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洋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园区
  • 7篇工业园
  • 7篇工业园区
  • 2篇EIP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发展
  • 1篇循环经济
  • 1篇社会风险
  • 1篇生命周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工业
  • 1篇生态工业园
  • 1篇生态化
  • 1篇生态化发展
  • 1篇生态效率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评价指标
  • 1篇全生命周期
  • 1篇节能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 4篇浙江清华长三...

作者

  • 8篇高洋
  • 7篇田金平
  • 6篇陈吕军
  • 2篇郝吉明
  • 2篇陈亚林
  • 2篇臧娜
  • 2篇卢琬莹
  • 1篇汪诚文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管理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内涵、方法与建议被引量:5
2023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工业园区是我国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针对工业园区如何加强物质流管理,首先在文献综述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剖析了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的内涵;其次,提出了基于“问题定义、系统界定、数据收集、综合评估、优化调控”的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技术路线;最后,以典型园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案例从物质流管理主体、基础数据支撑能力等方面识别了工业园区加强物质流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表明:①工业园区物质流管理的内涵是厘清园区有限物理空间内产业活动与资源、能源、环境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并针对资源能源提效,提出系统性的调控方法与决策建议.②通过揭示园区产品-企业-基础设施多层次物质、能量流动特征,开展精细化、全局性的物质流管理,对园区落实“双碳”目标并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以及锻造新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三项加强物质流管理策略建议:一是加强园区发展系统观,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推进物质流管理体系建立;二是完善协调机制,协调多主体参与,实现企业-基础设施-园区多层级协同管理;三是推动园区管理部门和各企业间共建共享数据资源,以智慧化手段促进园区物质流动态化和可持续管理.
高洋王帅程蕾严坤田金平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循环经济
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9
2022年
本文从经济发展、空间布局、产业特点、基础设施、用水排水、经济环境绩效等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基于此识别出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园区深化绿色发展的建议。工业园区是长江流域承载制造业集聚的重要产业空间,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主阵地,对沿江各省工业贡献大多超过50%,经济增长主力军和经济稳定压舱石作用显著,因此必须坚持工业园区作为制造强国战略主阵地不动摇。长江沿江工业集聚、园区密布,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量大。园区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为:部分地区的园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意识尚待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亟待强化;沿江工业园区布局及产业结构仍需深入优化,部分园区管理粗放,园区间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明显;园区碳排放高,能源基础设施"大少小多"特征锁定碳排放;园区尚未有效控制用水总量及有毒有害污染物削减,水量水质水安全等问题尚未根本性解决。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推进沿江园区创新绿色转型,打造长江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上下游一体推进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建立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报告制度;二是综合运用节约、提效、开源等措施深化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实施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构建能源基础设施和环境基础设施间能源–水产业共生体系,建设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园区;三是精准科学治污,从全过程推进园区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水管理,促进化工围江迈向人水和谐。
郝吉明田金平卢琬莹卢琬莹赵佳玲赵亮郭扬胡琬秋高洋高洋陈亚林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全生命周期
关于建立工业园区统一规范碳核算方法体系的思考被引量:2
2023年
工业园区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核算方法,是园区科学推进低碳发展的必要前提。本研究剖析了园区碳核算的复杂性,明确了园区“双碳”工作的核心要义,建立了“一芯四核”互馈式园区碳核算方法框架。该框架主要包括应用目标与范围定义、流分析与排放清单建立、碳排放计算、结果解释与决策支撑四个核心环节,四“核”间相互作用、迭代优化,根据园区发展实际进行具象化,并充分考虑向上与所在行政区域碳核算清单、向下与企业碳排放核算兼容,最终服务于准确把握低碳发展内涵、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这一关键内“芯”。进一步地,研究阐述了“一芯四核”方法框架各主要步骤,分析了园区碳核算实践中面临的园区边界、核算范围、清单建立、数据质量等方面的难点,提出了基于检验清单的各环节工作原则、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研究为“千园千面”的工业园区提供了科学统一的碳核算理论框架,可为工业园区在低碳转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提供决策支撑,为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奠定方法基础。
严坤高晗博冯则实高洋吕一铮廖恺玲俐刘英洁刘锐田金平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
新时代天津市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研究了天津市工业园区发展沿革和经济环境绩效,分析了2018—2020年园区“围城治理”措施及成效,识别新时代园区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提出策略建议。研究发现:天津工业立市特征突出,工业园区更是主战场,曾为全国园区的发展起到重要带头作用。园区“围城治理”较好地解决了存量土地、环境等问题,开启了天津园区发展新阶段。天津市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仍面临基础薄弱、驱动力减弱、保留园区与被整合园区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清晰等挑战。研究提出三项建议:一是立足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提升园区科技创新平台功能,加速科技创新资源及高端创新要素向园区流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配套能力,激发园区科技创新动能。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全市强化园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分区分类制定园区跨越式发展策略并完善考核机制,开展绩效评价动态优化。三是以园区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化和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为抓手,深化园区转型发展,提升产业能级。
高洋郝吉明田金平卢琬莹卢琬莹臧娜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绩效及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历经近40年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落实区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本文构建了涵盖经开区整体和个体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资源产出率、污染物排放强度和生态效率指标表征发展绩效,定量分析了经开区发展绩效时序变化和生态效率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①2007—2017年,经开区新鲜水耗、4种常规污染物(COD、NH_(3)-N、SO_(2)、NOx)排放均与经济发展呈相对脱钩.2017年经开区能源和水资源产出率分别是全国工业能源和水资源产出率的1.2和3.5倍,COD、SO_(2)、NOx排放强度是全国工业排放强度的72%、53%、52%.②经开区绝对经济规模两极分化程度不断缓解,对地区经济影响力整体上升.空间分布上,经开区绝对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从东部沿海进一步拓展到长江流域的中西部地区.③运用数据包络法分析190家经开区的生态效率并识别出典型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为经开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全国仅10%的经开区生态效率为1,污染物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工业能耗冗余是影响生态效率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经开区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35,大于中部地区(0.28)和西部地区(0.26).研究显示,不同地区经开区GDP差异较大,未来要加强不同地区经开区协作提高内生动力;为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生态效率,需结合研究识别出影响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开展针对性提质增效工作.在经开区实施能耗、水耗以及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同时,在稳定末端治理成效基础上着力强化全过程和系统优化,深化源头降碳减污.
高洋桑晶臧娜钱依森万梅田金平陈吕军
关键词:发展绩效数据包络分析生态效率
基于EIP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生态化发展研究--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地位重要;然而长期粗放的发展方式导致其工业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资源制约.优化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化发展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EIP)建设...
高洋刘巍田金平邹德涛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评价指标
文献传递
基于EIP建设的工业园区节能低碳发展研究——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工业生产领域在区域层面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能源的节约利用是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EIP)建设过程中,园区管委会和区内企业通过制度保障、...
高洋卢琬莹田金平李星刘巍臧娜陈吕军
关键词:节能低碳发展生态工业园
文献传递
产城融合趋势下工业园区环境社会风险特征及对策研究
2024年
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产城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其环境社会风险已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围绕工业园区环境社会风险特征、防范与化解等问题,重点开展了三方面研究:首先,基于政策分析和文献计量,探究园区环境社会风险问题,对问题形成过程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在产城融合趋势下,环境抗争日益成为园区环境社会风险的主要表现。进而,运用数据统计和机制模型等方法,深入剖析工业园区环境抗争问题的时空特点和发生机制,并分析得出其历史成因复杂、多种利益诉求、多方主体博弈和多重监管难点等复杂特性。最后,提出工业园区环境社会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对策建议:开展环境社会风险常态化管理、鼓励多元共治管理创新、持续提升管理效能、推进技术攻关,多策并举,软硬兼施,促进园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肖皓陈亚林高洋汪诚文田金平陈吕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环境抗争产城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