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剑锋

作品数:19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血清
  • 2篇血清骨保护素
  • 2篇愈合
  • 2篇软骨
  • 2篇术后
  • 2篇四肢
  • 2篇四肢长管状骨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陶瓷支架
  • 2篇缺损
  • 2篇转基因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器
  • 2篇萎缩型
  • 2篇细胞
  • 2篇内固定

机构

  • 18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东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武警黄金第一...

作者

  • 18篇韩剑锋
  • 7篇邵林
  • 4篇杜大江
  • 4篇王薇
  • 3篇刘建宇
  • 3篇张霞
  • 3篇王立春
  • 3篇林欣
  • 3篇郝晨光
  • 2篇石义钢
  • 2篇刘真
  • 2篇康凯
  • 2篇赵震宇
  • 2篇俞亮
  • 2篇牛田多加志
  • 2篇古川克子
  • 1篇刘涛
  • 1篇刘明辉
  • 1篇陈琳
  • 1篇侯善振

传媒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温储骨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的骨保存液在常温下储存的人异体骨修复骨良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方法 采用常温 (15~ 2 0℃ )储存 14个月内的人非脱矿骨 ,充填移植骨缺损区。结果  15例 5种良性骨肿瘤病人植骨术后 12~ 30月成活。结论 采用自制的骨保存液在常温储存
赵宝权杨歌德郭微媛王淑娟张和光韩剑锋崔勇滕立臣宋大勇
关键词:骨良性肿瘤骨缺损骨移植
构建仿生解剖外形的个体化人工骨的新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利用微球胶联法和快速成形技术制备具备解剖结构的个体化人工骨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制备三磷酸钙微球,以兔股骨的一段作为重建模型,通过CT图像重建三维数字模型。利用反求法建立模板数据模型,再用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法制备出模板实体。将三磷酸钙微球填充入模板,藻酸胶联塑形,去除模板后对个体化人工骨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结果成功制备出三磷酸钙微球,并根据CT图像借助激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成功制备出光硬化树脂模板。将微球填充入模板并用藻酸钠水凝胶交联塑形,成功获得与兔股骨解剖外形一致的个体化人工骨。结论微球胶联法结合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可以成功制备具有解剖外形结构的个体化人工骨,该方法作为间接法制备个体化生物陶瓷支架的新技术可以应用于组织工程中。
杜大江刘真邵林韩剑锋牛田多加志古川克子
关键词:陶瓷支架
BMP-2重组腺病毒转染肌源细胞体内外成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经重组腺病毒(Ad- BMP- 2)转染的肌源细胞(muscle-derived cells)可否表达骨形成发生蛋白 02(BMP-2)及其体内外的成骨作用。 方法 Ad- BMP- 2在体外转染肌源细胞后回植体内,观察其转归及成骨活性。 结果 经Ad- BMP- 2转染的肌源细胞中有BMP- 2的表达,该细胞中有碱性磷酸酶、培养基中有骨钙素的存在,细胞植入体内后可诱导成骨。 结论 经Ad- BMP- 2转染的肌源细胞在生物体内外均具有骨诱导活性。
韩剑锋林欣王立春刘建宇
关键词:BMP-2生物体内体外转染成骨作用
内分泌疾病相关骨质疏松症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发现,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内分泌代谢病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减)、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生长激素缺乏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等,我们将对前四种主要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进行讨论.
刘嘉鑫王薇韩剑锋张霞
关键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性腺功能减退症病因
微型外固定器制作大鼠股骨萎缩型骨不连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微型外制定器建讧股骨萎缩型骨不连动物模型。方法以自行研究设计的外固定器为固定装置,选取24只健康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2组:骨不连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大鼠右侧股骨俄骨,在2个断端之间留1mm间隙,于股骨前外侧面近端放置一对自攻螺纹钉,同样方法,在远端放置另一对自攻螺纹钉。其中骨不连组去除骨髓和破坏骨膜,对照组不进行此操作.术后2、4、8周影像学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外固定器的位置及截骨区的愈合情况。术后8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8周时X线片示:对照组骨断端已愈合,髓腔再通;骨不连组骨断端处无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断端清晰可见。组织学检查显示:对照组有大量新骨形成,骨断端与正常骨无差异;骨不连组截骨区无骨性连接,截骨端未愈合。8周时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对照组的扭转刚度平均为(2.64±0.40)N·mm/deg,骨不连组为(0.21±0.20)N·mm/d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68,P=0.000)、结论 本实验研究为组织工程及细胞生物技术治疗萎缩型骨不连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
赵震宇邵林刘建宇杨大平郝晨光韩剑锋赵洪梅刘国锋
关键词:外固定器动物
关于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负重时机的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不同时间开始负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自2013-04—2015-04共收集60例符合标准的胫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不同时间负重的研究,随机分为A、B 2组,记录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22.3±11.2)周,B组骨折愈合时间(18.1±10.4)周,A、B 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和第6周开始负重对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2例骨不连患者,行再次手术治疗,骨折愈合。结论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第2周和第6周开始负重在骨折愈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康凯邵林郝晨光韩剑锋朱立家俞亮杜大江
关键词: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骨折愈合
转基因技术在组织工程体外软骨组织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重组腺病毒(Ad-BMP-2)转基因对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与纤维蛋白凝胶构成的复合物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Ad-BMP-2转染原代培养的MSC,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免疫组化、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转基因MSC的BMP-2和CollagenⅡ及蛋白多糖表达。结果:转基因MSC经纤维蛋白体外三维培养后免疫组化和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电镜显示细胞生长良好,有基质合成。结论:Ad-BMP-2能够通过促进MSC分泌BMP-2诱导CollagenⅡ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在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形成软骨基质。
王立春韩雪峰张宏颖石义钢韩剑锋夏景君林欣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转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相关骨质疏松的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4年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都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了解这两种疾病相关骨质疏松的病因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内分泌代谢病中的甲状腺疾病及糖尿病引起骨质疏松的病因进行了阐述。
刘嘉鑫王薇韩剑锋张霞
关键词:骨质疏松甲减甲亢糖尿病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6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3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经肩前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异型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功能锻炼。结果30例均获随访6~18个月,疗效优20例;良6例;可4例。所有骨折平均在术后7周达骨性愈合。结论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行内固定治疗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使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姜屿邵林韩剑锋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术后康复
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纤维蛋白复合物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2(bone mophogenetic protein 2, BMP-2)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转染骨髓基质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后,与纤维蛋白凝胶构成的复合物(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对兔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①Ad-BMP-2转染原代培养的MSCs,通过RT-PC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等观察转染后3~9 d的MSCs其BMP-2、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②转染后的MSCs种植于纤维蛋白凝胶,在体外培养1~9 d,通过上述指标及透射电镜观察三维培养条件下其软骨基质的产生.③42只日本大耳白兔先制成直径4.5 mm全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为Ad-BMP-2+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B组为MSCs-纤维蛋白凝胶修复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4、8和12周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及12周关节软骨弹性常数检测. 结果①Ad-BMP-2转基因MSCs的BMP-2、Ⅱ型胶原 mRNA RT-PCR检测分别在3、5 d呈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基因MSCs三维培养物免疫组织化学和甲苯胺蓝染色呈阳性,电镜显示细胞生长良好,有基质合成.③A组各时间点大体、组织形态学和组织化学染色均显著优于B组和C组,12周时力学和组织学已接近正常关节软骨. 结论 Ad-BMP-2能通过促进MSCs分泌BMP-2,诱导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表达,在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形成软骨基质,移植入兔关节软骨缺损区可修复直径4.5 mm缺损,其修复组织成分接近正常软骨.
王立春刘明辉张宏颖石义钢韩剑锋韩竹刘建宇林欣
关键词:关节软骨缺损骨形成蛋白2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