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FZ(Geo Forschungs Zentrum Potsdam)发布的GBM精密星历和钟差产品,以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IGS)周解文件中的测站坐标为参考,利用亚太地区8个IGS观测站的数据,分别以GPS、BDS、GLONASS和Galileo为基准系统进行静态多系统组合PPP(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实验,获得了以GPS为基准的系统组合具有最优定位性能的结论.采用相同的数据源进行静态模拟动态的多系统组合PPP实验,研究表明:双系统组合与单系统相比能够显著提升定位性能,GPS/GLONASS组合的定位性能较优;多系统组合定位性能表现结果更优,尤其是GPS/GLONASS/BDS/Galileo组合水平方向外符合精度优于2cm,高程方向优于3.5cm.以PPK(Post Processed Kinematic,PPK)解算的移动站坐标为参考,对实测动态数据进行PPP解算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GPS/GLONASS/BDS/Galileo组合定位性能最优,NEU三方向的RMSE分别为2.24cm、5.27cm、5.8cm,收敛时长分别为17.08min、22.35min、54.08min,与静态模拟动态结果相比,定位性能稍差.
采用卫星测高数据SLA,通过对相同时间内不同卫星的数据以及同一卫星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来探讨卫星的识别能力和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分析ENVISAT和Jason-2高度计2009年数据资料所识别出的eddy可以得出,在时间上,南海中尺度涡具有季节分布特征,即冬、夏季的中尺度涡具有明显的典型的分布特征,而春、秋季节的冷暖涡数量相差不大,具有过渡特征;在空间上,南海eddy多分布在越南东南部以及14°N^18°N,111°E^113°E海域。通过分析ENVISAT、Jason-2和j1n(Jason-1 on its new orbit)的3颗卫星融合数据,与单颗卫星相比,发现融合数据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可以监测出更多的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