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新宇

作品数:39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7篇农村
  • 6篇社会学
  • 5篇社会
  • 5篇抗争
  • 4篇农村合作医疗
  • 4篇环境治理
  • 4篇保险
  • 3篇动员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 3篇新型农村合作...
  • 3篇政治
  • 3篇中国式
  • 3篇社会保险
  • 3篇生命周期
  • 3篇农民
  • 3篇污染
  • 2篇新型农村合作...
  • 2篇养老
  • 2篇业主
  • 2篇政府

机构

  • 33篇安徽财经大学
  • 7篇河海大学
  • 4篇密苏里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山东省委党校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9篇高新宇
  • 4篇秦华
  • 3篇李昊
  • 3篇张国海
  • 2篇许佳君
  • 2篇丁夏夏
  • 1篇宋马林
  • 1篇汪国华
  • 1篇张登国
  • 1篇王洪春
  • 1篇卢春天
  • 1篇董黎明
  • 1篇刘玮琦

传媒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湖北函授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海
  • 1篇财经研究
  • 1篇中国外资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税务研究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决策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央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变迁的注意力分配及逻辑阐释
2023年
政府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者需要运用注意力这一稀缺性资源实现政府决策。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然成为中央政府重要的工作议题,文章以国务院1978—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分析样本,基于注意力分配理论,借助ROSTCM6及QSR NVivo 11探究不同时期中央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注意力变迁。研究发现,注意力整体呈间断上升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大致经历了初步形成阶段——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1978—1991年)、间歇上升阶段——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战略(1992—2001年)、成熟发展阶段——“两型”社会成为长期战略(2002—2011年)以及高度集中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2012—至今)四次变迁。政策变迁逻辑遵循以“问题”为导向的因势而变、政府间利益调整下的“渐进式”变迁以及政策理念、焦点事件和公众协同推进三条主线,实现了从追求经济增长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变迁。
高新宇杨芷菁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治理
中国社会抗争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
2018年
社会抗争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和不满不断凸显,社会抗争及公民维权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既有的研究缺乏较为全面的文献梳理和述评以作为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基础。本文从抗争政治视角旨在对当下城乡社会中突出的几类群体(农民、工人、业主)的典型抗争行动(环境抗争)的国内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社会抗争研究应当由多学科向跨学科不断推进。
高新宇
关键词:社会抗争农民业主中产阶层环境抗争
权变式反向运动:社会转型期农民环境抗争的社会学阐释——Q村个案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分析社会转型期草根农民的环境抗争动因,讨论草根群体、环保NGO、媒体、中央政府等应对污染所兴起的环境保护"反向运动",探讨了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本土经验。研究发现,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企业的理性困惑所造成的"政经一体化"引发了农民的环境抗争;农民环境抗争的胜利与"反向运动"主体间的互动密切相关;与西方大规模环境运动不同,城郊村落农民环境抗争在依法抗争、理性维权、依势抗争等抗争类型间根据情境切换,呈现出权变的特点。
高新宇许佳君
关键词:环境抗争
“最后一公里”视角下农民异地就医非医疗费用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随着农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制度的全面普及,由此产生的非医疗费用逐渐成为影响农民异地就医选择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参合农民异地就医非医疗费用支出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农民外出到县级及以上医院就医的非医疗费用普遍较高,非医疗费用总额与医院的地域层级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农民患者一次异地就医所产生的平均非医疗费用支出超过低保家庭一个月的低保救助金。因此,探索尝试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标准的非医疗费用报销模式,为低保及五保家庭提供一定的交通食宿补贴,可以有效缓解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破除农民异地就医中的"最后一公里"困境。
高新宇王洪春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低保家庭
互联网与都市邻避运动--以蓝地社区业主反建变电站抗争为例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是当下都市邻避运动的重要特征。本文以B市一个中产阶层社区反建变电站的集体抗争事件为例,结合抗争政治理论并采用虚拟民族志的方法,探究互联网在业主邻避运动中的作用。研究...
高新宇
关键词:互联网动员
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改革的评价与建议被引量:4
2020年
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有利于解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自行征收和税务部门代为征收的"双轨制"模式所导致的征收主体不统一、权责不清晰、征缴基数变相调整、占压挪用资金、企业欠缴拒缴社会保险等问题。本文从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和改革至今取得的成果入手,对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现行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法律法规、理顺社会保险费征缴环节等多个层面,为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的完善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深化社会保险费征收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高新宇齐艺
关键词:社会保险费非税收入征收模式社会公平
《社会保险法》究竟带给我们了什么——基于该法案颁布的思考被引量:1
2011年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进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本文通过对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进行剖析,发现立法中的亮点,试着找出该法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
高新宇李昊
关键词:社会保险法立法亮点
农村秸秆焚烧现象的“环境社会学想象”--基于H村的田野调查
来,农村秸秆焚烧现象愈演愈烈,焚烧所引致的污染日益成为公众瞩目的环境问题.以H村为例,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阐释农村秸秆焚烧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与政府禁烧政策的失灵.借鉴日本环境社会学“生活环境主义”视角理解传统时期...
高新宇
关键词:环境管理社会学想象力
农村传统型社会救助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以精准扶贫为切入点被引量:1
2020年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救助制度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式”减贫体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农村传统生存型社会救助在救助理念、救助范围、救助内容等方面难以与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相契合,未能真正激发贫困者脱贫的内生动力,仅发挥着政策兜底功效。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有效借鉴发展型社会救助理念的合理内核,转变农村传统型社会救助理念,扩大救助范围,增添救助内容,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将社会福利的获取与市场相融合,构建与精准扶贫制度相衔接的农村发展型社会救助体系是破解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困境、提升贫困治理效能的关键。
高新宇齐艺张国海
关键词:贫困治理
组态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基于fsQCA的定性比较分析
2022年
大气污染是当今世界性治理难题,涉及多方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有效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对我国长江经济带流域11个省市的样本数据进行组态分析,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4个互动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6个变量,从组态视角出发研究影响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条件组合及路径。研究发现:单因素并不足以导致低水平的空气污染治理效果;3条组合路径将引致高水平的大气污染,即工业致污型、公众与环保组织参与缺位型、政府注意力缺失型。文章基于以上析,提出四项优化策略,以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效能有效提升提供可行性方案。
高新宇王菊梅齐艺
关键词:大气污染地方政府QC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