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列

作品数:105 被引量:116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专利
  • 29篇会议论文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0篇胶原
  • 20篇壳聚糖
  • 19篇细胞
  • 17篇多孔支架
  • 15篇活性
  • 12篇血管
  • 12篇基因
  • 12篇创面
  • 10篇血管化
  • 10篇皮肤再生
  • 9篇缺损
  • 9篇纤维蛋白凝胶
  • 9篇降解
  • 9篇降解速率
  • 9篇干细胞
  • 8篇软骨
  • 8篇皮肤
  • 7篇皮肤缺损
  • 7篇抗菌
  • 6篇生物材料

机构

  • 105篇浙江大学
  • 6篇杭州师范大学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105篇马列
  • 86篇高长有
  • 29篇沈家骢
  • 20篇毛峥伟
  • 9篇韩春茂
  • 8篇赵海光
  • 7篇徐少骏
  • 5篇董树荣
  • 5篇倪有娣
  • 5篇滕建英
  • 5篇郭维
  • 5篇郭瑞
  • 4篇郑敏
  • 4篇石海飞
  • 4篇张松英
  • 4篇王永光
  • 4篇辛廖冰
  • 4篇吴贤杰
  • 4篇吕中法
  • 4篇周杰

传媒

  • 4篇2011年高...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国际学术动态
  • 3篇2014年上...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2015年全...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化学进展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国金属通报
  • 1篇中国材料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载MSCs和PEO-PLL/pDNA-TGF beta1复合物的PLGA/纤维蛋白凝胶复合支架的构建及其软骨修复性能研究
1.引言软骨组织的缺损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一个难题.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段被应用于软骨缺损的修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成功地诱导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成为该领域当...
李博杨军周李菲菲马列高长有
具有快速血管化性能的基因增强皮肤再生材料研究
<正>皮肤缺损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存质量的重大临床难题。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发展为实现缺损皮肤的修复与再生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创面修复速度与质量的提高是皮肤再生材料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皮肤再生材料的血管化速度慢、移植...
马列郭瑞毛峥伟徐少骏高长有沈家骢
文献传递
一种负载季铵化壳聚糖/siRNA复合粒子的皮肤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季铵化壳聚糖/siRNA复合粒子的皮肤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选择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传递效率的季铵化壳聚糖作为siRNA载体材料,与可抑制瘢痕化相关因子表达的siRNA络合形成季铵化壳聚糖/siRNA...
马列刘幸高长有
文献传递
层-层自组装固定生物活性因子于组织工程材料上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层-层自组装固定生物活性因子于组织工程材料上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天然生物活性因子在一定pH环境下的带电特性,通过与其它的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层-层自组装,将生物活性因子组装到离子化的材料表面,获得具有生...
高长有马列周杰毛峥伟沈家骢
文献传递
可用于软骨缺损修复的纤维蛋白大孔支架的研究
本研究以纤维蛋白原为主体,采用高温固态凝结/致孔剂脱除法制备了具有大孔结构的纤维蛋白支架。采用SEM表征支架的孔结构;力学测试表征支架的压缩模量;MTT法表征BMSCs增殖及活性;荧光显微镜及SEM表征BMSCs在支架内...
代元坤刘刚马列高长有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
复合转化生长因子-β1的磺化壳聚糖/聚赖氨酸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体外诱导干细胞分化性能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复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磺化壳聚糖/聚赖氨酸纳米粒子(SCS/PLL/TGF-β1),研究了磺化壳聚糖的浓度对纳米粒子粒径和表面电位的影响.所得纳米微粒的粒径在240~290nm、表面电位在-0.4^-1.3 mV之间可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磺化壳聚糖/聚赖氨酸(SCS/PLL)和SCS/PLL/TGF-β1纳米粒子的形貌.通过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培养实验,分别考察了SCS/PLL/TGF-β1纳米粒子对BMSCs的增殖、氨基葡聚糖(GAGs)分泌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于等量的SCS/PLL或同浓度的自由TGF-β1,SCS/PLL/TGF-β1纳米粒子可有效保护TGF-β1的活性,促进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可望应用于软骨修复材料等领域的研究.
李菲菲王秋雯马列高长有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复合siRNA的皮肤再生材料及其瘢痕抑制性能研究
<正>由于烧伤、机械创伤和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导致的皮肤缺损是临床重大问题之一。目前,缺损皮肤的修复多数只能实现表皮层和真皮层的重建,难以在结构和功能上实现皮肤的完全修复和再生,依然存在血管化慢,瘢痕化和附属器官缺失等问...
马列刘幸徐少骏高长有沈家骢
关键词:SIRNA基因沉默
文献传递
毛囊混合细胞在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上重建毛囊样结构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利用毛囊混合细胞植入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内体外重建毛囊的可行性。方法用滴加法或注射法将体外培养的C57BL/6J近交系乳鼠背部皮肤毛囊混合细胞以不同传代数、不同细胞密度接种至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支架表面或浅层的细胞生长或毛囊形成情况。将支架经10%甲醛固定后行组织学观察(H-E染色)。另用共聚焦激光扫捕显微镜观察支架内活细胞的生长以及毛囊样结构的形成。结果在一定传代次数和细胞密度下,在支架内可形成具有毛干的毛囊样结构。激比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发现团块内细胞排列呈同心圆状,整个三维结构似一长颈花瓶,且该结构仅见于注射法接种细胞的支架内。结论毛囊混合细胞植入胶原/壳聚糖多孔支架内体外可形成具有毛干的毛囊样结构。
吴贤杰吕中法周健光马列高长有郑敏
关键词:胶原壳聚糖
皮肤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1前言 皮肤是人体与环境间的天然屏障和沟通桥梁。大面积暴露于外部环境的皮肤组织,可能因为烧伤、机械创伤以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造成缺损或功能丧失。我国每年各类皮肤缺损患者高达数千万。皮肤缺损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封闭创面,减少由于感染而导致的并发症。迄今为止,自体皮移植仍然是治疗全层皮肤缺损的最有效方法。对于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自体皮移植存在供皮区不足等问题,
马列高长有沈家骢
关键词:皮肤组织工程全层皮肤缺损大面积皮肤缺损自体皮移植外部环境
一种用于感染创面感知和干预治疗的智能抗菌敷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感染创面感知和干预治疗的智能抗菌敷料,该敷料包括具备创面温度感知功能的柔性电子器件层及具备治疗功能的紫外光响应性智能抗菌敷料层;该智能敷料可通过创面温度数据预判和及时获知创面感染的发生,并通过原位发射紫...
马列董树荣李石坚郭维庞倩王光明楼栋高长有吴朝晖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