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铭

作品数:73 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子宫
  • 20篇射频
  • 18篇射频热凝
  • 18篇射频热凝固
  • 18篇热凝
  • 18篇热凝固
  • 16篇细胞
  • 16篇宫颈
  • 13篇病变
  • 11篇上皮
  • 10篇上皮内
  • 10篇射频热凝固治...
  • 10篇凝固治疗
  • 10篇皮内
  • 10篇热凝固治疗
  • 10篇肿瘤
  • 9篇上皮内瘤
  • 9篇微创
  • 9篇微创技术
  • 8篇射频治疗

机构

  • 73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3篇陈铭
  • 60篇尹格平
  • 39篇朱彤宇
  • 29篇杨树君
  • 26篇李娟
  • 23篇陈诵芬
  • 12篇赵晓利
  • 9篇李云飞
  • 8篇武爱芳
  • 7篇王玉芝
  • 6篇韩燕
  • 6篇提松梅
  • 6篇孙晓明
  • 6篇李秀云
  • 5篇袁玮
  • 5篇张康莉
  • 4篇邵旭
  • 4篇赵秀娥
  • 4篇徐增祥
  • 3篇郭秀霞

传媒

  • 9篇中华妇幼临床...
  • 8篇解放军医药杂...
  • 7篇实用医药杂志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4篇现代妇产科进...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国妇产科临...
  • 3篇中国优生优育...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前卫医学情报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腺肌病组织中MCP-1含量变化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异位病灶组织中的MCP-1含量,并与相应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病灶组织MCP-1含量均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异位病灶组织中MCP-1含量高于在位内膜(P<0.05),且两者具有相关性(r=0.87,P<0.01)。结论 MCP-1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但具体分子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李娟温泽清尹格平陈铭陈英剑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发病学
中晚期卵巢癌盆腔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中晚期卵巢癌盆腔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2 2例中晚期卵巢癌 ,其中Ⅱ期 10例 ,Ⅲ期 8例 ,Ⅳ期 4例。术前盆腔动脉化疗栓塞 6次 ,术后 36次。观察评定远期疗效 (1个月~ 2年 )。结果 有效率70 % ,其中 2例Ⅳ期卵巢癌伴肝转移患者 ,经介入化疗 2~ 3次后 ,肿瘤明显缩小 ,行卵巢癌减灭术 ,术后病理淋巴结无转移。B超示肝转移灶缩小 ,术后继续行盆腔介入化疗 ,存活至今未复发。结论 盆腔动脉介入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卵巢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介入化疗能使肿瘤等原发灶明显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介入化疗 ,能有效控制肿瘤复发延长病人存活期。
吴战鹰陈铭谢青王丽谢宗贵
关键词:卵巢肿瘤介入治疗化疗
腹水型S180细胞系获得性MDR表达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1
2001年
对接种腹水型S180细胞的小鼠反复定量联合化疗 ,建立获得性多药耐药基因 (MDR )表达小鼠模型 ,探讨临床早期发现化疗耐药、全面定量检测耐药程度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MDR表达情况及S180细胞凋亡指标 ,同法检测同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上述指标。结果是实验组小鼠自化疗后 1周MDR表达逐渐增高 ,自第 5周后显著性增加 (P <0 0 5 ) ;而S180细胞凋亡率、细胞杀伤率及Fas因子表达率则随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MDR表达显著性增加时 ,S180细胞凋亡率等则显著性降低 (P <0 0 5 )。第 5周时实验组MDR阳性表达小鼠占 61 4 %、第 7周占 83 3 3 %。实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MDR。
尹格平顾清陈铭陈诵芬
关键词:动物模型多药耐药基因
人胎盘血管三维筑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01年
采用改良的血管筑型的方法 ,通过胎盘脐动、静脉灌注血管铸型材料 ,筑铸 2 0例正常胎盘 ,48例异常胎盘血管模型。结果 :1建立了人胎盘血管三维结构模型 ,正常胎盘血管分支分为 5~ 7级 ,胎盘动静脉系统容积为 15 2 .5± 45 .3ml,末梢动静脉分支数比值为 1:2 ;2重度妊高征胎盘血管系统容积为 10 2 .8± 36 .1m l(P<0 .0 1) ,末梢动静脉分枝数比值 2 :3或 1:1(P<0 .0 5 ) ;3特殊胎盘的血管结构均有特殊性。认为建立人胎盘血管三维筑型 ,有利于直观了解正常和异常胎盘血管系统的结构 。
尹格平陈铭陈诵芬李云飞杨树君
关键词:胎盘血管铸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62、CD63含量升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观察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CD6 2、DC6 3的表达和血小板激活状态 ,探讨血小板功能异常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的规律 ,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预测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6 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表面抗原CD6 2、CD6 3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选取 30例非孕妇女和 5 2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 ,对比正常人及正常妊娠妇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粘附分子表达和血小板激活状态的异同。结果 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CD6 2、CD6 3阳性的血小板分别为(7 4 1± 1 98) % ,(12 99± 2 37) % ,(36 5 2± 8 92 ) %。轻、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CD6 2、CD6 3比例明显增加 ,相互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正常妊娠妇女与正常人CD6 2、CD6 3阳性的血小板分别为 (3 6 2± 1 14 ) % ,(3 12± 1 0 6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CD6 2、CD6 3阳性的血小板比例明显增加 ,比正常妊娠妇女和正常人高数倍或数十倍 ,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和释放增加 ,处于高度激活状态 ,尤其是重度妊高征 ,说明CD6 2、CD6
杨树君李云飞陈铭陈诵芬尹格平
关键词:细胞粘附分子血小板功能异常
外阴营养不良中fas/apol-1表达的生物学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探讨外阴营养不良组织中fas/apol-1(CD95)表达与其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外阴营养不良新鲜组织中fas/apol-1的表达,并取10例正常外阴组织作对照。结果硬化性苔癣组织中fas/apol-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鳞状细胞增生混合性营养不良组织中的表达(P<0.01)。磷状细胞增生组织中fas/apol-1的表达和混合性营养不良组织中fas/apol-1的表达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as/apol-1诱导的调亡与外阴营养不良有密切的关系。
杨树君陈铭陈诵芬尹格平孙晓明
关键词:外阴营养不良流式细胞仪细胞凋亡
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与血清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试验组的46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标本和选作对照的同期内膜标本,包括20例不典型增生(EIN)、40例单纯及复杂增生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hTERT的表达,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1)hTERT在内膜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单纯及复杂增生组和EIN组(P<0.05),hTERT对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76.1%,特异度为80.2%,准确度为71.4%;上述四组中血清CA125在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各组(P<0.05),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56.5%,特异度为77.6%,准确度为74.6%;(2)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水平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FIGO分期,2009)及组织学分级有关联(P<0.05);(3)病灶组织hTERT和血清CA125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8.6%,准确度为81.4%,较hTERT和CA125单项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增高(P<0.05)。结论病灶组织hTERT联合血清CA125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同时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梁静陈铭
关键词:子宫内膜增生CA125抗原端粒酶逆转录酶预后
S100A9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S100A9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妇科就诊并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6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组织标本16例以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1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9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EIN组织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100A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75.00%、80.00%,子宫内膜癌组织和EIN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S100A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手术-病理分期有关(P<0.05),而与绝经情况、肌层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100A9蛋白表达可能在促进肿瘤的恶性转变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通过检测S100A9蛋白表达水平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武爱芳尹格平陈铭李娟韩燕季美玲王美玲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肿瘤细胞端粒酶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建立宫颈上皮肉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各期宫颈癌组织端粒酶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收集病理证实为宫颈内瘤样变和各期宫颈癌组织标本,获取宫颈组织细胞,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间接荧光标记法对端粒酶进行标记后,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检测。以端粒酶表达率及端粒酶表达的荧光指数为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端粒酶表达的百分率及荧光指数两指标在宫颈癌、CIN及正常对照的组间差异显著,且有渐减规律;②宫颈癌不同期别的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端粒酶含量在癌前病变中已表现出显著升高,且其含量随肿瘤的发展而进行性升高,因此端粒酶的定量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检测肿瘤浸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朱彤宇陈诵芬尹格平陈铭王玉芝何宁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端粒酶
化疗对小鼠腹水S180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获得性MDR1表达的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建立获得性多药耐药 (MDR)表达小鼠腹水模型 ,探讨检测S180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水平及凋亡指标的意义。方法 :给予S180细胞荷瘤小鼠反复定量联合化疗刺激 ,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S180细胞和同期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水平及凋亡指标结果 :( 1)实验组小鼠S180自化疗后 1周MDR1表达逐渐增高 ,第 5周后显著增加 (P <0 .0 5) ;而细胞凋亡率、细胞杀伤率及Fas因子表达率则随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且MDR1表达显著增加时 ,S180细胞凋亡率等则显著降低 (P <0 .0 5) ;( 2 )实验组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细胞凋亡水平与S180细胞显著相关。结论 :小鼠S180细胞多药耐药模型有助于获得在体研究MDR1表达的经验 。
尹格平陈铭陈诵芬朱彤宇刘艳梅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