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琦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聚苯
  • 10篇聚苯胺
  • 10篇苯胺
  • 8篇聚苯胺薄膜
  • 4篇原位聚合
  • 4篇纳米
  • 4篇PANI
  • 3篇乙烯
  • 3篇透明导电
  • 3篇吡咯
  • 3篇吡咯烷
  • 3篇吡咯烷酮
  • 3篇纳米二氧化硅
  • 3篇聚乙烯
  • 3篇分散聚合
  • 2篇聚乙烯吡咯烷...
  • 2篇PA
  • 1篇导电聚苯胺
  • 1篇电致变色
  • 1篇电致变色性能

机构

  • 12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魏琦
  • 11篇吴其晔
  • 7篇范海军
  • 5篇陶雪钰
  • 3篇王新
  • 3篇李颖
  • 2篇张如根
  • 2篇宫超坤
  • 2篇慕晶霞
  • 2篇吴起
  • 1篇陈骁
  • 1篇段予忠
  • 1篇王丹
  • 1篇王晓磊
  • 1篇王丹

传媒

  • 2篇功能高分子学...
  • 2篇现代塑料加工...
  • 2篇塑料科技
  • 1篇塑料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塑料加工...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聚物熔体挤出不稳定流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熔体挤出不稳定流动现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阐述了关于形成鲨鱼皮和压力振荡及其他挤出不稳定流动的相关机理,并总结了抑制挤出不稳定现象所采取的措施。
慕晶霞王新魏琦吴其晔
关键词:高聚物熔体鲨鱼皮压力振荡
PVP与PVA对原位聚合导电聚苯胺薄膜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分别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醇(PVA)为稳定剂,采用苯胺的分散聚合体系,在玻璃基片上原位沉积了表面光滑均匀、亚微米厚度的导电聚苯胺薄膜,改善了导电聚苯胺的加工性能。研究了薄膜的形貌、厚度及电导率。结果表明:聚苯胺薄膜表面光滑,黏附一些胶体粒子,以PVP为稳定剂制备的聚苯胺薄膜表观质量好于以PVA为稳定剂得到的聚苯胺薄膜,表面更加光洁致密;不同稳定剂影响聚苯胺薄膜厚度及性能,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PVA为稳定剂制备的聚苯胺薄膜厚度及电导率均高于以PVP为稳定剂制备的聚苯胺薄膜厚度和电导率。
陶雪钰王丹王晓磊魏琦吴其晔
关键词:分散聚合聚苯胺薄膜聚乙烯吡咯烷酮
原位分散聚合制备透明导电PANI-SiO2复合薄膜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作空间稳定剂,通过苯胺的原位分散聚合在玻璃表面直接制备PANI-Si02透明导电复合膜.薄膜的表观形态和组成通过SEM、FTIR、UV -vis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薄膜的形成经历了成核、生长、生长饱和三...
魏琦范海军吴其晔段予忠
关键词:聚苯胺薄膜纳米二氧化硅
文献传递
高氯酸掺杂原位沉积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高氯酸为介质酸,PVA为空间稳定剂,采用分散聚合方法,在玻璃表面原位沉积制得光滑半透明聚苯胺薄腰。研究了分散体系的反应过程、薄膜的表观形貌和微观结构、膜厚的影响因素、薄膜的电导率以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构成薄膜的聚苯胺粒子呈球型或椭球型;薄膜具有三级结构特征;高氯酸不仅作为介质酸,同时作为掺杂剂;薄膜的结晶性能不佳;薄膜厚度与介质酸的浓度并非线性关系;薄膜的电导牢处于半导体水平;电导率大小与无机介质酸的酸性强弱有一定关系,与表面形貌关系更为紧密;高氯酸掺杂聚苯胺薄膜在67.3℃时开始脱掺杂,在277.2℃脱除完全。
范海军宫超坤张如根魏琦陶雪钰吴其晔
关键词:聚苯胺薄膜高氯酸掺杂分散聚合
基体表面性质对原位聚合沉积导电聚苯胺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空间稳定剂,在经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改性的玻璃表面进行原位聚合,沉积得到导电聚苯胺(PANI)薄膜。采用表面界面张力仪、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及光学显微镜对不同基体表面的接触角、PANI膜的形貌、厚度、结构、导电性及其在亲/憎水表面选择性沉积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OTS对玻璃表面的改性促进了聚苯胺的沉积且提高了薄膜厚度,薄膜饱和厚度达到200 nm;缩短了溶液中苯胺分散聚合的诱导期,反应速率增大;与未改性玻璃表面沉积的薄膜相比,改性的玻璃表面得到的聚苯胺薄膜更加细密均匀,聚苯胺颗粒尺寸小,堆积紧密;薄膜的电导率达到7.5×10-3S/cm;OTS改性对基体表面的薄膜生长和溶液中的苯胺聚合具有催化作用。
魏琦吴起李颖范海军吴其晔
关键词:原位聚合聚苯胺薄膜表面改性
高质量透明导电聚苯胺薄膜的制备及原位聚合沉积机理探讨
透明导电有机(聚合物)薄膜是一类具有导电性、光电性等多重功能的新型材料,因具有特殊的优良性能,近年来研究工作十分活跃,并已在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光电转换和自动控制、红外反射、热电转换、电磁吸收与屏蔽等方面得到应用。本课...
魏琦
关键词:聚苯胺薄膜硅烷偶联剂
文献传递
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PANI-SiO2薄膜及成膜机理探讨
<正>聚苯胺为当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导电聚合物之一。由于聚苯胺不溶不熔,因此改善加工成型性十分必要。在分散聚合体系中。聚苯胺具有在体系中任何基体表面自动成膜的能力,本文利用原位分散聚合法,通过添加空间稳定剂阻止宏观沉淀...
魏琦王新陶雪钰范海军吴其晔
文献传递
纳米SiO_2对原位分散聚合制备导电聚苯胺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在苯胺的化学氧化体系中,采用无机纳米微粒二氧化硅作为空间稳定剂,在玻璃基体表面直接制备了透明导电的聚苯胺薄膜,并与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稳定剂进行比较。采用SEM、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四探针电导率仪对薄膜的表观形貌、厚度、化学结构和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稳定剂的存在有效抑制了溶液中宏观沉淀的生成,制得的薄膜表面光滑致密;与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的情况相比较,纳米SiO2做稳定剂条件下,整个反应体系诱导期相对延长,反应速率相对缓慢,薄膜的生长速度也相对缓慢;薄膜的饱和厚度达到200nm左右,高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做稳定剂的情况;所得薄膜的电导率要相对低一些,仍属于半导体范围;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制备的聚苯胺薄膜中无稳定剂存在,说明稳定剂未参与薄膜的生长聚合。
魏琦李颖吴起范海军吴其晔
关键词:聚苯胺薄膜纳米二氧化硅聚乙烯吡咯烷酮
原位聚合沉积聚苯胺薄膜及其电致变色性能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空间稳定剂,直接在玻璃基体表面聚合沉积导电聚苯胺(PANI)薄膜。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和热重分析仪(TG)对聚苯胺膜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薄膜的电致变色性。结果表明:盐酸掺杂聚苯胺薄膜呈翠绿色,薄膜厚115 nm,表面电导率为4.6×10-3S/cm。电致变色实验中聚苯胺电极电位在-6^+6 V循环变化时,薄膜颜色在黄绿和蓝绿间可逆变化。电致变色前后聚苯胺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电极电位的降低,极化子峰发生红移,说明聚苯胺分子链中醌式结构单元被还原,聚苯胺薄膜质子化程度提高。
张如根陶雪钰魏琦宫超坤吴其晔
关键词:聚苯胺薄膜原位聚合电致变色
原位聚合沉积制备高质量透明导电聚苯胺(PANI)薄膜
<正>在苯胺分散聚合中,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在玻璃表面原位沉积制备了高质量(表面光滑,膜厚可控,电导率可调)的透明导电聚苯胺(PANI)薄膜,膜厚在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稳定剂PVP的加入降低了薄膜表面...
陶雪钰陈骁王晓磊王丹魏琦吴其晔
关键词: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