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茹文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药动学
  • 2篇菌素
  • 1篇蛋白
  • 1篇毒性效应
  • 1篇阳虚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 1篇药物动力学研...
  • 1篇伊维菌素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 1篇乙酸乙酯提取...
  • 1篇乙酯
  • 1篇樱桃谷
  • 1篇樱桃谷鸭
  • 1篇幼犬
  • 1篇证治
  • 1篇鼠血浆
  • 1篇水煎
  • 1篇水煎液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5篇靳茹文
  • 2篇李英伦
  • 1篇胡廷秀
  • 1篇赵世明
  • 1篇杨中科
  • 1篇叶刚
  • 1篇施飞
  • 1篇王显祥
  • 1篇黄娟
  • 1篇杨婉身
  • 1篇唐华侨
  • 1篇单志
  • 1篇邓阳
  • 1篇陈雯
  • 1篇吴赛春
  • 1篇白飞

传媒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兽医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桔梗乙酸乙酯提取段对酒石酸泰乐菌素在小鼠血浆和肺组织中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和肺组织中酒石酸泰乐菌素的浓度,运用PKsolver程序及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乙酸乙酯组半衰期(t1/2)变短,Cmax增大、,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增加、Tmax与平均滞留时间(MRT0-inf_obs)缩短,而表观分布容积(Vz/F_obs)与消除率(Cl/F_obs)变小;肺组织分布图显示药物浓度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桔梗乙酸乙酯提取活性段对酒石酸泰乐菌素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有较大影响,表现为加快了酒石酸泰乐菌素的吸收速度,并增加了吸收程度;但药物在体内分布变窄,却增加了其在肺中的药物浓度。
陈雯李英伦叶刚施飞靳茹文
关键词:酒石酸泰乐菌素
伊维菌素在樱桃谷鸭体内证治药物动力学研究
2014年
本试验利用证治药动学的方法,研究了伊维菌素在樱桃谷鸭体内药物动力学变化,旨在验证黄曲霉毒素B1中毒后中药制剂"保肝护肾脱霉素"的药理作用。将117只健康1日龄的樱桃谷鸭随机平均分成3组,Ⅰ组(正常组)饲喂健康饲料,饲喂28d。Ⅱ组(病理组)前7d饲喂健康饲料,8-21d饲喂含有黄曲霉毒素B1的霉变饲料,22-28d饲喂健康饲料。Ⅲ组(中药反证组)前7d饲喂健康饲料,8-22d饲喂含黄曲霉毒素B1的霉变饲料,22-28d饲喂健康饲料,与此同时对每只鸭子每天口服保肝护肾脱毒素液5mL,口服7d,第29天,给上述3组试验鸭口服伊维菌素溶液,分别在给药前(0h)和给药后时间点从鸭的颈静脉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造成的病理损伤,能改变伊维菌素内服在鸭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表现出吸收减慢,吸收程度减弱,消除速率减弱的药动学特征。经过中药制剂"保肝护肾脱霉素"反证后,伊维菌素的吸收及消除速度都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试验结果表明,从药动学角度说明中药制剂"保肝护肾脱霉素"对黄曲霉毒素B1造成的病理损伤有修复作用。
邓阳赵世明唐华侨靳茹文李英伦
关键词:伊维菌素肝脏损伤樱桃谷鸭药动学
中药颗粒剂“保肝护肾脱霉素”的研制
本研究针对兽医临床上霉菌毒素引起的畜禽肝肾及免疫损伤,结合中兽医基本理论,以提高免疫,修复肝损伤为药理出发点,选用柴胡、黄芪等5味中药,以现代中药药剂学研究方法,将其制成为纯中药颗粒剂——“保肝护肾脱霉素”。采用正交试验...
靳茹文
文献传递
枳术丸水煎液对幼犬脾阳虚模型治疗作用研究
2009年
在观察枳术丸对脾阳虚幼犬模型的治疗作用基础上,比较3种不同剂量枳术丸水煎液的疗效,并研究其对幼犬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枳术丸水煎液中剂量(含生药1.0g/mL)灌胃疗效最好,使幼犬采食量增加、体重恢复、血虚证指标改善最明显;其次为低剂量(含生药0.5g/mL)组;高剂量(含生药5.0g/mL)组和阳性对照组疗效最差;枳术丸水煎液中剂量提高幼犬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活性最明显。枳术丸水煎液对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可能为其健脾作用机制。
靳茹文白飞吴赛春胡廷秀
关键词:枳术丸幼犬脾阳虚胃液胃蛋白酶
水相合成CdX(X=Te,Te/CdS,Te/ZnS)红色量子点及毒性效应被引量:7
2009年
分别以巯基乙酸(Mercaptoacetic Acid,M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为稳定剂在水相中直接合成了巯基乙酸CdTe(CdTe-MA)、红色巯基乙酸CdTe/CdS(CdTe/CdS-MA)、巯基乙酸CdTe/ZnS(CdTe/ZnS-MA)及谷胱甘肽CdTe(CdTe-GSH)量子点.其中,CdTe-GSH量子点的量子产率可达47.3%.体外溶血实验证实CdTe/ZnS-MA和CdTe-GSH量子点的溶血率较CdTe-MA和CdTe/CdS-MA低,浓度为0.05mmol/L的量子点溶血率<5%,达到了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活体实验证实:通过尾静脉方式把量子点注入小鼠体内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高剂量的量子点(0.4mmol/10g)在体内主要在心、肝、脾、肾组织中分布较多,且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病变.
王显祥黄娟靳茹文杨中科单志杨婉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