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远

作品数:22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晚期
  • 8篇肿瘤
  • 7篇腺癌
  • 6篇胰腺
  • 6篇胰腺癌
  • 6篇胃癌
  • 6篇聚焦超声
  • 6篇超声
  • 5篇晚期胃癌
  • 5篇细胞
  • 4篇化疗
  • 4篇高强度聚焦超...
  • 3篇蛋白
  • 3篇伊立替康
  • 3篇晚期胰腺癌
  • 3篇免疫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高能聚焦
  • 3篇高能聚焦超声

机构

  • 22篇苏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靖江市斜桥医...

作者

  • 22篇高远
  • 10篇冯军
  • 8篇殷红
  • 8篇王庆才
  • 7篇王宇岭
  • 5篇吴灵芝
  • 4篇陶敏
  • 3篇陈凯
  • 3篇孙静
  • 3篇徐红
  • 2篇刘彤
  • 2篇段卫明
  • 1篇袁苏徐
  • 1篇倪俊亮
  • 1篇王凤鸣
  • 1篇詹升华
  • 1篇徐红
  • 1篇李大鹏
  • 1篇朱毅

传媒

  • 6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江苏医药
  • 3篇肿瘤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能聚焦超声“刀”合并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联合GP方案(健择+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54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HIFU+GP方案化疗组;B组为单纯GP方案化疗组。结果A组有效率62.1%,B组32.0%;A组临床受益率72.4%,B组4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IFU+GP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有更好的疗效。
高远冯军王庆才
关键词:胰腺癌
去氧氟尿苷联合亚叶酸钙及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20例疗效观察
2004年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8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去氧氟尿苷联合亚叶酸钙及草酸铂(5'-DFUR+CF+L-OHP)方案组(治疗组)与5-Fu持续静脉输注加亚叶酸钙和革酸铂(5-Fu+CF+L-OHP)方案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20例有效率为44.5%(9/20),对照组18例有效率为38.9%(7/18),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KPS改善率为60%(12/20),对照组为27.8%(5/18),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末梢神经炎、腹泻和便秘。认为5'-DFUR+CF+L-OHP方案是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安全的化疗方案,且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益。
陈凯王庆才殷红段卫明高远
关键词:晚期胃癌去氧氟尿苷亚叶酸钙草酸铂化学治疗
中国人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多态性与应用含伊立替康(CPT-11)方案治疗的汉族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检测68例接受含CPT-11方案化疗的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或小细胞肺癌患者的UGT1A1*28基因多态性。其中,32例同时检测UGT1A1*6基因多态性,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与CPT-11不良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UGT1A1*28突变患者在3-4级迟发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减少方面与UGT1A1*28野生型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UGT1A1*6野生型患者相比,UGT1A1*6突变患者3-4级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增加(P<0.05),而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减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检测UGT1A1*28及UGT1A1*6,存在两个位点突变患者3-4级迟发性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或单个位点突变患者(P<0.05)。结论 UGT1A1*6突变可显著增加汉族患者CPT-11相关的3-4级腹泻发生率;联合检测UGT1A1*28及UGT1A1*6,存在两个位点突变的患者CPT-11相关的3-4级迟发性腹泻及中性粒细胞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增加。
殷红高远
关键词:伊立替康基因多态性
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braxane)不良反应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做预处理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采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给予Abraxane 260 mg/m2,单药或联合铂类化疗,每3周为1周期,观察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结果入组15例患者中,共接受38疗程化疗,其中2例发生严重IV度骨髓抑制,2例发生严重四肢麻木不能耐受继续化疗。结论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Abraxane)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感觉神经疾病。
冯军徐红高远
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8年
2002年2月至2004年12月,笔者采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抑郁症3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王宇岭高远吴灵芝殷红
关键词:恶性肿瘤抑郁症甘麦大枣汤
化疗结合中医辩证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中药与化疗结合治疗胃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的分组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加5-Fu持续滴注联合亚叶酸钙和草酸铂(OLF方案)]与对照组(单纯OLF方案),观察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可评价的38例患者中,治疗组20例有效率45%(9/20),对照组18例有效率39%(7/18),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中位进展期为6.5个月;对照组为4.0个月;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10.5个月;对照组为7.4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小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LF方案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晚期胃癌不仅取得较好的客观缓解率,而且能稳定病情和延长生存期,并部分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说明中药与化疗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陈凯王庆才殷红段卫明高远
关键词:胃肿瘤中西医结合疗法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FEP-BY01型肿瘤超声治疗机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分别取HIFU治疗前和HIFU治疗后4w外周血2ml,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NK细胞。结果:治疗后NK细胞百分数、CD4T细胞百分数、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百分数下降。结论:应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
高远王凤鸣冯军王宇岭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肝癌免疫
高能聚焦超声在晚期胰腺癌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应用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机对33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治疗(70℃~100℃),治疗时采用HIFU辐射胰腺局部肿块及周边血管旁的方法,观察治疗前后的情况变化.结果:完全缓解率(CR)为9%(3/33),部分缓解率(PR)为75.8%(25/33),有效率为84.8%(CR+PR),无效率为15.2%(5/33),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所有病例治疗时均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胃肠道穿孔、皮肤烧伤等并发症.认为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是安全有效的,是胰腺癌局部治疗的又一新技术.
高远徐红王庆才
关键词:高能聚焦超声胰腺癌疼痛
协同刺激分子B7-H1和B7-H3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5年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同源体1(B7-H1)和B7-H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B7-H1、B7-H3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7-H1和B7-H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6%和57.63%,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B7-H1表达与B7-H3表达呈正相关(r=0.917,P<0.01)。乳腺癌组织中B7-H1表达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表达相关(P<0.05),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而B7-H3表达与患者肿瘤分期及预后均密切相关(P<0.05)。B7-H1/B7-H3双阳性患者5年中位生存率小于B7-H1/B7-H3双阴性患者(61.80%vs.90.10%)(P<0.05)。结论 B7-H1和B7-H3过表达在乳腺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乳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高远刘彤孙静吴灵芝冯军殷红
关键词:乳腺癌协同刺激分子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胃癌中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检测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在人胃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比例,并分析其分布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38例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及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使用免疫荧光标记和FCM法分析MDSCs在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所占的比例,以及MDSCs表面标志物(CD3、CD14、CD19、CD56、CD11b、CD1а及CD18)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MDSCs分布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DSCs存在于胃癌患者外周血及肿瘤组织中,所占比例较正常人显著升高;其表面表达髓系抗原而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MDSCs的比例与胃癌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肿瘤分期密切相关。结论:MDSCs在胃癌肿瘤微环境的扩增参与了胃癌的进展,可能是胃癌肿瘤生物治疗研究的一条新途径。
高远刘彤冯军王宇岭
关键词:胃肿瘤髓系细胞抗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