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清枝

作品数:166 被引量:337H指数:8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6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0篇心肌
  • 33篇超声
  • 30篇动脉
  • 30篇细胞
  • 26篇丁胺
  • 26篇多巴
  • 26篇多巴酚丁胺
  • 25篇血压
  • 25篇高血压
  • 25篇冠状
  • 25篇冠状动脉
  • 23篇心动图
  • 23篇超声心动图
  • 22篇心病
  • 22篇冠心病
  • 19篇血管
  • 19篇病患
  • 16篇多巴酚丁胺负...
  • 15篇多普勒
  • 15篇心室

机构

  • 122篇徐州医学院附...
  • 51篇徐州医学院
  • 9篇徐州医学院第...
  • 3篇徐州市第三人...
  • 3篇灌南县人民医...
  • 2篇东南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开封市第二人...
  • 2篇青岛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蚌埠市中心血...
  • 1篇射阳县人民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63篇陈清枝
  • 130篇李东野
  • 97篇夏勇
  • 39篇吴兰芬
  • 39篇王晓萍
  • 35篇钱文浩
  • 29篇张延斌
  • 26篇杨煜
  • 23篇史春志
  • 20篇潘德锋
  • 20篇陈静
  • 13篇徐瑞金
  • 12篇徐晤
  • 10篇徐通达
  • 10篇王红雷
  • 10篇朱红
  • 9篇袁志华
  • 9篇阮宏云
  • 8篇潘德峰
  • 6篇林利

传媒

  • 30篇徐州医学院学...
  • 8篇江苏医药
  • 8篇中华医学会心...
  • 7篇中华超声影像...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5篇心脏杂志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心血管病...
  • 4篇第四届五洲国...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超声诊断...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临床荟萃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心电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14篇2007
  • 24篇2006
  • 16篇2005
  • 42篇2004
  • 6篇2003
  • 11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6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和高血压被引量:2
2005年
蒋文龙陈清枝
关键词: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高血压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测定心绞痛病人左室容积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观察并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DEST)中心绞痛病人左室容积(LV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LVV采用3-DE方法测定,DEST使用多级负荷方法,并进一步计算左室容积指数和射血分数(EF);同时观察心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RVMA)的发生情况。结果:DEST中正常组随多巴酚丁胺(Dobu)剂量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逐步缩小;而心绞痛组在小剂量和中等剂量时亦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大剂量时反呈增加趋势。EF值和RVMA的变化和发生情况在两组间亦有明显不同。结论:DEST中用3-DE方法测定LVV是评价心绞痛病人冠脉储备和左室功能的客观指标。
李东野陈清枝王立旗吴兰芬夏勇王晓萍史春志周忠民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绞痛左室容积
冠脉内多普勒技术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急性冬眠心肌相关冠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测急性冬眠心肌相关冠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多巴酚丁胺负荷期间的改变情况及其与存活心肌的内在联系,探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实验(DSE)检出存活心肌的冠脉血流动力学机制.材料:13只小型中国家猪,3~4月龄,30~50(...
李东野潘德锋夏勇徐晤史春志陈清枝钱文浩
文献传递
超声心动图动态三维成像与实测人心标本左心室容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用最新的超声心动图动态三维成像(3D)测定了11例人心标本的左心室容积(LVV),并与人心标本的LVV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者的相关性极好,相关系数(r)为0.9917。3D能准确地反映LVV的实际状态,明显地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方法。
李东野陈清枝夏勇吴兰芬徐铁军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三维成像左心室容积
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容积与核素心血池显像的比较被引量:4
1993年
在17例冠心病患者中,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3D)和核素心血池显像测量左室容积和功能。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测值呈现高度相关,LVEDV值r=0.957,SEE=16.25ml;LVESV值r=0.967,SEE=18.12ml;LVSV值r=0.672;LVEF值r=0.845,SEE=0.12。表明3D测量左室容积是准确的。
陈清枝李东野夏勇吴兰芬任少阳司宗勋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心血池显像左心室容积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冬眠心肌QT离散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6年
目的观察急性冬眠心肌模型制备前后及多巴酚丁胺负荷期间QT离散度(QTd)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3只小型中国家猪采用闭胸介入法制备急性冬眠心肌模型(右冠状动脉为靶血管),利用多巴酚丁胺超声负荷试验(DSE,0~40μg·kg^-1·min^-1)检出冬眠心肌,之后成功复灌,处死动物,对心脏行三硝基四氮唑红(TTC)大体染色及光镜检查。分别于模型制备前后、DSE期间及复灌后观察QTd的变化情况。结果10只动物(76.92%)成功制备成模型,病理检查未示心肌坏死改变。模型制备成功后QTd较正常状态明显增加[(68.75±5.33)ms vs(25.00±1.77)ms,P〈0.05];复灌后明显降低[(35.62±3.47)ms vs(68.75±5.33)ms,P〈0.05],但与正常状态无统计学差异((35.62±3.47)ms vs(25.00±1.77)ms,P〉0.05]。DSE期间QTd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双相反应的变化趋势。模型制备成功后的QTd与DSE检出的急性冬眠心肌节段数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r=-0.64,P〈0.05)。结论急性冬眠心肌动物模型的QTd明显增加,早期有效复灌可降低QTd。DSE期间急性冬眠心肌模型的QTd呈现双相反应趋势。急性冬眠心肌模型的QTd是反映冬眠心肌数量的指标之一。
潘德锋李东野夏勇徐晤钱文浩陈清枝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冬眠心肌
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术评价区域性心肌灌注的初步临床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术 (IMCE)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4例住院病人行IMCE检查 ,心肌梗死 6例 ,心绞痛 6例 ,可疑冠心病 2例。其中 8例行冠脉造影术 (CAG) ,7例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SPECT)检查。SPECT、IMCE均采用目测半定量方法 (0~ 3分 )评价心肌灌注。冠脉根据其病变程度分为 4组 :正常 (无狭窄 )、中度狭窄 (5 0 %~ 75 % )、重度狭窄 (76 %~ 99% )、完全闭塞 (10 0 % )。结果  14例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均见右室、左室腔、左室壁心肌依次显影 ;血压、心率、心电图ST段均无改变 (P >0 .0 5 )。SPECT、IMCE分析结果的一致性为 72 .3 % (81/ 112 ) ,基本一致性为 93.7% (10 5 / 112 ) ,r =0 .80 (P <0 .0 1)。轻度狭窄冠脉支配节段的灌注情况与正常冠脉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好于重度狭窄冠脉及闭塞冠脉 (P <0 .0 1) ,重度狭窄冠脉支配节段的灌注情况好于闭塞冠脉 (P <0 .0 5 )。结论 IMCE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可行性 ,能较可靠地判断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与SPECT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性。IMCE的心肌灌注得分情况可大致估测冠脉病变 。
李东野陈清枝潘德锋吴兰芬夏勇王晓萍史春志钱文浩
关键词:心肌血流灌注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中S-TC变化的临床价值
王立旗李东野陈清枝吴兰芬夏勇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心电图急性心肌梗塞
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提早干预治疗,对兔急性心肌梗死(AMI)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①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②低剂量组:0.5mg·kg-1·d-1阿托伐他汀;③高剂量组:5mg·kg-1·d-1阿托伐他汀。在药物干预3d后制作AMI模型,检测心肌梗死及其边缘区细胞凋亡率并观察心肌Bax和Bcl-2表达。结果①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P<0.01)。②高剂量组Bcl-2表达高于对照组及低剂量组(P<0.01,P<0.05),对照组与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Bax表达均较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梗死及其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率与相应区域Bcl-2表达呈负相关,与心肌组织Bax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梗死区及其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率,与低剂量相比显示出更好保护作用。
刘军夏勇李东野陈清枝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肌梗塞凋亡基因,BCL-2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冠心病预后评价的意义
2000年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DSE)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冠心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用DSE方法观察 2 8例正常人 (A组 )和 80例冠心病 (CAD)病人 (B组 )血流动力学变化 ,通过长期随访 ,比较 2组的预后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结果 随访 10 8例 ,B组共发生心脏事件 33例 ,其中硬性事件 14例 ,软性事件19例 ,而A组无心脏事件发生。A、B两组免于事件的累积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B组中发生心脏事件者 (BⅠ亚组 )与未发生心脏事件者 (BⅡ亚组 )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明显差异 (P <0 .0 1)。B组中最大负荷时收缩压 /收缩末期容积指数 (SBP/ESVI)正常者与低于正常值范围者累积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DSE期间诱发心肌缺血的因素如SBP/ESVI、室壁应力增加 ,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TVRI)轻度下降 ,HR、SBP、RPP增加等可以提供CAD病人发生心脏事件的预测信息 ,尤其是B组中最大负荷时SBP/ESVI低于正常值范围者 ,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吴文霞李东野陈清枝吴兰芬史春志王小萍夏勇钱文浩
关键词:冠心病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