿(一式三份)来评估蛋白尿。结果在第4周时,各组的白蛋白尿均显著减少(P〈0.001),之后,缬沙坦320mg组和640mg组的白蛋白尿出现非常显著地减少(P〈0.001),而160mg组只有中等程度的进一步减少(P=-0.03)。至30周时,缬沙坦640mg组白蛋白尿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是160mg组的2倍(P〈0.01)。高剂量组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与剂量增加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低血压和高钾血症)。结论高剂量缬沙坦减少白蛋白尿的疗效优于常用剂量160mg.且明显与血压无关。因此,至少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较高剂量的缬沙坦,这不是为了控制血压.而是要获得最佳的组织保护。
黄宇魏群英李波陈观荣冼巧飞
关键词:糖尿病蛋白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疾病进展和负情绪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负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98例)、中危组(75例)、高危组(110例),采取面对面形式,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追踪随访,分析冠脉狭窄程度与负性情绪(焦虑、抑郁)得分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中危组及高危组负性情绪得分值明显高于低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与高危组在焦虑得分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在抑郁得分值方面明显高于中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情绪与冠心病患者疾病进展存在正相关(r=0.459,P<0.05)。结论:冠心病与负情绪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存在正相关,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早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对改善冠心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裕强黄宇吴一新
关键词:冠心病疾病进展
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效果好,安全性好.
李冬华李波陈景生黄宇
关键词:脑梗死依达拉奉自由基清除剂
替罗非班辅助治疗老年NSTE-AC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辅助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NSTE-ACS患者7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小板活化、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K-MB、cTnT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辅助治疗老年NSTE-ACS临床效果较佳,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可临床推广.
林康华黄飞龙黄宇
关键词:替罗非班氯吡格雷NSTE-ACS血管内皮功能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药物治疗,患者内皮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临床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以及辛伐他汀降脂,其中小剂量组(33例)辛伐他汀用量10mg/d,中剂量组(34例)辛伐他汀用量20mg/d,大剂量组(33例)辛伐他汀用量40mg/d,观察患者血脂指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情况,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流介导的(FMD)、硝酸甘油介导的(NMD)]影响。结果治疗后大剂量组TC、LDL-C水平降低,NO上升、ET水平降低以及FMD增加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者临床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大剂量使用效果最为理想。
李裕强黄宇肖辉
关键词:高血压动脉硬化辛伐他汀内皮功能
替罗非班辅助治疗ACS的效果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辅助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左心功能、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24%,37/41)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30/41)(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sV、C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G、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辅助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左心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林康华黄宇黄飞龙
关键词:替罗非班依折麦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肌钙蛋白
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某院收治的10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降低,且观察组的各指标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伴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在未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更好地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而且更好地控制炎性标志物水平。
林康华黄飞龙黄宇
关键词:替罗非班阿托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