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举

作品数:56 被引量:23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3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群落
  • 34篇浮游
  • 30篇浮游动物
  • 22篇群落结构
  • 16篇群落特征
  • 11篇植物
  • 11篇浮游植物
  • 10篇水域
  • 9篇夏季
  • 8篇邻近水域
  • 6篇优势种
  • 6篇桡足类
  • 6篇黄河
  • 6篇黄河口
  • 6篇海域
  • 6篇春季
  • 5篇永乐
  • 5篇植物群
  • 5篇植物群落
  • 5篇植物群落结构

机构

  • 5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教育部
  • 1篇山东出入境检...
  • 1篇山东省海水养...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56篇陈洪举
  • 47篇刘光兴
  • 9篇王为民
  • 5篇黄有松
  • 5篇毕乃双
  • 5篇姚鹏
  • 5篇朱延忠
  • 5篇杨作升
  • 4篇衣晓燕
  • 4篇范德江
  • 3篇刘瑞志
  • 3篇马静
  • 3篇叶振江
  • 3篇王宁
  • 3篇张寰
  • 3篇李浩然
  • 2篇黄加祺
  • 2篇孙晓霞
  • 2篇徐东晖
  • 2篇齐衍萍

传媒

  • 21篇中国海洋大学...
  • 9篇海洋环境科学
  • 5篇海洋与湖沼
  • 4篇海洋科学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甲壳动物...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罗源湾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15
2010年
根据2005年9月和2006年5月在福建罗源湾13个站位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结合环境参数对罗源湾秋季、春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多元分析,探讨了罗源湾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2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70种,浮游幼虫20类。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和丰度与1980年代相比大幅度下降,反映出种类组成已发生很大变化。根据各站位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丰度,用聚类分析法将浮游动物划分为2个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秋季和春季罗源湾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为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
齐衍萍陈洪举朱延忠刘光兴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聚类分析环境因子
黄河口邻近水域中华哲水蚤现场食物组成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浮游桡足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高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重要中介,对自然海区桡足类食物组成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其在海洋食物网所处生态地位的关键.然而,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目前很难获取桡足类准确的现场摄食信息.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
黄有松徐东晖陈洪举张寰林森杰刘光兴
关键词:中华哲水蚤RDNA黄河口分子生物学
夏、秋季黄河口及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5
2018年
根据2009年7月(夏季)和2010年9月(秋初)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研究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以及优势种变化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海域夏季和秋季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夏季浮游动物种类数(65种,包含14类浮游幼虫(体))和平均丰度(295.5 ind/m3)均高于秋初(54种,包含15类浮游幼虫,229.6 ind/m3),夏季浮游动物的多样性也高于秋初。季节间优势种差异明显,夏季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和长尾类幼体(Macrura larva)等,秋初优势种为锡兰和平水母(Eirene ceylonensis)、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和强壮箭虫等。暖水种(背针胸刺水蚤)和小型水母(锡兰和平水母和球型侧腕水母)在黄河口及邻近海域成为优势种在此前从未报道过,这值得引起重视,并进行持续观测研究。
李浩然刘光兴马静马静
关键词:黄河口浮游动物丰度优势种
春季西沙永乐龙洞浮游植物的昼夜垂直分布特征
2020年
南海永乐龙洞位于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深的海洋蓝洞,水文环境及理化因素特殊,90 m以下水体为无氧环境。为研究永乐龙洞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及其昼夜变化,于2017年3月在龙洞、潟湖及外礁坡进行浮游植物样品采集。研究结果表明:龙洞内叶绿素a浓度呈现随深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日间浓度最大值层出现在40 m层(0.42μg/L),夜间则出现在20 m层(0.59μg/L)。永乐龙洞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介于1.1×10^3~5.1×10^4 cells/mL。聚球藻在上层水体占优势(0~20 m),40 m以下水层原绿球藻丰度对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贡献率最大(90%以上),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丰度在整个水体都较低(除20 m层)。微微型浮游植物昼夜存在明显差异,夜间其丰度最大值层为20 m层,日间则上移至表层。本研究共记录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5门41属55种(含未定种)。其中,硅藻门25属34种、甲藻门12属15种、金藻门1属1种、蓝藻3属、隐藻1属。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丰度介于3.3×10^2~9.8×10^4 cells/L。甲藻丰度对浮游植物总丰度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硅藻,隐藻和蓝藻丰度仅在少数水层占优势。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昼夜变化明显,夜间丰度最大值层为20 m层,日间则出现在40 m层。微微型、微型和小型浮游植物垂直分布与叶绿素a浓度垂直分布一致性高。龙洞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丰度高于潟湖和外礁坡。
葛汝平傅亮毕乃双陈畅刘光兴庄昀筠杨作升杨作升范德江姚鹏
关键词:叶绿素A微微型浮游植物
2008年夏季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8
2019年
为了解南黄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及其变化,利用2008年8月在南黄海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类,并对浮游动物的群落进行了划分。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72种、浮游幼虫27类,浮游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054.9 ind/m^3,丰度的平面分布呈现出由沿岸水域向中部水域升高的趋势,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趋势与之相反。根据浮游动物组成的相似程度,将研究海区浮游动物划分为3个群落:南黄海沿岸群落、南黄海中部群落和长江口沿岸群落,并对各群落进行了种类组成、丰度、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类的分析。本研究的群落划分结果与之前的研究基本一致,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地理分布的南界向北有所推移。
贺雨涛刘光兴房静陈洪举
关键词: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利用2015-2016年在青岛近海海域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以及季节变化。研究海域共记录浮游动物成体44种,浮游幼虫17类,浮游动物主要以近岸暖温及广温、广盐种类为主,优势种季节变化明显。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全年都是研究海域的优势种。浮游动物丰度6月最高[(8662.0±8890.0)ind./m^(3)],12月最低[(426.9±148.5)ind./m^(3)],年平均丰度为(3059.2±3012.4)ind./m^(3)。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12月最高,6月最低。研究海区浮游动物可划分为胶州湾群落、南黄海沿岸群落和南黄海中部群落。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季节变化明显,可分为冬季组(12月和1月)、春-夏初组(4月和6月)和秋季组(9月)。环境因子温度、盐度、深度以及Chl a中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底层盐度和深度。
王宁庄昀筠刘光兴陈洪举陈洪举贺雨涛李浩然
关键词: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2013年秋季渤黄海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被引量:12
2018年
本研究利用2013年11月在黄、渤海海域采集的样品,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叶绿素分布以及群落多样性等特征。研究水域共记录浮游植物4门54属109种,硅藻门和甲藻门在物种数中占主要地位,分别占总种数的74.3%和21.1%。浮游植物种类多为温带种和广布种,也有少数外来大洋种和暖水种。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离心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riata)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渤海和北黄海浮游植物总丰度均明显高于南黄海,表层浮游植物丰度与水柱丰度分布趋势一致,叶绿素分布也与浮游植物基本一致,由北向南递减,近岸高于远海。调查海域香农-威纳指数均在长江口、山东半岛周边海域以及北黄海东部海域较高,在北、南黄海中部海域较低。
纪昱彤王宁陈洪举刘光兴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
春季南黄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为研究南黄海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变化规律,利用2017年4月至6月在南黄海近岸水域获取的WP2型浮游生物网采样品及相关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海域共记录浮游动物成体41种(含未定种),浮游幼虫22类。桡足类、水螅水母和浮游幼虫是浮游动物种类数最多的类群。春季,胶东半岛沿岸海域、海州湾毗邻海域和苏北沿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变化是造成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胶东半岛沿岸海域受冷水团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趋势与其他海域存在较大不同。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是海域最占优势的浮游动物种类,对浮游动物总密度及多样性指数有较大影响。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海州湾毗邻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最高,胶东半岛沿岸海域次之,苏北沿岸海域最低。
傅书南葛汝平陈洪举庄昀筠刘光兴刘光兴
关键词:浮游动物南黄海群落特征
秋季黄海WP2型网采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被引量:8
2015年
中国传统的海洋浮游动物调查方法存在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数量低估的情况。为了较全面地掌握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弥补黄海浮游动物研究的有关不足,作者采用国际通用的WP2型浮游生物网,于2012年11月对黄海海域(121°00′E^124°30′E,32°00′N^39°44′N)的中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优势种进行调查,并结合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本航次共鉴定浮游动物成体119种,浮游幼虫25类。该海区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不含夜光虫)为4 331.0ind/m3。优势种以小拟哲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小型桡足类为主。根据各站位间浮游动物组成的相似程度和地理分布,将黄海区域的浮游动物分为北黄海群落、黄海中部群落、苏北沿岸群落和东海近岸混合水群落。与以往大型浮游生物网采资料相比,本次调查的浮游动物丰度要高出一个数量级,体型较小的浮游动物的优势地位显著提升,但群落划分结果没有明显差别。
李雨苑刘光兴陈洪举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筑坝工程对瓯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瓯江口因人工筑坝等原因而形成了以"灵昆岛-灵霓海堤-霓屿岛-状元岙岛-洞头岛"一线为界的南北水域环境差异。为研究瓯江口及其邻近水域的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并分析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影响,于2009年11月和2010年1月对瓯江口及邻近水域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采集样品),比较了南北水域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组成、丰度和次级生产力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月,南北水域浮游动物优势种具有明显差异,南部水域暖水种的种类数和丰度高于北部;1月,南北水域优势种无显著差异,主要为广温广盐种。2次调查中,北部水域浮游动物总丰度均高于南部。研究水域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分析认为,由于人工堤坝、桥梁等近岸海洋工程建筑对海洋地理环境的影响,已导致南北水域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组成、丰度和次级生产力分布呈现显著差异。
刘光兴李自尚陈洪举
关键词:浮游动物优势种丰度次级生产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