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卡尼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TGF-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扩张性心肌病(DCM)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并伴收缩功能受损为特征,临床常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下降、传导系统异常、心肌纤维化及心源性猝死,预后极差。目前临床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等综合治疗为主。新近研究发现〔1〕,左卡尼汀降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病死率,还有望用于DCM心力衰竭的治疗。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能增加以胶原为主的间质蛋白质的合成,在心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左卡尼汀对DCM伴心衰患者心功能及TGF-β水平的影响。
- 王二玲杨国杰魏子寒高阳廉湘琳
-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左卡尼汀转化生长因子-Β1
- 直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检测及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与直肠癌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取250例直肠癌患者和4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采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Clauss法测定。结果250例直肠癌患者中,直肠癌初治组、难治转移组、治疗缓解组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治疗缓解组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初治组及难治转移组有明显下降。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与直肠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早期实验室参考指标。
- 高阳庄竟张勇超刘永刚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胃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处理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处理方法及营养支持,以减少患者感染及死亡事件的发生。方法总结本院3 a内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资料,给予营养支持,加用免疫营养,并给予抗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无一例死亡,吻合口瘘均愈合。讨论对于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加强免疫营养,并积极控制炎症反应综合征,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孔烨花亚伟高阳姬社青张鉴哲
- 关键词:胃癌吻合口瘘营养免疫营养
- 老年胃癌穿孔的诊断及术式选择(附21例报告)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穿孔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老年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行胃癌根治术(D2)5例,姑息性胃部分切除8例,穿孔单纯修补8例,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6月、17月、6.5月,其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早期诊断、个体化手术方案的选择是治疗老年胃癌穿孔的关键,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高阳
- 关键词:老年胃癌穿孔术式选择
-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DNA倍体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细胞内的DNA含量及DNA指数,探讨其辅助诊断和预测癌变危险度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400例结直肠组织细胞的细胞核进行DNA倍体分析,其中正常结直肠黏膜组30例,增生性息肉组30例,绒毛状腺瘤组190例,结直肠癌组150例,检测其异倍体检出率和DI值。结果:结直肠癌组的DNA异倍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3、增生性息肉组及绒毛状腺瘤组(P<0.01),绒毛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的DNA异倍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3、增生性息肉组、无不典型增生的绒毛状腺瘤组及伴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绒毛状腺瘤组(P<0.01)。随着结直肠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降低,其DNA异倍体DI值呈增加趋势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NA含量和倍体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及恶性程度,对诊断结直肠良恶性肿瘤、预测癌变危险度、判断预后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庄競高阳夏庆欣张勇超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倍体分析
- DNA异倍体与Ⅱb、Ⅲa期大肠癌预后的临床随访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DNA倍体类型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关系,同时筛选分析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270例新鲜Ⅱb、Ⅲa期大肠癌组织细胞的DNA倍体进行检测,随访记录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结果二倍体组和异倍体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7.9%、94.7%、90.4%和96.0%、90.3%、80.8%,仅3年时的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3,P=0.042〈0.05);Cox回归模型显示,DNA倍体类型和肿瘤分期是影响Ⅱb和Ⅲa期大肠癌预后的重要因子。结论DNA异倍体可指导Ⅱb和Ⅲa期大肠癌的预后评估,DNA倍体类型和肿瘤分期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 夏庆欣庄兢高阳
- 关键词:大肠癌DNA异倍体
- 直肠癌局部切除术5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局部切除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975~ 2 0 0 0年间局部切除治疗直肠癌 5 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切除术式包括经肛局部切除 4 4例、经骶局部切除6例、经肛门括约肌局部切除 2例及经阴道局部切除 2例。 4 8例肿瘤直径≤ 3cm ,6例 >3cm。本组高分化腺癌 4 8例 ,中分化腺癌 6例 ;肿瘤浸润粘膜下层 (T1) 4 6例 ,浸润浅肌层 (T2 ) 8例。术后 1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排便障碍 ,2例发生肠道出血。术后所有病例均接受放疗化疗 ,随访中 8例局部复发 (15 % ) ,复发时间为术后 4 2 (10~ 84 )个月 ,复发病例再次行Miles手术。本组病例 5年生存率为85 % (45 / 5 3) ,10年生存率为 5 5 % (2 9/ 5 3) ,包括T1病变者分别为 87% (39/ 4 5 )及 6 9% (2 7/ 39) ,T2 分别为 75 % (6 / 8)及 33% (2 / 6 )。结论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 ,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可取得与根治术类似的疗效。
- 韩少良花亚伟姬社青高阳王程虎邵永孚
-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局部解剖学外科手术
- 两种腹腔热灌注化疗方式的对比研究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两种腹腔热灌注治疗(CHPPC)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观察哪种热灌注方式更有利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实施及疗效的发挥。方法通过对两组胃癌T4期患者采用不同热灌注间隔时间进行治疗,观察胃肠道反应、腹痛、电解质紊乱、骨髓抑制四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可耐受400 ml/min流量的灌注次数进行统计学比较,了解两种热灌注方式的优劣。结果两种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但间隔24 h组患者可耐受400 ml/min灌注流量次数,较间隔48 h组多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早期热灌注治疗间隔24 h进行,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前提下,增加了有效灌注次数,对于有效的发挥腹腔热灌注的疗效具有优势。
- 陈广龙杜记涛高阳万相斌李智
- 关键词:胃癌
- 回肠襻式造口还纳和Hartmann术后造口还纳术后并发症的对照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人回肠襻式造口还纳与Hartmann′s术后造口还纳的并发症。方法对1999年~2003年进行的回肠襻式造口还纳术和行Hartmann′s术后造口还纳术各40例老年患者进行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患者行回肠襻式造口术的病因第1位是直肠癌低位吻合〔24例(60%)〕,其次是结肠多发息肉病〔6例(15%)〕;行Hartmann′s术最常见的病因是结肠癌〔22例(55%)〕和结肠癌肠梗阻、穿孔〔8例(20%)〕。Hartmann′s术后造口还纳并发症较回肠襻式造口还纳并发症更为多见。结论回肠襻式造口还纳和Hartmann′s术后造口还纳相比有较多优势,是一种能减少造口还纳并发症的手术方式。
- 庄競高阳张勇超刘永刚
- 老年心衰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CHF患者120例(年龄均≥60岁),检测血清胱抑素C浓度,根据CHF患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中位数,分为胱抑素C正常组胱抑素C<1.65 mg/L,n=60)和胱抑素C升高组胱抑素C>1.65 mg/L,n=60)。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这些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血清胱抑素C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与胱抑素C正常组相比,胱抑素C升高组的LAD、LVD、LVPWT、IVST、LVMI、脑钠肽(BNP)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含量与LAD、LVD、LVPWT、IVST、LVMI、脑钠肽(BNP)呈正相关(P<0.01),经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与药物治疗校正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D、LVD、LVPWT、IVST、LVMI、BNP、肌酐与胱抑素C升高呈正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老年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衡量CHF患者心室重构程度的一项指标。
- 高阳杨国杰
- 关键词:胱抑素C心力衰竭心室重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