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芝

作品数:102 被引量:431H指数:11
供职机构:唐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农业科学
  • 16篇医药卫生
  • 1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柴胡
  • 13篇植物
  • 11篇菘蓝
  • 9篇RAPD
  • 8篇栽培
  • 8篇种质
  • 8篇倍体
  • 7篇四倍体
  • 6篇种质资源
  • 6篇种子
  • 6篇种子萌发
  • 6篇萌发
  • 5篇药材
  • 5篇胁迫
  • 5篇梨属
  • 5篇荆芥
  • 5篇北柴胡
  • 5篇ISSR
  • 4篇提取物
  • 4篇中药

机构

  • 99篇唐山师范学院
  • 2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8篇唐山市农业科...
  • 8篇唐山职业技术...
  • 4篇聊城大学
  • 2篇北京金泰恒业...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迁西县政府
  • 1篇唐山农业科学...

作者

  • 102篇马艳芝
  • 30篇客绍英
  • 30篇张胜珍
  • 29篇王向东
  • 17篇王晓英
  • 12篇段英姿
  • 11篇张玉星
  • 11篇姜峰
  • 8篇田立民
  • 8篇马作东
  • 6篇王向东
  • 6篇刘玉祥
  • 6篇陈桂平
  • 5篇曹静
  • 4篇高贵如
  • 3篇石洪凌
  • 3篇刘冬莲
  • 3篇王彩君
  • 3篇付丽军
  • 2篇沈玉龙

传媒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9篇中药材
  • 7篇北方园艺
  • 6篇中国农业科技...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唐山师范学院...
  • 2篇种子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农学学报
  • 1篇中国果菜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2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红色叶植物叶的色素质量分数和解剖结构被引量:9
2009年
以红色叶植物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红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cv.atropurpurea)、吊竹梅(Zerbrian pendula)、紫叶碧桃(Prunus persica)为材料,并以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为对照,对其叶片进行徒手切片,并测定了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含量,从色素存在的部位分析了叶色呈色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大叶黄杨的叶解剖结构中上下表皮均无色,叶肉呈现绿色,m(叶绿素)∶m(花青素)=395.5∶1,叶子呈现绿色;紫叶碧桃叶片的上下表皮均呈紫红色,叶肉呈现绿色,m(叶绿素)∶m(花青素)=8.88∶1,叶子呈现紫红色;吊竹梅叶片上表皮无色透明,下表皮呈紫色,叶肉绿色,m(叶绿素)∶m(花青素)=26.05∶1,外观呈现背面绿色、腹面紫红色;红叶小檗叶片的上下表皮均无色透明,叶肉中的栅栏组织呈红色,海绵组织呈红绿夹杂的颜色,m(叶绿素)∶m(花青素)=2.79∶1,叶子呈现紫红色。一品红苞片的上下表皮均呈红色,叶肉组织含有较少的叶绿体,m(叶绿素)∶m(花青素)=1∶6.83,其呈现鲜红色。可见,叶片中色素存在部位决定了叶子最终的颜色。
马艳芝
关键词:叶绿素花青素
不同产地酸枣果实及种仁品质比较与综合评价
2023年
为鉴别优良酸枣野生资源,以10个产地野生酸枣果实及酸枣种仁生品为试验材料,测定酸枣果实的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及酸枣种仁的生物活性成分皂苷A和皂苷B含量,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酸枣果实的营养成分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9±0.83)mg·g^(-1)、5.35%±2.40%、(32.05±17.45)mg·g^(-1)和(9.39±3.65)mg·g^(-1);生物活性成分中平均维生素C、多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分别是(43.88±18.26)mg·100 g^(-1)、(51.12±16.48)mg·g^(-1)、(47.57±15.73)mg·g^(-1)和(25.34±17.58)mg·g^(-1)。酸枣种仁活性成分皂苷A含量最高的为山西吕梁,含量为0.429 mg·g^(-1),最低的为山西长治,含量为0.138 mg·g^(-1)。酸枣仁皂苷B最高含量的为北京平谷,含量为0.186 mg·g^(-1),最低的为山西长治,含量为0.060 mg·g^(-1)。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不同产地酸枣果实品质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S6(宁夏中卫)、S8(陕西榆林)、S1(山西吕梁)、S5(新疆喀什)、S4(辽宁朝阳)、S2(山西长治)、S3(河北唐山)、S10(北京平谷)、S7(河北邢台)、S9(河北承德);酸枣种仁活性成分评价由高到低依次为:S10(北京平谷)、S1(山西吕梁)、S4(辽宁朝阳)、S9(河北承德)、S7(河北邢台)、S3(河北唐山)、S8(陕西榆林)、S5(新疆喀什)、S6(宁夏中卫)、S2(山西长治)。研究结果为优良野生酸枣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王向东梁大琦马艳芝
关键词:酸枣果实种仁
水杨酸(SA)在切花保鲜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20mg·L-1、40mg·L-1、60mg·L-1、80mg·L-1、100mg·L-1)作保鲜液来处理康乃馨切花,测定SA对康乃馨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及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SA处理的康乃馨切花,鲜重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达到最大鲜重天数、鲜重增加量、推迟鲜重降低三方面,浓度为80mg·L-1SA的效果最明显。(2)五种不同浓度的SA保鲜液都能够改善康乃馨切花体内的水分状况,增加切花的保水能力,与对照相比五种不同浓度的SA都推迟了水分平衡值的降低,其中80mg·L-1SA的保鲜液效果最好。
常晓亮马艳芝田立民陈娜
关键词:水杨酸切花保鲜
一种手扶式田间管理工具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扶式田间管理工具。所述工具包括:支架、行走轮、两个手柄和工作部件,所述工作部件包括除草部件、中耕部件和培土部件中的至少一种,每种所述工作部件包括头部和尾部,所述支架的中后部底端设与地面接触且向垂直于所述...
王向东马艳芝
文献传递
一种玫瑰花专用采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玫瑰花专用采摘装置,包括采摘长板,所述采摘长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部中心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啮合的蜗轮,且蜗轮转动连接于安装块内部,蜗轮上固定连接有竖夹紧块,两竖夹紧块之...
王向东马艳芝
文献传递
可调式中药材小区试验开沟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中药材小区试验开沟器,属于播种试验开沟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包含横杆(1)、铧(2)、滑行座(6)、划行装置(7)和拉杆(9),横杆(1)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铧(2),滑行座(6)固定座横杆(...
王向东马艳芝客绍英
文献传递
菘蓝二倍体及四倍体株系的经济性状的比较
目的:通过对二倍体和四倍体菘蓝株系的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其差异,为菘蓝优良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参。方法:运用称重法测定产量和测量法测定根和叶的相关指标。结果:获得的四倍体株系之间在叶片、根部性状及产量上存在一定差异;菘...
马艳芝客绍英王向东段英姿张胜珍
关键词:菘蓝四倍体
文献传递
25种无花果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5种无花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并进行种质资源鉴定。以25种无花果叶片为材料,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ISSR分析,利用软件DPS(V7.5)计算遗传距离,利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25种无花果样品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从27条引物中筛选出19条有效引物进行ISSR分析,扩增得到86条带,26条是单态的,60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程度为69.77%。25种无花果间的遗传距离在0.038-0.833之间,平均为0.605。通过构建群居亲缘关系的分子系统树表明25种无花果品种在遗传距离为0.73处被分成2类:布兰瑞克单独聚为一类,其他品种聚为一类。25种无花果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相关性较高;ISSR可作为一种特异性的分子标记用于无花果的品种鉴定。
陈桂平张胜珍段英姿客绍英马艳芝王晓英王秀萍鲁雪林
关键词:无花果ISSR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分子标记
11份荆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荆芥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我国荆芥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取自不同主要生产地区的11份荆芥幼苗为材料,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统计软件DPS(V7.5)分析遗传距离,利用UPS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RAPD反应体系为20μL,包括2μL模板DNA,1.6μL d NTPs(2.5 mmol/L),0.4μL Taq DNA聚合酶1 U,2μL 10×PCR buffer,随机引物组合(100μmol/L)2μL,12μL无菌水;RAPD扩增程序:95℃预变性2 min,95℃变性30 s,35℃退火30 s,72℃延伸1 min,循环35次;最后72℃延伸7 min。结果:筛选的14个引物组合共获得36条可重现谱带,其中23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百分率为63.89%;聚类分析后,11份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在0.1333~0.7778之间;以λ=0.3作为阈值,可将供试11份荆芥种质资源分成4类,其基于RAPD的聚类结果与材料地域远近的分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一定程度上有相关性,并与引种频繁与否有关。结论:供试荆芥种质资源遗传差异不大,遗传基础较窄,遗传多样性不高。
马艳芝陈桂平
关键词:荆芥种质资源RAPD
菘蓝叶肉原生质体游离与纯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菘蓝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方法:用纤维素酶和离析酶的混合酶液提取菘蓝无菌苗幼叶原生质体,对影响原生质体提取得率及活力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适宜菘蓝叶片原生质体游离的条件为:CPW+0.5% PVP+3mmol/L MES+1.0% Cellulase R-10+0.1% Macerozyme R-10+0.4mol/L甘露醇,pH5.6,25℃黑暗条件下酶解6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达1.5×10个/gFW,活力达79.14%,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蔗糖浓度21%时纯化效果最好。结论:用混合酶系统处理,能够获得大量有活性的菘蓝原生质体,为建立高效的菘蓝原生质体再生体系及其遗传操作奠定了基础。
张胜珍客绍英马作东马艳芝
关键词:菘蓝原生质体纯化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